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歡,張 楠,陳金萍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口腔科,廣州510620)
目前,人們愛牙護齒意識不斷提高,牙齒根管治療技術日臻完善,殘冠、殘根、外傷冠折牙等冠嚴重缺損的患牙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經過完善的根管治療,采用樁冠修復已成為其臨床修復的主要手段。金屬鑄造樁核在過去幾十年得到廣泛應用,但金屬樁核的色澤欠佳、牙體容易根折、操作復雜等不足也逐漸顯現。隨著口腔修復材料和黏結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纖維樁和雙固化樹脂核材成為口腔臨床應用的研究方向。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口腔科分別使用2種雙固化樹脂核材并纖維樁全冠對經完善根管治療的牙冠嚴重缺損的患牙進行修復,并對其臨床效果進行6~30個月的追蹤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擇2007年10月至2010年1月在本科治療的冠嚴重缺損的患者159例(196顆牙),男89例,女70例,年齡26~73歲,平均49.5歲。其中前牙127顆,后牙69顆,均為牙冠缺損3/4以上,牙根硬組織無破壞、無牙牙合畸形,牙周狀況良好。患牙修復前全部進行根管充填并確定根充滿意。將患牙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A組104顆,其中前牙66顆,后牙38顆;B組92顆,其中前牙61顆,后牙31
顆。2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牙冠缺損程度比較差異
無統計學意義(P>0.05)。
1)材料:Putpdent(美國)Embrace樹脂水門汀,DMG(德國)LuxaCore Z-Dual樹脂,RTD(法國)Macro-Lock Post固位增強型石英纖維樁;2)器械:Densply(美國)G鉆、P鉆,MANI(日本)螺旋輸送針。
1.3.1 牙冠預備
使用高速渦輪機去凈患牙齲壞牙質,去除冠部及髓腔充填物,磨除脆弱的薄壁,盡可能保留牙體健康組織。
1.3.2 樁道預備
首先需參考牙片以確定患牙牙根數量、直徑、長度和方向。使用低速手機,選擇相適直徑的G鉆去除根管內充填物,再選用直徑適宜的P鉆進行樁道預備,以去除根管內的倒凹和懸突,減緩樁道的彎曲度。樁道的預備深度為牙根的2/3,直徑不超過牙根直徑的1/3,距根尖4 mm,根充材料應原封不動以保持良好的根尖封閉[1]。對于后牙,最好選擇2個直徑較大、走向較直的根管進行樁道預備。
1.3.3 樁的黏固
選擇直徑與所用P鉆匹配的Macro-Lock Post石英纖維樁,將其放入樁道內試樁,用金剛砂車針裁切過長部分,酒精清潔并吹干備用。
A組:使用Embrace雙固化樹脂水門汀核材進行纖維樁黏固。用酒精清潔根面及樁道內壁,輕微干燥,保持牙本質稍微潮濕,用低速手機通過螺旋輸送針把樹脂水門汀輸送進樁道并使之充滿,安放纖維樁并確定到位,光照40 s。
B組:使用LuxaCore Z-Dual雙固化樹脂核材進行纖維樁黏固。用酒精清潔根面及樁道內壁,干燥,涂布處理劑,吹干。根面、樁道內壁和纖維樁表面分別涂上黏結劑,光照20 s;使用低速手機通過螺旋輸送針將樹脂輸送到樁道內并使之充滿,放置纖維樁并確定到位,光照40 s。
1.3.4 制作樁核
A組使用Embrace樹脂水門汀堆砌樁核;B組使用LuxaCore Z-Dual樹脂堆砌樁核。均為分層堆砌,分層光照固化,然后按全冠備牙要求進行牙體預備。注意去除倒凹,牙頸部盡可能制備出牙本質肩領。
1.3.5 制冠黏冠
患牙用排齦線排齦、取模,根據患者意愿制作烤瓷冠或全瓷冠。復診:試戴、調磨并黏固烤瓷冠或全瓷冠。
