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崇東 張亞寧 張亞利 張光存
(陜西榆林市種蜂場,綏德 718000)
很多中蜂飼養者認為,中蜂不需要進行人工飼喂,這是不科學的。為了加快中蜂蜂群的繁殖,促進蜜蜂的采集積極性,提高飼養中蜂的經濟效益,在一些關鍵時期,應對中蜂進行人工飼喂。雖然中蜂需要人工飼喂,但不同意大利蜜蜂,不能過度飼喂,一定要掌握好飼喂時間、飼喂量和飼喂糖漿的濃度。中蜂的耐飼喂性遠不如意蜂,尤其不耐過度飼喂。飼喂稍有不慎,就會使成年蜂顯現異常、出現“爛子”、飛逃等現象。因此,飼喂中蜂,要根據蜂群內的情況和外界蜜粉源、氣候情況,按照中蜂的生活規律,定時、定量、定糖漿的濃度進行飼喂,切忌隨意飼喂。
用糖漿飼喂蜂群,分為補助飼喂和獎勵飼喂,這兩種飼喂都應在傍晚進行。飼喂期間要縮小巢門,以防盜蜂,特別在蜜源缺乏季節飼喂,更應注意防盜蜂。每次飼喂之后,都要認真清理地面、蜂箱外和用具上殘留的糖水,以防盜蜂發生。
1.補助飼喂 補助飼喂的目的是維持蜂群的生活。一般在斷蜜期或越冬期前,以及早春蜂群開始繁殖前,當外界缺乏蜜源,而巢內飼料又不足時,需給蜂群補助飼喂,飼喂高濃度糖漿,即66%的糖漿(兩份白糖加一份水,加熱溶化冷卻后飼喂),飼喂量較大,時間較短,一般每群蜜蜂一次補助飼喂的糖漿量以其當晚“吃”完為宜,這樣可使蜂群保持采食積極性,如當晚“吃”不完的,采食積極性通常會下降,超過時間越長,采食積極性下降的越明顯,蜂群可能會出現異常。因此,給蜂群進行補助飼喂時,一定要控制好飼喂糖漿的量,并在三至七天內將蜂群喂足。喂足的標志是巢脾上緣貯蜜區貯滿飼料,并且出現封蓋蜜房。
2.獎勵飼喂 獎勵飼喂的目的是激勵蜂群繁殖。一般在早春蜂群進入繁殖期前及秋季培養越冬適齡蜂時,促進蜂王產卵;或在蜂群開始采蜜時,調動工蜂的采集積極性,給蜂群飼喂低濃度糖漿,即50%以下的糖漿,飼喂量一定要小。一般一群蜂一次獎勵飼喂低濃度糖漿量應在250克為宜。無論群勢強弱,中蜂獎勵飼喂一次的糖漿量,要以其在1小時內踴躍“吃”完為準。外界氣溫較低時,可把飼喂器放到隔板內飼喂。
花粉是蜜蜂食物中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在蜂群繁殖期,當巢脾上有大量幼蟲,而外界沒有粉源,巢內缺粉時,要及時進行人工飼喂花粉。將花粉用適量50%糖漿拌勻,放置12至24小時,待糖漿充分浸透花粉后,繼續酌情加入糖漿(以用手捏緊時指縫中不流糖漿,松開手時花粉團不分散為宜),把花粉捏成團。飼喂量以蜜蜂在一天內能取食完為準。在花粉團下墊一小塊塑料薄膜壓扁后,放在巢框上梁,讓蜜蜂自行取食。
水是蜜蜂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物質,除了蜜蜂本身新陳代謝必需外,其食物中養料的分解、吸收、運送以及剩余物質的排出、調節巢內的溫濕度等都離不開水。早春在外界氣溫較低時,蜜蜂出巢采水較難返回,會造成大量死亡。在炎熱的夏天,一般一個處于繁殖期的中等蜂群每天約需水250毫升。所以,當外界采水困難或水源缺乏時,就要及時給蜂群喂水。喂水可根據蜂群數量,采用共用喂水器、箱內喂水槽或從巢門供水。巢門供水一般在每群蜜蜂巢門旁邊放一個小瓶,把棉布或脫脂棉一端放入水中,另一端放入巢門內,蜜蜂不出巢門即可飲水。共用飲水器可用水盆代替,水面上放些雜草、小木棍等能漂浮的物品,供蜜蜂停落。還可以在箱內加喂水槽,保持給蜂群長期供水。
食鹽是組成和更新蜜蜂機體組織、促進生理機能旺盛和幫助消化不可缺少的物質。常常看到蜜蜂飛到養蜂者傾倒泔水等富含鹽分處采水。因此,要飼養好中蜂還應給蜂群適當喂鹽。一般用含鹽量在0.3%的淡鹽水飼喂蜜蜂,如果鹽水的濃度高于0.5%,蜜蜂易引起飼喂性食鹽中毒。也可利用中蜂巢門口常有濕熱空氣流通的特點,在此處撒些鹽分,讓蜜蜂自行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