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沛 吳保安 陳虎 王瑞 趙以模
急性下肢動脈栓塞起病較急,進展迅速,常常威脅患者肢體及生命,早期診斷與治療極為重要。我科從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用Forgarty球囊導管對8例患者9條患肢取栓,術后輔以藥物溶栓、抗凝、擴血管治療,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8例患者,共9條患肢;其中男6例,女2例,年齡40~80歲,平均68.7歲。就診時間8 h內3例,8 h~3 d5例;其中髂動脈2例,股總動脈4例,股淺動脈2例,腘動脈1例。栓子來源:有風濕性心臟病伴房顫2例,冠心病房顫5例,心臟人工瓣膜置換術后1例,不明原因1例。8例9條患肢均有突發性肢體疼痛較劇,并伴有程度不同的患肢蒼白、麻木、皮溫降低,運動障礙等6P癥狀,1例足趾發黑壞死。
1.2 診斷 其中6條患肢經多普勒超聲無創傷血管檢查,證實患肢動脈閉塞,予以急診行血管探查,證實為動脈栓塞,其他3條為夜里急診入院,根據患者有房顫病史,以及典型的癥狀體征,作出患肢栓塞的判斷,急診手術證實動脈血管內充滿血栓。
1.3 治療方法 術前予以心腦肺等基礎疾病穩定治療,均采用局部麻醉,手術取腹股溝韌帶中點下方縱行切口,解剖游離股總動脈、股淺動脈和股深動脈,分別繞帶提拉,全身肝素化,在股總動脈前壁靠近股淺股深動脈分叉處橫行或縱行切開動脈壁0.5~1.0 cm,緩慢置入不同粗細Forgarty球囊導管,當球囊導管穿過血栓時,注入肝素鹽水使球囊擴張,然后回拉導管,取出栓子和繼發血栓。9條患肢均取栓成功,向遠端動脈樹注入肝素水,沖洗取出血栓碎片,并向遠端動脈管腔內注入50萬U尿激酶,20%甘露醇50 ml,如病情較長,術中股靜脈放血300~400 ml,術后予以堿化尿液、利尿、擴血管去聚治療,尿激酶30萬U靜脈滴注,2次/d,溶栓一周,低分子肝素鈣抗凝一周后改華法令口服3~6月。
8例患者隨訪6月~30月,平均13.5月。本組無死亡,6例術中取栓后即可觸及足背動脈搏動,2例術后一周內足背動脈恢復,1例術前足趾壞死截趾,1例術后第1趾感覺麻木,經保守治療好轉,7例8條肢體保肢成功;1例術后一月繼發腦梗死,其余患者未見并發癥;截趾切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肢供血良好,患肢功能基本恢復。
急性下肢動脈栓塞是臨床常見急癥之一,其中80% ~90%栓子來源于心臟[1],因病情進展迅速,常使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造成肢體壞死,甚至危及生命,如果及時發現病情,早期取栓,在6~10 h內取栓,保肢率可達95%以上[2],但如果患肢有良好的側枝循環,即使超過此時限,手術后也可獲得保肢成功。臨床上對有心臟疾病伴房顫病史,突發下肢缺血,應首先想到下肢動脈栓塞,部分患者本身就有動脈粥樣硬化,即使發病,也不會有典型的6P表現,因此,時機許可的情況下,術前最好行彩色多普勒超聲(CDUS)檢查或動脈造影檢查。因彩色多普勒超聲快速、無創,價格低廉,敏感性特異性較高,被作為我們首選檢查。本組有3例患者,病史、癥狀、體征都較典型,因夜班入院,未予行多普勒超聲檢查,急診行血管探查,術中證實為動脈栓塞;6例患者,術前予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為動脈栓塞,經術中證實動脈管腔內充滿栓子。其中5例超過8 h,手術后患肢恢復良好。
1963年Fogarty球囊導管問世,大大推進了血管外科的發展,使動脈取栓趨于簡便化。手術時,導管推入動脈管腔動作要輕柔緩慢,防止戳破內膜,形成夾層或動脈穿孔。估計導管穿過血栓時,球囊注入肝素鹽水,向回緩慢抽拉,并不時調節球囊充盈程度,使囊壁與血管壁貼緊,避免栓子遺漏,切忌動作粗暴,以防球囊破裂,導管折斷、動脈痙攣、內膜損傷等并發癥。判定血栓取凈的標準:最后兩次插入Forgarty球囊導管未有血栓取出,近端血管噴血,遠端回血較好。本組有一例因術中球囊回拉過急,導致患者下肢劇痛,急予以行C臂機造影,未見血管破裂及內膜撕脫,考慮為動脈痙攣所致,灌注罌粟堿好轉。Costantini等[3]認為下肢動脈取栓術后栓子殘留率可達20%-40%。球囊導管只能取出主干動脈栓子,而細小分支動脈內的栓子不能取出,并且取栓時,動脈內膜可能受損,故術中灌注尿激酶和肝素鹽水以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環,術后仍要給予抗凝治療,防止栓子復發,動脈取栓后,血管再通,肢體可能出現缺血再灌注損傷,術中動脈腔內灌注甘露醇,可有效降低骨筋膜室綜合征發生率。動脈栓塞時間過長,患肢缺血可產生大量的酸性代謝產物,肌細胞溶解釋放大量鉀離子,可造成機體代謝性酸中毒和高鉀血癥。故血流恢復后股靜脈放血300~400 ml,術中術后檢測電解質和血氣分析,NaHCO3堿化尿液、利尿等治療,有利于預防急性腎臟衰竭和代謝性酸中毒的發生。本組一例患者,術后未按醫囑服用華法林,一月后再發腦梗死入院治療。
動脈栓塞即使即使導致肢體壞死,我們也應積極行球囊導管取栓,這樣可以降低截肢平面,促進肢體創面愈合[4],有利于保留肢體長度,便于安裝假肢,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對于壞死的肢體,我們應積極截除,防止毒素吸收,引起更為嚴重的并發癥。本組1例術前足趾壞死,術中取栓后予以截趾術,術后創面愈合良好,殘肢恢復血流。
[1]張培華,蔣米爾.臨床血管外科學.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386-387.
[2]吳階平,裘法祖.黃家駟外科學.第四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866-872.
[3]Costantini V,Lenti M.Treatment of acute occlusion of peripheral arteries.Thrombosis Research,2002,106(6):V285-V294.
[4]范東,姜維良,宋國全,等.Fogarty球囊導管取栓術治療急性肢體動脈血栓的體會.中國急救醫學,2000,20(7):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