個月,患者分別于修復后6、18、30個月進行復查,對患牙修復后療效進行評定。
成功:患者無自覺不適或疼痛,咀嚼功能正常,牙齦顏色正常無牙周袋,修復體邊緣密合、完好無松動,叩診無不適感,X線片檢查根尖區無陰影或病變無進展。失敗:患者有自覺不適或疼痛,不能行使咀嚼功能,牙齦紅腫有深牙周袋,牙根劈裂,修復體松動或折裂、脫落,X線片檢查顯示根尖周有病變,符合其中1項者即為失敗。
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2例(3顆)、B組1例(1顆)因個人原因未能進行復查給予剔除,將完成研究的192顆牙列入統計。A組前牙失敗1顆,成功率為98.5%,后牙成功率100.0%;B組前牙失敗1顆,成功率為98.3%,后牙成功率100.0%。2組成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2顆牙失敗的原因均為修復體于觀察期內纖維樁松動脫落,折裂部位在纖維樁中下1/3區域,折裂方式為樹脂折斷,纖維樁及牙根無折裂。
牙齒完成纖維樁全冠修復后,追蹤隨訪6~30

表1 2組患牙療效比較
樁冠一直是牙冠嚴重缺損修復的主要方法,樁冠由簡單的金屬成品樁、金屬鑄造樁發展到纖維樁。有研究表明,使用修復材料修復牙體缺損后,會改變牙本質應力分布的情況,纖維樁有很高的抗折性,其彈性模量在15~47 GPa之間,接近牙本質,使用纖維樁修復后,牙本質中的應力分布情況較樁修復前無明顯變化,牙根部應力分布更均勻,不會產生樁-牙本質應力集中,不易導致牙根折裂[2-6]。而且纖維樁色澤自然,臨床操作簡單,一次成形,縮短了椅旁操作的時間,減少了患者復診的次數,在臨床上逐漸得到推廣使用。應用何種材料使纖維樁與牙體更好地結合,提高樁冠修復的成功率,是業界研究的一個方向。
樁核材料種類對纖維樁的固位有顯著影響。復合樹脂材料其基質和纖維樁基質成份相似,可以黏結起來組成新的功能整體,有效提高修復治療成功率。使用雙固化樹脂黏固纖維樁,有較長的操作時間,待纖維樁在樁道內完全就位后再用紫外光光照以引發整個聚合鏈反應,達到比較充分的聚合,其固化方式既有光固化又有化學固化,因此,流動性好的雙固化樹脂核材料黏接性能優于光固化樹脂核材,更適合樁核修復[7]。
本研究所采用的Macro-Lock Post纖維樁是石英纖維樁,它的30°角彈性模量是13 GPa,稍低于牙本質的18 GPa,撓曲強度是1 600 MPa,以這種纖維樁制作的樁冠修復體在受到強大外力時,纖維樁會先于牙根折斷,能更好地保護牙體組織。雙固化樹脂核材Embrace樹脂水門汀和LuxaCore Z-Dual樹脂作為樁核材料,它們黏液固纖維樁時,樁的中上部分樹脂通過紫外光照射形成光固化,靠近樁尖部分光照強度不足,樹脂難以通過光作用固化,這些樹脂則通過聚合反應形成化學固化,全面整體的固化加強了纖維樁與牙體的結合。同時,這2種樹脂核材既能黏固纖維樁,又能直接用于堆砌樁核,避免了不同類型材料之間形成黏結交界面而產生黏結薄弱面,使樁核更好地成為一體,減少微滲漏的可能。Embrace樹脂水門汀和LuxaCore Z-Dual樹脂雙固化的特性使之能高質量地與牙質和纖維樁結合,加強了纖維樁的固位力,從而使纖維樁冠修復有較高成功率,達到良好的臨床效果。從臨床操作方面考慮,Embrace樹脂水門汀操作顯然更為簡單方便,它是自黏結劑,不需酸蝕牙本質也不需使用黏結劑,在不完全干燥牙面的情況下,7 min即可完全自我固化,極大地方便了口腔醫生的臨床操作。
在臨床操作中,筆者使用的樁道預備器械是擴孔鉆,包括G鉆和P鉆,分別用于去除根管內容物和樁道預備。為了更好地將樹脂輸送到樁道內,筆者使用螺旋輸送針,輸送針的旋轉、輸送作用可以使樹脂材料在樁道內均勻混合并且完全充滿整個樁道,還能徹底排除樁道里的空氣以免產生空腔。安放纖維樁的時候注意要到位,不能產生氣泡。另外,S.Grandini等[8]研究認為,用金剛砂車針磨除纖維樁的過長部分,可保持斷端大部分完整,不會引起纖維撕裂而破壞其纖維組織。筆者認為,精良的器械可使樁道與樁體更吻合,精細的臨床操作能更好地提高纖維樁冠修復的成功率。
