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微芯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公司宣布與印度Kalki通信技術(Kalk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公司合作推出針對16位PIC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MCU)進行優化的設備語言報文規范(Device Language Message Specification,DLMS)協議棧(protocol stack),該協議棧為智能電表設計人員提供了在計量系統互操作性方面的全球標準。計量系統涉及包括電力、燃氣、熱能和水力在內的大多數類型能源,RS232,RS485,PSTN,GSM,GPRS,IPv4,PPP和PLC等眾多傳播媒體及采用AES 128加密的安全數據訪問。
該協議棧為客戶定制式,并已通過DLMS用戶協會(DLMS User Association)驗證,可在微芯公司所有16位PIC微控制器和dsPIC數字信號控制器(Digital Signal Controller,DSC)上應用,令DLMS驗證過程更快捷方便。同時還涵蓋了一系列智能電表應用程序,可與該公司TCP/IP、Zig-Bee和PLC等通信協議棧進行整合。此外,在優化后適用于小型存儲單元,可實現最具成本效益的微控制器應用,還可為IEC 62056-21 E標準提供支持。
微芯公司副總裁Mitch Obolsky表示,目前客戶可利用公司多種通信協議技術方案組合,如TCP/IP,ZigBee和PLC等,建立一個整合在一起的智能電表系統。
摘譯自互聯網
美國通用汽車(GM)公司與瑞士ABB集團宣布共同研發雪佛蘭(Chevrolet)電動汽車沃藍達(Volt)電池二次利用系統。經研究表明,Volt電池即使達到在電動汽車上的使用周期時,仍有近70%的使用壽命。GM表示,33個Volt電池通過采用二次利用技術可在停電情況下為50戶家庭供電約4 h。
通過將電動汽車電池與連接電網的逆變器予以整合,研制25 kW/50 kWh的原型儲能系統,相當于5個美國家庭或小型零售商的用電量,用于儲存包括風能、太陽能在內的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能,并可將其送回電網。
該系統可在用電低谷時對來自電網的電能進行儲存,以滿足高峰期的用電需求,能為用戶與電力公用事業單位降低成本。在停電和限電情況下,電池組還可作為備用電源進行供電。
ABB公司決定利用其現有電力濾波器(Power Quality Filter,PQF)實現Volt電池組充放電,通過充分利用該系統,有利于電力公用事業單位減少用電高峰期成本及對功率控制、保護和監測設備的需求。公司將盡快對系統作為備用電源應用進行測試。
GM公司管理人員表示,該系統將應用于雪佛蘭、別克、GMC和卡迪拉克等品牌的電動汽車,未來電池系統將按二次利用標準進行設計,以促進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協調發展。隨著電池系統技術的發展,GM公司將繼續在二次利用方面對電池系統進行不斷優化調整。ABB公司分布式儲能中壓電力產品項目經理Rosenfeld表示,實驗表明,該技術在實驗室環境下是切實可行的,未來還將在配電系統上對更大尺寸原型設備進行測試。
摘譯自互聯網
加拿大SAT公司(Solar&Alternative Technology)與德國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Soventix公司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Windsor)市的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啟動,成為世界最大同類項目之一。
SAT和Soventix兩家公司與Hiram Walker酒廠簽訂了一份為期20年的租賃協議,承租Pike Creek倉庫屋頂。該項目采用名為Project Pro的高品質太陽能組件,裝機容量為7.9 MW,占地26公頃,相當于24個足球場大小,產生的電能可滿足3000戶家庭用電需求,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 000t,符合當地上網電價(feed-intariff)政策要求。該酒廠租賃所得將被用于購買更高效的鍋爐,預計可進一步降低能耗20%。
Hiram Walker酒廠副總裁Jim Stanski表示,該項目不僅有助于安大略省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可促使公司在履行生產承諾的同時加快工藝優化進程。該項目的決策經歷了漫長的過程,解決了包括建筑結構負載能力、安裝進度、安全隱患、保險費用等在內的諸多問題。此外,公司經過近一年時間完成綜合風險評估,以確保產品安全,避免潛在污染。
摘譯自互聯網
7月25日,亞洲首個柔性直流輸電示范工程——上海南匯風電場柔性直流輸電工程投入正式運行。這是我國第一條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柔性直流輸電線路,它的成功投運標志著我國在智能電網高端裝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國家電網公司也成為世界少數幾家掌握該項技術的公司之一。
作為亞洲首個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該項目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經受了實際運行的考驗,運行穩定可靠,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模塊化多電平換流器動態模擬仿真、高電壓寬范圍直流取能、全數字化分段式IGBT驅動、多層面能量平衡電流控制及高速脈沖分配等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有推廣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柔性直流輸電是采用基于電壓源換流器的新一代直流輸電技術,可以獨立地控制其輸出電壓的相位和幅值,從而能夠快速、靈活地調節其輸出的有功和無功功率。啟動時不需要本地電源支撐,具有良好的電網故障后的快速恢復控制能力,可以作為系統恢復電源。不僅能較好地解決風電、太陽能等綠色能源大規模并網問題,也能解決特大城市電網存在的結構薄弱、短路電流偏大、動態無功補償不足等問題。
上海南匯風電場柔性直流輸電工程聯結南風和書柔換流站,工程容量為20 MVA,2011年5月3日并網成功,整體投入試運行。6月26日,在該線路上開展了世界首次柔性直流輸電系統的交流側短路故障試驗,在三相短路電壓跌落90%、兩相短路電壓跌落50%的情況下,風電場母線電壓維持穩定。
來源:中國科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