曾晉 李然
西南某水電站地下廠房頂拱襯砌裂損機理探討
曾晉 李然
通過對水電站地下廠房頂拱襯砌裂損進行分析探討,揭示了襯砌裂損的機理,并指出開挖過程中,順層巖體的順層滑移產生偏壓是主要原因,提出了初步的修復措施,以提高地下廠房圍巖巖層的抗彎剛度及強度。
襯砌裂損,偏壓,順層滑移,修復措施
該水電站為引水式發電,位于四川省涼山州境內,工程區位于夏炎冬寒的高山峽谷地帶,海拔高程 600m~1 400m。
水電站地下主廠房廠縱軸線方位角為 N 70°W,水平埋深175m~195m,垂直埋深 115m~135m的山體內,廠房開挖寬度18.6m,廠房最大高度 39.6m。主、副廠房“一”字形布置,其中主廠房全長 64m,副廠房全長 11m。
地下廠房圍巖巖性為震旦系燈影組(Zbd3-1)灰白色細晶白云巖,層狀結構,巖層總體產狀為 N60°~ 70°E/SE∠30°~ 40°,微傾山外偏下游。層厚一般0.8m~2.0m,部分大于 2m,呈厚層 ~巨厚層狀。根據可研階段試驗成果,飽和抗壓強度為 Rb=89.65MPa~96.4MPa,為堅硬巖,以Ⅲ類偏差為主。
施工方在進行廠房開挖爆破過程中,發現廠房頂拱中心偏下游部位襯砌混凝土有多處開裂掉塊,掉塊部位混凝土外層鋼筋出露呈“V”字形,且出現有多條沿廠房軸線方向裂縫,并有繼續發展的跡象。廠房頂拱襯砌開裂掉塊主要集中在拱部右側拱腰處,從破壞的不對稱性看,頂拱受力也是不對稱的,說明襯砌具有明顯偏壓。
層狀巖體地下洞室圍巖的受力破壞規律如圖 1所示,左側邊墻中部一定范圍內,巖體單元在最大主應力的作用下,易發生順層滑移。對于地下廠房左側邊墻(順傾向側邊墻)的巖體,順層滑動可以直接導致巖塊向洞內松動、下滑;而右側邊墻(反傾向側邊墻)的巖體,巖體的順層滑動由于受深部巖層的約束,巖體相對較穩定;拱部左側的巖體最大主應力與層面垂直,其破壞的可能性最小,只能發生剪斷破壞;拱部右側的巖體,由于最大主應力平行層面,易發生順層面的滑移,對于圍巖強度較低的無支護洞室極可能發生彎折破壞,對于巖體強度較高或者有支護洞室,往往拱腰部位支護發生壓曲破壞。
而本工程地下廠房圍巖巖層總體產狀為 N60°~70°E/SE∠30°~40°,巖層走向與路線走向交角為 5°~20°,傾向廠房右側,巖層層理發育,層面順直、光滑。由于巖層走向與傾角不利,加之層理發育,左側邊墻巖塊向洞內松動,拱部右側拱腰形成順層滑移引起偏壓從而擠壓右側襯砌發生破壞。同時也說明了引起洞室偏壓的因素不單單是上覆地形因素,地質構造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

廠房頂拱襯砌完畢后,開始進行第Ⅱ層、第Ⅲ層開挖,開挖至591m高程,在上下游邊墻各出露一條沿巖層層面發育的順層擠壓錯動帶 f1,f2,具體見圖 2。

出露于左側邊墻的 f1傾向邊墻臨空面,傾角 30°~40°,在邊墻上出露長度約 37m(隨著向下開挖有繼續延伸跡象),受風化、溶蝕影響及次生充填物,帶內物質性狀差,另外還普遍存在寬2 cm~6 cm,局部寬 20 cm~30 cm的空縫。上述表明 f1對內側邊墻穩定極為不利。出露于右側邊墻的f2順層擠壓錯動帶整體視傾山外偏下游,延伸長度約 37m,帶寬一般 0.5 cm~5 cm,局部可達 10 cm~20 cm,錯動帶性狀差。
左側邊墻錯動帶層面傾向廠內,這樣不但助長了拱部順層巖體的滑移,而且會導致拱座內移,壓縮拱軸向變形,使得拱在下游1/4處的內力增大,如圖 3所示。

地下廠房頂拱、邊墻開挖質量較差,超挖量大,壁面凹凸不平,根據施工提供的實測資料,頂拱局部地方超挖達 3m左右。部分實測開挖斷面見圖4。
從圖 4可以看出:開挖過程中超挖的部位主要集中在頂拱的左側部位,襯砌前由于回填不實,圍巖變形時可能對左側襯砌產生沖擊,使得頂拱左側拱座承受的力大于右側拱腳,加之順層結構面的存在,助長了左側拱座向洞滑移,導致右側拱腰內力過大。其作用與前面論述的順層擠壓錯動帶的影響基本一致。

