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志
王智慧任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分局副局長,主管新組建的交巡警工作不到半年,渝北區交巡警平臺建設成為全市最優。
王智慧今年37歲,長得高大帥氣。他的第一份職業是當兵,2006年年初,他脫去軍裝穿起警服,在重慶市渝州監獄副監獄長的崗位上一干就是4年。2009年年底,重慶市政法干部調整,他來到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任副局長,分管負責新組建的交巡警工作。
渝北分局共500多名民警,王智慧上任第一天,就要求把辦公室安置到交巡警支隊去。
棄“遙控”,跑一線
局領導的辦公室不設置在局機關,而是安在基層,王智慧的意圖很明顯:靠前指揮,一線實干,不在機關搞“遙控”。
當時,交巡警剛組建,一切都是一張白紙,任務、職責、工作場地都是全新的;警員來自不同部門、不同警種。
為了選好16個交巡警工作平臺安置地,王智慧頂著1月凜冽的寒風,在城里、鄉村、郊區等地方勘察、選擇,征求各方意見,尋求各方支持,每天要跑幾百公里,要跟無數人打交道。平臺地址選好后,他督促技術人員通宵達旦地施工安裝,還親自守在工地檢查、督導、調試。餓了,在工地上吃盒飯;渴了,灌幾口冰冷的礦泉水;困了,在車上迷糊一會兒……在他的帶頭工作中,全支隊16個工作平臺在13天內全部安裝到位,比上級要求的時間提前了三天,成為全市交巡警平臺安裝得最快、最好的單位之一。
2010年2月7日,渝北交巡警支隊閃亮登場后,平臺工作“五班三運轉”模式正式啟動。每個民警在最初運行時,要在平臺滿負荷地工作長達9個小時以上,要熬更守夜、風吹雨淋地巡邏執法,服務助民,大家非常辛苦和疲勞,精神壓力很大。當時又值春節期間,平臺民警們幾乎不能跟別的職工或干部一樣,跟家人團聚,享受天倫之樂。一些民警出現思想波動,情緒消極,工作也有松勁、懈怠的現象。
王智慧在平臺調研時發現了這些現象。他沒有批評人、處理人,而是帶領支隊領導向每位平臺民警掏“三心”、暖警心、穩軍心。
一是促膝交心談心。王智慧和支隊領導一起,來到每個平臺,找平臺領導、找每位民警拉家常、掏心窩子地談心,了解民警的實際困難,掌握民警心里的各種糾結。
二是送上一片愛心。在除夕、元宵等節假日,王智慧與支隊領導分片包干,逐一來到平臺看望慰問民警,親手為民警端上香甜可口的湯圓,送上新鮮的水果和慰問金,并與平臺民警一起吃盒飯、吃年飯,共話家常。大年三十晚2 1時到大年初一凌晨2時,王智慧冒著冷雨先后來到兩路、龍溪片區12個交巡警平臺慰問、看望值班的民警,與他們一一握手,給他們最溫暖的新春祝福,還給每位值班民警和協勤隊員送上了自己母親從老家親自腌制送來的臘肉和香腸,請他們拿回家與家人一起分享,好幾個民警感動得眼里噙滿了淚花。
春節那些天,王智慧沒有回家,沒有跟親人團聚,他幾乎是忙得兩腳不沾地。給平臺民警拜年后,他又去醫院,對那些生病住院的民警看望慰問,送上慰問金和祝福;對還在帶病堅持工作的民警,他要求各平臺立即調班調崗,確保他們能夠得到休整和治病。
三是帶來實在的關心。為解決平臺民警的伙食,王智慧四處游說,找人籌集資金,并在分局黨委會上全力爭取,終于籌資100萬余元建成了面積410平方米的交巡警餐飲配送中心,并配置了4輛嶄新的“長安之星”送餐車,安排了12名廚師、員工專門為各平臺做飯、送餐。每頓四菜一湯,加上水果、牛奶等;天氣炎熱了,王智慧還親自安排支隊給每個平臺配發防暑降溫藥品和咖啡、綠豆巡邏、辦案、處警的車輛充足。2月9日,重慶市公安局王立軍局長在視察渝北交巡警支隊黃泥塝平臺時,對這個舉措給予了高度肯定。
