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蔡衛東,謝曉珍,田 春,宣紅燕
(1.黔南州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貴州 都勻 558000;2.都勻市森林病蟲檢疫防治站,貴州 都勻 55800)
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matus Hope)又稱松褐天牛、松天牛,屬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溝脛天牛亞科 Lamiinae墨天牛屬Monochamus。由于松墨天牛是松材線蟲的主要傳播媒介,因此在我國列為危險性害蟲。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簡稱黔南州)位于貴州省中南部,地處云貴高原東南部向廣西丘陵過度的邊緣的斜坡地帶,東經 106°12′~ 108°18′,北緯25°4′~27°29′,面積 26 197km2。全州年均溫 13.6~19.6℃,大于10℃平均積溫4 495℃,常年降水量1 100~1 400mm,屬典型的亞熱帶溫暖濕潤季風氣候。全州轄12個縣(市),現有林地面積80.19萬hm2,馬尾 松 Pinus massoniana Lamb、華山 松P.armandii Franch、濕地松 P.elliottii Engelm 、黑松 P.thunbergii Parl、火炬松 P.taeda linn、云南松P.yunnaensis Franch等松林面積38.77萬hm2,約占現有林的48.25%。其中馬尾松38.69萬hm2,其它松屬植物零星分布,且總面積僅為0.08萬hm2。松墨天牛全州均有分布,以幼蟲蛀害馬尾松、華山松樹干,成蟲補充營養危害松樹枝梢。由于有部分馬尾松林成為過熟林,長勢衰弱,加上近幾年全州出現“凝凍”等極端天氣,松樹受損較嚴重,松墨天牛發生呈上升趨勢,年均發生0.8萬hm2以上。松墨天牛在黔南1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被害松樹蛀道內越冬,3月下旬開始化蛹,蛹期20d,4月下旬始羽化,在松林中補充營養后交尾產卵,5~6月為產卵盛期,9月上旬后未見成蟲。卵期18~23d,初孵幼蟲取食松樹韌皮部危害,越冬前蛀入木質部危害。
根據國內外較成熟的引誘劑的引誘技術,黔南州在都勻市開展松墨天牛引誘劑引誘試成蟲試驗,取得經驗后逐步在全州實施用引誘劑治理松墨天牛對松材線蟲監測項目。
試驗藥劑M-99天牛引誘劑由中國林科院開發研制,是含貼烯類等物質的食植性信息素。試驗器械可折疊式撞板型誘捕器是中國林科院與浙江森防站合作成果。
時間的設定是根據松墨天牛的羽化時間,2002年從5月22日起懸掛引誘器至8月30日結束,歷時100d;2003年從5月8日起懸掛引誘器至9月8日結束,歷時122d。2002年、2003年分別設置松墨天牛監測點50、25個,每個點掛誘捕器1盞。將誘捕器用鐵絲穿掛在兩樹間后,用易拉罐內塞棉花裝引誘劑作誘捕器的誘芯,根據天氣每隔7~13d,添加一次引誘劑。每隔3~5d進行一次檢查,收集、鑒定所誘到的昆蟲,并統計各種類數目,對新鮮的松墨天牛作線蟲鏡檢,同時記錄每天天氣狀況。
2002年、2003年誘獲的種類有松墨天牛、錐天牛、云斑天牛、松瘤象、小象甲、小蠹蟲、吉丁蟲、叩頭蟲、金龜子、葉甲、獵蝽及蛾類等20余種。2002年50個誘捕器共誘獲松墨天牛395頭,其中雌性172頭,雄性 223頭,雌、雄性比為 44:56。平均每天共誘獲松墨天牛3.95頭,每個誘捕器平均共誘獲7.9頭,每個誘捕器平均每天誘獲0.08頭。2003年25個誘捕器共誘獲松墨天牛450頭,其中雌性224頭,雄性226頭,雌、雄性比為50∶50。平均每天誘獲松墨天牛3.7頭,每個誘捕器平均誘獲18頭,比2002年多10.1頭,每個誘捕器平均每天誘捕0.15頭,比2002年多0.07頭。
2002年5月下旬始誘捕松墨天牛,6月中旬至8月上旬為誘捕盛期,6月中旬達到高峰,8月上旬進入衰退期,僅誘捕到少量松墨天牛,8月下旬未誘到松墨天牛。2003年5月上旬始誘捕松墨天牛,6月上旬至7月下為誘捕盛期,6月中旬達到高峰,如6月18日誘捕到松墨天牛數達到高峰59頭,7月下旬進入衰退期,僅誘捕到少量松墨天牛,9月上旬未誘到誘捕松墨天牛(表1、圖1)。誘捕天牛時間與多年林間觀測生活史成蟲期時間相似(表2)。