在圖 4中,右側頂拱再開挖過程中有尖角產生,這對圍巖受力很不利,甚至會造成混凝土襯砌拱的某些部位應力集中,當應力集中程度超過混凝土強度時發生開裂,并且因超挖過多的部位,外露錨桿與頂拱鋼筋網無法焊接(也未用彎鉤鋼筋搭接),導致錨桿外露段澆筑在素混凝土中,未與頂拱鋼筋網形成整體受力。地下廠房頂拱產生裂縫不排除這個因素。
左右側邊墻實施預應力錨索加固,穿過層面滑動帶。同時對邊墻上較破碎的巖石(主要集中在滑動帶洞段)進行固結灌漿。
對拱部右側圍巖進行加固防止巖體順層滑移擠壓襯砌。具體措施是在右側拱腰位置安設了基本垂直巖層層面的加密加長錨桿,通過錨桿的軸向作用力將巖層各分層夾緊,增強各分層巖體間的摩擦,抑制巖體下滑。并借助錨桿自身的橫向承載能力提高巖層各分層間的抗剪切強度以及層間粘結程度,使各分層在彎矩作用下發生整體彎曲變形,呈現出組合梁的彎曲變形特征,從而提高巖層的抗彎剛度及強度。
頂拱混凝土襯砌裂損處的修復必須在邊墻和圍巖加固處理完成后才能進行。對于掉塊但沒有出露鋼筋的部位,將掉塊周邊切割成規則形狀,將缺陷處鑿至混凝土密實處,清洗干凈表面,采用聚合物砂漿進行表面壓實抹平修補。如果凹腔內有裂縫的要鉆孔灌環氧材料至密實。若掉塊處已露鋼筋,周邊切割成規則形狀,將缺陷處鑿至混凝土密實處鋼筋以內至少 5 cm,清洗干凈鋼筋與鑿除后的混凝土表面,采用聚合物砂漿進行壓實抹平修補。如果凹腔內有縫的要鉆孔灌聚合物砂漿至密實。頂拱內層鋼筋受壓變形,并呈“V”字形的,已經屈服破壞,不能再作為受力鋼筋,在修補混凝土前,可以先開槽粘錨鋼板帶,以補充受損鋼筋。
對開裂但還未掉塊、已經開裂翹起的部位,將壓壞的混凝土全部鑿除,裂縫先鉆孔灌環氧材料至密實,凹腔處用環氧材料壓實抹平修復。
本文對西南某水電站地下廠房襯砌破壞段的分析,揭示了地下廠房襯砌裂損的機理:1)對于偏壓地下洞室,影響洞室穩定的主要因素除了地形偏壓的影響外,更重要的是地質構造偏壓的影響;2)從順層巖體洞室圍巖受力情況看,對于地下廠房拱部圍巖,拱部左側巖體最大主應力與層面垂直,其破壞的可能性最小,拱部右側巖體,由于最大主應力平行于層間結構面,易造成順層滑移,對于圍巖強度較低、無支護洞室極可能發生類似于板的彎折破壞,對于巖體強度較高或者有支護洞室,往往拱腰部位支護發生潰屈破壞;3)水電站地下廠房,在施工中,重點加強的部位是右側拱部和左側邊墻,以減弱偏壓對圍巖穩定的不利影響;4)水電站地下廠房襯砌裂損是由于順層巖體產生順層滑移擠壓襯砌,同時是地質缺陷、設計參數、不良施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徐發俊.洋條公路隧道病害分析和整治[J].隧道及地下工程,1995,16(3):28-29.
[2]蒲春平.隧道襯砌的裂縫與滲水及其整治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碩士論文,1998.
[3]鄭玉欣.隧道施工塌方機理分析及處治技術[J].鐵道工程學報,1992(1):92-93.
[4]楊新安,黃宏偉.隧道病害與防治[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5]趙國旗.鐵路隧道襯砌開裂病害整治方法初探[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1996,15(4):35-36.
[6]陳榮魁.福建霞浦赤嶺隧道地質病害及其處治措施[J].巖土工程界,2003,6(12):21-22.
[7]張 偉,李夕兵,宮鳳強,等.公路隧道襯砌裂縫成因分析及數值模擬研究[J].工程建設,2007(5):8-9.
[8]喻 暢.坪頭水電站地下廠房頂拱裂縫原因分析和處理報告[R].2007.
[9]羅英杰.蓮花山 1號隧道病害的綜合治理[J].地下工程,2003(8):111-112.
[10]黃成光.公路隧道施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Discussion on themechanism of a southwest hydropower station underground workshop roof arch lining crack and damage
ZENG Jin LI Ran
Through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hydropower station underground workshop roof arch lining crack,reveals the mechanisms of arch lining crack and damage,and points out that thebias p roduction of bedding slidingof the layerof rock is themain reasons,puts forward the prelim inary repairmeasures to imp rove the stiffness and strength of underground powerhouse rock strata.
lining crack and damage,bias,bedding sliding,repairmeasures
TU923
A
1009-6825(2011)09-0094-02
2010-11-25
曾 晉(1983-),男,碩士,助教,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四川樂山 614000
李 然(1982-),男,碩士,助教,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土木工程系,四川樂山 6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