本研究有2顆牙修復失敗,均為纖維樁松動脫落。有研究指出,樁釘脫位是樁核修復失敗的主要原因[9]。樁冠在承受功能負荷時纖維樁潛在的彎曲容易使黏結劑受到拉伸和剪切力,而黏結劑對抗拉伸剪切力較差,易使黏結劑的邊緣封閉喪失,形成纖維樁邊緣微滲漏,導致修復失敗[10]。2顆牙失敗病例均發生在前牙,主要是因為前牙在行使功能時,受力方向與牙齒長軸成一定角度,產生側向剪切力,形成杠桿作用,使纖維樁發生潛在彎曲,反復的拉伸和剪切力的作用,最終使抗力較小的樹脂折裂、纖維樁松脫、樁冠脫落。而后牙在行使功能時,所受力方向基本與牙齒長軸一致,拉伸和側向剪切力較弱;而且,后牙牙根內的2個纖維樁互成角度,產生制鎖作用,加強了固位[11],纖維樁不易從樁道里脫出。
本研究結果表明:雙固化樹脂核材Embrace樹脂水門汀和LuxaCore Z-Dual樹脂在纖維樁全冠修復牙冠嚴重缺損時均能達到良好的臨床效果,對比2種核材的臨床操作,以Embrace樹脂水門汀更簡單方便,而且在牙面未完全干燥的狀態下操作,不影響黏結效果,可在口腔濕潤環境中使用。本研究對病例的觀察期尚短,雙固化樹脂并纖維樁全冠修復牙冠缺損的長期效果,筆者將作進一步追蹤觀察及比較。
[1] 馬軒祥.殘冠殘根保存修復的概況與進展[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6,4(6):333-335.
[2] 孫晰,陳柯.不同材料的樁修復對上頜中切牙牙根應力分布影響的三維有限元分析[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07,17(11):622-625.
[3] 田力麗,梁偉,李凌曼,等.纖維樁與金屬樁核修復磨牙牙體缺損的三維有限元應力分析[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8,9(4):280-282.
[4] 查瑋,張懷勤,卞潔.纖維樁和金屬樁修復喇叭狀殘根抗折性研究[J].口腔臨床醫學雜志,2009,25(4):228-229.
[5] 陳霞云,張春元,刁惠波,等.三種方式修復嚴重缺損的上頜中切牙抗折性能研究[J].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2008,9(1):20-22.
[6] 周立英,沈慶平,韓棟偉.不同形狀和直徑纖維樁核修復下頜第二前磨牙的應力分析[J].上海口腔醫學,2009,18(3):324-328.
[7] 張文云,馮婷,楊立,等.不同樹脂核材料與纖維樁抗拉強度的實驗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09,25(4):475-477.
[8] Grandini S,Balleri P,Ferrari 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 of the fiber posts after cutting[J].J Endod,2002,28(8):610-612.
[9] Naumann M,Blankenstein F,Dietrich T.Survival of glass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post restorations after 2 years-an observational clinical study[J].J Dent,2005,3(4):305-312.
[10] 郭瑞征.纖維樁系統的回顧和進展[J].口腔材料器械,2009,18(2):76-79.
[11] 施生根,牛忠英.殘冠殘根的保存治療與修復Ⅱ.保存治療殘冠、殘根的臨床檢查和治療方案[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05,40(2):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