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清清 蔣君瑛 郭美麗
1.浙江省義烏市中心醫院婦產科,浙江義烏322000;2.浙江省東陽市婦幼保健院,浙江東陽322100
在小兒婦科疾病中以幼女外陰陰道炎最為常見,約占小兒婦科門診就診患兒的40%~50%[1]。夏季發病最多。一般由間接或直接接觸引起。發病初期常常因年幼無防病意識。未能及時發現而延誤治療。大部分患兒因局部痛苦,經小兒科治療無好轉來婦科門診。筆者所在科室2005年1月~2010年1月用康復新液治療幼女外陰陰道炎33例,臨床療效明顯,現報道如下。
2005年1月~2010年1月來婦科門診就診的63例患兒,年齡2.5個月~4歲,其中2.5個月~3歲32例,占69.57%。發病與就診時間,最短2周,最長2個月,其中小陰唇粘連2例。全部符合診斷標準[2]。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33例與對照組30例。治療組年齡(2.0±1.4)歲,病程(1.6±0.8)個月。涂片細菌培養大腸桿菌18例,葡萄球菌6例,鏈球菌3例;對照組年齡(2.3±1.0)歲,病程(1.2±0.6)個月。涂片細菌培養大腸桿菌20例,葡萄球菌5例,鏈球菌2例。兩組年齡、病程及病原體基本相同。組間特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
兩組均局部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坐浴30min,輕輕拭干后,治療組用棉簽蘸康復新液(內蒙古京新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5020805)涂于外陰,每日早晚各1次。對照組用紅霉素軟膏涂局部。每日早晚各1次。用藥期間避免游泳及劇烈運動。用藥2周后復查。
治愈:癥狀體征消失,陰道口及陰道分泌物涂片檢查無膿球及白細胞;細菌培養陰性。有效:癥狀體征減輕,涂片檢查無白細胞或偶有白細胞;細菌培養陰性。無效:癥狀體征無改變,涂片仍有膿球及白細胞,細菌培養仍有原細菌生長。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組治愈率63.4%,對照組36.67%,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96.97%,對照組70.0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嬰幼兒外陰陰道炎治療結果 [n,(%)]
外陰陰道炎是嬰幼兒經常發生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3]。由于小兒時期卵巢功能不健全、不豐滿,大陰唇較薄,小陰唇及陰道口不能覆蓋,嬌嫩的皮膚黏膜常常暴露在外,易受各種感染和損傷[4]。陰道自凈作用和生殖器自然防御功能明顯低于成人。肛門與外陰/陰道間距很近,易受糞便污染[6];細菌容易感染穿開襠褲嬰幼兒。臨床以大腸桿菌最為常見,本資料符合以上情況,其次葡萄球菌、鏈球菌、白色念珠菌、蟯蟲及淋球菌、滴蟲等。
筆者針對以上嬰幼兒的生理特點,在排除特殊感染后,外陰用收斂清潔劑1︰5000高錳酸鉀及美洲大蠊提取物制成的康復新液。從藥理學角度分析,康復新液富含多元醇類和多肽(表面細菌生長因子EGF),能促進表皮細胞生長和肉芽組織增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創面壞死組織脫落,加速創面修復[7]。使用康復新液局部治療后,使脫痂期出血量減少,繼發感染、腺上皮增生等均減少,加快上皮修復[7-8]。
康復新液與傳統的藥物及物理療法比較,有其令人滿意的效果和獨特的優越性,除療效肯定外,還安全、無毒副作用,停藥后不易復發。筆者的資料表明,康復新液治療嬰幼兒外陰陰道炎總有效率96.97%,對照組7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且安全、方便、無痛苦又無副作用,患兒易接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楊冬梓,石一復.小兒和青春期婦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87-91.
[2] 王蔚麗.29例嬰幼兒外陰陰道炎治療探討[J].浙江預防醫學,2001,13(7):43.
[3] 張林愛.幼、少女婦科病157例診治探討[J].臨床醫藥實踐雜志,2006,15(6):437-438.
[4] 華嘉增.關注女童的生殖保健[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9):531-532.
[5] 周希紅.女童外陰炎52例臨床分析[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07,14(2):41-42.
[6] 張漢鳳,尹望云.康復新液配合波姆光治療宮頸糜爛98例的臨床療效[J].華西藥學雜志,2004,19(5):396-397.
[7] 李淑芝,李克敏,劉淑敏.康復新液的臨床觀察[J].華西藥學雜志,2001,16(2):146.
[8] 侯瓊梅.高頻電刀配合康復新液治療中重度宮頸糜爛186例報告[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7,29(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