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偉國 林慶志
廈門市第一醫院思明分院內科,福建廈門 361003
Ross[1]研究表明,動脈粥樣硬化不是簡單的動脈壁脂質沉積性疾病, 而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為一種非特異性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炎癥標志中最主要、最敏感的一種。本研究通過觀察腦梗死患者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前后CRP的變化,探討阿托伐他汀對腦梗死的治療作用及意義,為腦梗死治療提供依據。
將2008年10月~2010年6月筆者所在科室住院腦梗死患者104例,其中男60例,女44例;年齡42~80歲,平均(65.45±10.45)歲。發病均在72 h之內,且為首次發病,均符合1995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2],并經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
將104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阿托伐他汀鈣片組(52例)和對照組(52例),對照組應用抗血小板、減輕腦細胞水腫、營養腦細胞、維持水電解質平衡、調整血壓和吸氧的治療措施,阿托伐他汀鈣片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每天加服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H20051408)20 mg。
兩組患者均于入院第2天及治療后14 d空腹抽靜脈血3 mL檢測血清CRP含量。采用免疫比濁法對CRP進行測定。
所有資料采用SPSS11.5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阿托伐他汀鈣片組治療后血清CRP含量下降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腦梗死患者血清CRP含量變化(mg/L)
他汀類藥物為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酞輔酶A(HMCCoA)還原酶抑制劑,作為調脂藥物已廣泛用于臨床,近年資料表明,其尚具有廣泛的生物學效應,不僅可明顯降低缺血性卒中發病率,而且有不依賴于其降脂效應的神經保護作用,具有降低金屬蛋白酶活性、抗炎、提高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修復受損血管內皮、抗血栓、改善纖溶及神經保護等多效性作用[3-4]。2006年公布的SPARCL研究[5]首次在腦血管病二級預防領域中證明了阿托伐他汀能使近期內發生過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患者,降低16%的再發卒中風險[6]。
關于CRP的研究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傳統觀點認為CRP是一種非特異的炎癥標志物,但近十年的研究揭示了CRP直接參與了炎癥與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CRP含量增高是發生急性腦梗死的一項獨立危險因子。
本研究發現阿托伐他汀鈣片能明顯降低腦梗死患者血清CRP的水平,改善腦供血,因此盡早使用阿托伐他汀可更好地預防和控制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對照的基礎上應聯合應用阿托伐他汀治療,雖然其確切機制尚待進一步明確,但這一發現將為腦梗死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1] Ross R.Atherosclerosis:an inflammatory disease[J].N Engl J Med,1999,340:115-116.
[2]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3] Lee KT,Lai WT,Chu CS,et al.Effect of withdrawal of statin on C-reactive protein[J].Cardiology,2004,102(3):166.
[4] Bickel C,Rupprecht HJ,Blankenberg S,et a1.Relation of markers of inflmmation(C-reactive protein,fibrinogen,von Willebrand factor,and leukocyte count)and statin therapy to long-term mortality in patient with angiographically prove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Am J Cardiol,2002,89(8):901-908.
[5] Castilla GL,Del CF,Lopez JM,et a1.Stalins in stroke prevention?What an internist should know[J].Eur J Intern Med,2008,19(1):8-14.
[6] Amarenco P, Bogonsslavsky J, Callahan A, et a1.High-dose atorvastatin after stroke or transient isehemie attack[J].N End J Med,2006,355(6):549-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