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峰
(綏德中學 陜西 榆林 718000)
2011年陜西、山西、寧夏等省、自治區高考使用新課程理綜卷,物理題延續了往年的穩定,又體現了“穩中有新,穩中有進”.第24題是物理力學解答題,該題貼近生活,注重學以致用,主要考查考生對物理定律的基本應用能力,考查考生的分析綜合能力,也是對物理模型的建立和應用的考查.該題常規解法是利用運動學定律,通過計算可以得出結論,如果利用圖像法,更方便、快捷.
題目:甲乙兩輛汽車都從靜止出發做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一直不變.在第一段時間間隔內,兩輛汽車的加速度大小不變,汽車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兩倍;在接下來的相同時間間隔內,汽車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為原來的兩倍,汽車乙的加速度大小減小為原來的一半.求甲乙兩車各自在這兩段時間間隔內走過的總路程之比.
設汽車甲在第一段時間間隔末(時刻t0)的速度為v,第一段時間間隔內行駛的路程為s1,加速度為a;在第二段時間間隔內行駛的路程為s2.由運動學公式得
v=at0
(1)
(2)
(3)

同樣有
v′=2at0
(4)
(5)
(6)
設甲、乙兩車行駛的總路程分別為s、s′,則有
s=s1+s2
(7)
(8)
聯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兩車各自行駛的總路程之比為
如圖1所示.第一階段,甲的加速度為a,乙的加速度為2a,作v-t圖像,甲的圖像是OA,乙的圖像是OB.
第二階段,甲的加速度為2a,乙的加速度為a,作v-t圖像,甲的圖像是AC,乙的圖像是BC.
四邊形OACD面積代表甲車的總位移,大小由5個面積相等的小三角形組成.四邊形OBCD代表乙車的總位移,大小由7個面積相等的小三角形組成.兩四邊形面積之比為
所以總位移之比為5∶7.

圖1
圖像是表示物理規律的方法之一,它可以直觀地反映某一物理量隨另一物理量變化的函數關系,形象地描述物理規律.圖像法解題是數形結合思想的體現,根據題意把抽象復雜的物理過程有針對性地表示成數學圖像,將物理量間的代數關系轉變為幾何關系,運用圖像直觀、形象、簡明的特點,來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由此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目的.高中物理學習中涉及大量的圖像問題,運用圖像解題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方法.在運用圖像解題的過程中,如果能分析有關圖像所表達的物理意義,抓住圖像的斜率、截距、交點、面積、臨界點等幾個要點,常常就可以方便、簡明、快捷地解題.高考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比較緊張,理綜題量較大,答題時間有限,選擇利用圖像法解題,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