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松
遼河油田電力集團公司,遼寧盤錦 124010
在電力市場的整體運作中,電能計量裝置的讀數作為電力產品貿易結算的依據,已越來越受到貿易雙方的重視,是貿易雙方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電力生產企業中,發電公司、電網公司、供電公司、用電客戶,分屬于電力系統中的上、下游產業,相互之間均有對電能量的計量及貿易結算業務,相互間的經濟關系靠“電能計量裝置”這桿“秤”來裁定。但是當電能計量裝置發生錯誤接線以及發生偷竊電行為時,如何公正、公平的處理電費糾紛成為了問題關鍵。利用更正系數法追補電量,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為查獲違章用電及防止竊電提供良好的技術環境,為處理電費糾紛提供理論依據。
更正系數GX定義為——計量裝置正確接線下用戶消耗的真實功率值P真與錯誤接線下形成的虛假功率值P計之比,即它是一個倍數關系。上式分子、分母同乘于用戶的用電時間T后,等到更正系數的另一個表述形式,
一般通過誤接線下接進電能表所有電流、電壓間的相量圖可求出P計,從而先推算出GX,即了GX的值就可以推算出該抄表周期內用戶的真實用電量W真,式體現了更正系數的意義——即通過更正系數GX,可從虛假電能量W計中推算出用戶所用的真實電能量W真,還事物的本來面目。
其中正確的計量方式下的P真是固定不變的,有如下幾種情況:

某工廠一套高供高計兩元件有功電能計量裝置,雙月抄表,原抄讀數為5000,2個月后抄表讀數為2000,電流互感器變比KI為200/5,電壓互感器變比為6000/100,已通過畫向量圖得知該誤接線下的功率表達式為均功率因數為0.9(滯后),求該用戶這兩個月來真實消耗的點能量。

2個月的虛假電量為W計=2000-5000=-3000(KW·h)
2個月的真實用電量為:

從例證的演算過程中可清楚地了解到更正系數的意義。改例中W計與GX兩者均為負值,因為這2個月時間內電能表反轉。錯誤接線下所計電量雖然有錯,但是它包含了用戶真實用電量的信息,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信息,查清誤接線屬于哪種接線方式后,通過相量圖推出P計,就可通過更正系數GX推出用戶的真實用電量。
“退補電量”指的是從計量裝置錯誤的接線方式下所計量的虛假電量W計推算出用戶真實電量W真,并且退還多收電費或補齊少交電費的過程。以前查出誤接線后,退補電量的數量概念比較模糊,沒有算清用戶到底實際用電多少,出現計量問題,用戶到底應補加多少電量,或應退還用戶多少電量,沒有依據更正系數GX來退補電量。
雖然依據更正系數來退補電量的理論早已存在,而一般實踐中很難這樣實施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防止竊電,無論有功電能表還是無功電能表,只要是感應式表均將鋁盤止逆,電子式表則無論接線正反均正計數。鋁盤不能反轉,計數器不能反計數,就是失去了依據更正系數來退補電量的理論基礎,就喪失了包含有用戶真實用電量信息的W計。止逆后得到的電能表讀數物理意義不明確,只是可以彌補一些錯接線帶來的損失,但并不是用戶消耗的真實用電量。
現在電子式電能表已大量使用,按電子式電能表的功能而言,設計一個計數器專門記錄P計為正值時的電量,再設計一個計數器專門記錄P計為負值時的電量,在硬件上不難辦到。若用戶一直正常用電,記錄P計為負值時電量的計數器必然零計數。用戶想搞亂接線使表走慢少計脈沖,則記錄P計為正值時的電量的W計<W真;想反接線少計脈沖,則記錄P計為負值時電量的計數器計數不為零,發現后可進一步查線確認。因此我們應該重視依據更正系數退補電量的理論,以適應電力市場規范化、法制化管理的新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