圖1 松墨天牛誘捕數量動態圖
2002年、2003年誘捕期間適合誘捕的晴及多云天氣共 35d、60d,占整個期間的 33.98%、49.18%(表3),2003年誘捕效果較好。2002年分離鏡檢84個誘捕的松墨天牛樣品,2003年分離鏡檢297個誘捕的天牛樣品,均未發現有松材線蟲。
M-99天牛引誘劑在都勻市能夠誘捕昆蟲種類有20余種,都勻市松墨天牛成蟲期從5月上旬至9月上旬,歷期4個月,天氣晴朗對誘獲天牛有利。

表1 2002年2003年利用天牛引誘劑誘捕天牛試驗表

表2 黔南州松墨天牛生活史表

表3 2002、2003年都勻市良好誘捕天氣統計表
根據都勻市誘捕松墨天牛探索的方法和經驗,黔南州2004~2007年在都勻、獨山、甕安、福泉4個縣(市)實施了治理松墨天牛的松材線蟲病監測預防項目,2008年 6縣(市)實施,2009~2010年 12縣(市)實施。2004~2010年共實施119 404hm2(表4)。

表4 2004~2010年松材線蟲病預防監測項目情況統計表
在項目區按照每13hm2設置1個監測誘殺點,每個點設置一個誘捕器,放置點設在山頂、林道旁空氣流通處。誘捕器誘芯內放入1瓶貴州省自配的引誘劑原藥,每隔14d換1次。每隔1~3日檢查誘捕天牛情況,統計誘殺情況,并取新鮮松墨天牛鏡檢,檢查是否有線蟲,線蟲的種類、數量的多少。
松材線蟲病預防監測項目,2004~2007年共設置引誘器8 912盞,設置時間為5月上旬9月上旬,7年間全州共誘捕到松墨天牛179 987頭,平均每盞引誘器誘捕20.20頭。項目縣對捕獲的新鮮的松墨天牛分離鏡檢,7年共抽取 10 172頭,鏡檢結果:5 274頭樣蟲無線蟲,1 322頭樣蟲有擬松材線蟲,4 499頭樣蟲有其它線蟲,未發現全州有松材線蟲(表5)。在2004年至2010年間春季和秋季監測普查中,對不明原因的枯死(瀕死)松樹進行取樣鏡檢,未發現松材線蟲,驗證了對誘捕的松墨天牛及時鏡檢,可監測松材線蟲病。

表5 2004年~2010年松材線蟲病預防項目松墨天牛鏡檢統計表
天牛引誘劑引誘松墨天牛效果與林間天牛成蟲數量動態、當時天氣狀況有關,一般誘捕天牛時間與多年林間觀測生活史成蟲期時間相似,成蟲高峰期同時也是誘捕高峰,天氣晴朗對誘獲天牛有利。天牛引誘不僅誘殺了松墨天牛,同時取新鮮的松墨天牛進行鏡檢,監測松林有無松材線蟲,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采取防控措施,消除疫情。
當然鏡檢的松墨天牛中未發現松材線蟲并不一定能代表松林中無松材線蟲病,在春秋兩季松材線蟲病普查工作日和日常重點監測工作中,必須做好枯死(瀕死)松樹的調查取樣鏡檢工作。松墨天牛引誘劑誘測工作僅能作為輔助性監測手段。
[1]黔南州史志編委會.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林業志)[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2]貴州省林業廳.貴州森林病蟲[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
[3]周健生,蔣麗雅,朋金和,等.應用松褐天牛引誘劑進行林間監測技術號的研究[J].森林病蟲通訊,1997(3):3~5.
[4]蔣麗雅,周健生.引誘松褐天牛檢測松材線蟲病的方法[J].森林病蟲通訊,1997(3):41~43.
[5]曾東平.松褐天牛的誘捕和室內檢驗[J].四川林業科技,2004,25(4):57~ 61.
[6]黃金水,何學友,楊 希等.FJ-MA-02引誘劑林間松墨天牛引誘效果及應用[J].福建林業科技,2005,3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