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市振興區興一路43號,118000 張興綿
去年我走訪了幾家蜂場,越冬群勢偏弱,有的甚至難以越冬。主要原因是秋繁前治螨治不徹底,繁殖越冬蜂不利所致。下面談談我在秋繁前防治蜂螨的幾點做法,供蜂友參考。
在北方,小蜂螨的傳播途徑有:一是來自轉地蜂場;二是部分蜂友早春從南方購進蜂群,租給草莓大棚授粉,授粉結束后,再收回授粉蜂群飼養。由于小蜂螨繁殖速度快,秋季對蜂群危害超過大蜂螨。
小蜂螨體型小,行動快,寄生于封蓋子內,平時檢查蜂群很難看到,可將封蓋子脾提出,抖掉蜜蜂,用起刮刀在巢框上輕敲幾下,再將子脾在箱外1~2分鐘,就可以看到小蜂螨在巢脾上快速爬行。小蜂螨秋季繁殖特別快,只要發現,就必須進行防止。
(1)刷脾法:將子脾上的蜜蜂掃凈,一手持脾,巢脾傾斜成60度角,另一只手用小刷子蘸升華硫粉,刷封蓋部分,刷完一面后,翻過來再刷另一面,這樣可以使升華硫粉不掉入巢房,傷害卵和幼蟲。每群用量為4~5克,6~7天后再刷一次,可以很好地控制小蜂螨。
(2)用升華硫加滑石粉(也可以用其他填充物,目的是在不增加藥物的前提下,增加數量,以便于撒得更均勻)各一半,混合均勻后撒在蜂路和框梁上。每群用量3~4克,5~6天1次,一般4~5次即可。
(3)專門用于防治小螨的蜂寶,按說明書連續用藥4~5次,也可控制小蜂螨。
在北方定地或小轉地飼養的蜂群,只要春秋兩季斷子治螨,在7月中旬以前一般無需防治大蜂螨,但在秋繁前必須防治:(1)經過從春到夏的繁殖,大蜂螨寄生率比較高,如果再不防治,勢必影響秋繁。(2)蜂螨一旦嚴重,很可能引起麻痹病,造成大量爬蜂,給蜂場造成損失。秋繁前治螨,因不能斷子,可用螨撲等長效藥(螨撲可以與升華硫同時進行)。螨撲有兩大類: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每年使用一種,交替使用,以減少抗藥性。用藥時嚴格按說明書使用,避免因用藥量過大而傷害幼蜂。
治螨是一項細致的工作,要有計劃,一步一步穩扎穩打,力求在秋繁前將蜂螨寄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