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磐石市第一中學 132300 王少華 于先玲
育王是養蜂生產中比較繁雜的工作,需要用育王箱分出育王群,有的季節育王影響生產群的繁殖和采集。新王育成產卵后要介入生產群,育王群還要并群。筆者利用實用多功能蜂箱育王,減少了分群、換王和并群等中間環節。
1.巢箱群育王 在巢箱上放單紗蓋,再放一半覆布加上繼箱。繼箱群育王群勢達到8框蜂以上,在第一繼箱上放單紗蓋再放覆布放第二繼箱,巢、繼箱群育王都可以在繼箱放中隔板育雙王。
2.流蜜期前育王 輔助蜜源較差(需要補喂飼料)時育王,在巢箱上放雙紗蓋,第二繼箱安放王臺;輔助蜜源較好(飼料略有剩余)時育王,在巢箱上放單紗蓋,在第二繼箱上安放王臺,或第二繼箱安放王臺的同時撤掉隔王板,產卵蜂王囚禁在王籠里,王籠下墊報紙放在紗蓋上,蜜源再好些時在第一繼箱上放紗蓋,第二繼箱育王。
3.流蜜期育王 不撤隔王板,不囚王,第二繼箱安放王臺。
4.流蜜期結束后育王 定地蜂場的育王與流蜜期前育王相同。轉地蜂場的育王有兩種情況:轉回原場或轉運到新的蜜源場地,前者與定地蜂場育王相同,如果是需要增加群數育王,在轉運回原場的當天解除包裝,將流蜜期中交尾成功的雙王群分成單王群,再將較強的單王群分出三分之一群,放置在新分老王群的巢箱上育王。后者與流蜜期前育王相同。
5.秋繁期育王 這個季節是群勢強盛的延續期,也是蜂群最有生產能力的時期,能驗證和觀察到各群勢狀況與蜂王的優劣,有利于培育新王。蜜源較差時巢箱上放雙紗蓋。蜜源較好群勢較強時,在第一繼箱(轉地)或第二繼箱(定地)上放紗蓋,第二或第三繼箱安放王臺。
1.春季育王注意事項 春季輔助蜜源不佳,在育王期間,巢內飼料滿足不了繁殖群的需要就要提前加足蜜脾或喂足,以免喂蜂干擾育王群。巢箱群勢應達到6~7框蜂,育王期內群勢不得超過8框蜂,以防繁殖群產生分蜂熱和管理蜂群的麻煩。另外,育王群應盡量零散放置,密度增加或整齊劃一會降低育王成功率。
2.流蜜前期育王 促使新王產卵,在蜜源前期育臺,育王在流蜜內結束(轉地蜂場要把蜜源結束時間、蜂王出臺時間和轉場時間統一),流蜜期至少應在12天以上,以便安放王臺,蜂王出臺,交尾期蜂群不能產生分蜂熱,即蜜蜂采集和蜂王產卵正常。轉地蜂場的育王和分群。要在轉回原場或轉運到新場地后的當天或次日上午進行(最好是當天),因為過兩天后蜜蜂重新認巢試飛,新分群中部分蜜蜂返回原巢,不利于分出群的育王和新分群的快速增殖發展。
3.流蜜期生產群在繼箱開臨時巢門 蜜蜂習慣出入巢箱巢門。巢箱門開得較大,出入蜜蜂多,散發的群味也大。交尾蜂王和蜜蜂回巢接近巢門時,主要靠群味和顏色來識別。另外,處女王出巢交尾的同時,蜜蜂也積極出巢采集和跟隨交尾王散發群味,起到引導交尾王歸巢的作用。臨時在繼箱開小巢門育王即使巢門開十幾天的時間,巢門開得比較大,處女王還是很容易誤入巢箱。采集蜂和試飛蜂回巢時要通過有蜂王的巢箱,一旦巢內外再發生異常情況,蜜蜂很容易對處女王產生敵意或圍困,這些都會造成育王失敗。
4.流蜜期生產群育王 產卵王與處女王只有隔王板隔開。另外,生產群的巢箱上加紗蓋的育王群不需要調整巢脾,加紗蓋的育王群應在第一天上午加紗蓋,下午或第二天上午安放王臺,使巢箱內認巢試飛的蜜蜂返回繼箱幾個小時后蜂王出臺,防止圍王。將雄蜂巢門臨時關閉,以免蜜蜂上下串通影響育王。
綜上所述,育王時間和方法要根據本地區的氣候,蜜源狀況和本場用王數量以及各個季節的勞動強度合理安排。比如東北地區的椴樹蜜源期有二十幾天,蜜源初期移蟲育臺,能育出合格王臺。流蜜盛期給生產群移臺,蜂王出臺、交尾期間不發生圍王,流蜜中后期需要擴巢,讓蜂王大量產卵時,新蜂王也開始產卵。這樣既不影響采蜜,也不用分出育王群,還為秋繁和來年春繁培育出滿足全年生產需要的蜂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