“蝙蝠俠”局長
身先士卒,模范帶頭,體會了解平臺工作是王智慧的又一個作風。
2010年春節期間,他親自帶頭,帶領支隊領導和內設大隊領導去平臺興隆、仁睦、悅來、回興等16個交巡警平臺督導檢查了一個通宵,一旦發現問題,便要求各個平臺值班人員立即整改,并親自逐個糾正、示范。有一次,他見一個民警在寒夜里繞臺跺腳、瑟瑟顫抖,知道他執勤很冷,立馬脫下自己的毛衣給民警穿上;還有一次,他得知一個民警生病了還在站平臺,吃了藥很想瞌睡,他就命令這位民警到后臺休息,自己頂替他站崗湯,讓民警清熱解渴、克服疲倦。
王智慧總結出自己的一套工作理念:“人往平臺走,物往平臺流,錢給平臺用,政策向平臺傾斜。自己的感情和心思都要傾注給基層平臺。”
調研中,他得知一些平臺警力不夠,民警連班運轉,工作時間很長,疲勞不堪。為此,他3次主持召開支隊領導會議,堅決壓縮支隊“小機關”,加強平臺力量。他親自點兵,抽調支隊3個內設大隊18名精干民警充實到最邊遠、警力最缺乏的平臺,使內設大隊警力在編人數控制在全支隊的3%之內,低于市局下達的標準;同時,他向分局黨委匯報,抽調分局50多名刑偵治安骨干組建了龍溪和兩路片區案偵中隊,確保所有平臺全部實行“五班三運轉”,刑偵、治安、交通等勤務運行正常,民警工作強度降低,隊伍步入良性運行軌道。
此外,他找分局黨委匯報,找后勤部門想辦法,再次調劑44輛警車移交到16個基層交巡警平臺,使平臺值守深夜班(從晚上23時值班到第二天早上8時),讓辛苦勞累的民警好好睡上一覺,讓有病的民警去醫院看病輸液,讓家里有困難的民警回家救急;連著春節那十多天,他每天深夜去最偏遠、最艱苦的石船、仁睦、興隆等農村平臺去值守深夜班,去跟戰友們一起出警助民,一起巡邏盤查,一起處理交通違法,每天手腳凍得麻木、雙眼熬得通紅……
自2月7日以來,交巡警平臺警燈閃亮地矗立在街頭和交通要道,民警們實行了24小時值班運轉。但王智慧卻天天寢食不安。
平臺民警是不是按照“五班三運轉”進行的?后半夜有沒有值班民警打瞌睡?民警在平臺值班冷不冷?夜宵都吃的些什么?一件件事情縈繞在他的心頭,牽扯著他的神經。于是,他天天上下半夜頂著困乏、冒著寒冷、踏著星光,去平臺督導、檢查。
2010年2月24日17時至次日凌晨5時許,王智慧先后來到石船、洛磧、值班一個通宵……
據統計,2月份啟動交巡警勤務模式后,王智慧當月就到渝北區交巡警支隊的1 6個平臺督檢了300余次,每個平臺被他督檢在10次以上,而且多次都是在深夜時段。所以,有民警開玩笑說王局長像個“蝙蝠俠”,不定什么時候就來到了平臺督檢,我們哪個還敢工作怠慢、執勤松懈?
重慶機場路擴建改道工程,是全市注目的、影響到千萬人出行的一個大工程。
這項大工程的改造時間從2010年五一節后啟動,4月份,王智慧就多次頂著烈日、冒著傾盆大雨,帶領支隊領導、秩序大隊民警上路實地勘察,并對機場路擴建改道交通管理工作作出了詳盡的實施計劃,規劃出6條改道分流行車路線。
那些天,路面氣溫高達三十八九攝氏度,白花花的太陽刺得人眼睛都睜不開,熱烘烘的柏油馬路熏悶得人發懵,可王智慧白天黑夜地親自帶著支隊技術人員,對這6條線路上的交通指引標志和交通信號燈進行了統一的清理、完善,另外新增交通信號燈9組,電子警察5組,大小指路引導標牌約130套,施劃標線約1.65萬平方米,硬是搶時間、趕工期,在5月1日前,把所有分流道的標識、標線、標牌進行了全部改進和規范。每天從路上回來,他的衣服褲子全部被汗水浸透了,手臂、脖子被太陽烤燎和汗水浸泡,一層層肉皮掉落,鉆心地疼痛,可他咬牙硬扛,連眉頭也不皺一下。
五一節改道分流后,為了保證道路通暢和駕駛員自身安全,王智慧又讓交巡警支隊印制了2萬張溫馨提示卡片分發到各相關平臺,卡片詳細介紹了6條改道分流線路,提醒廣大車主遵守政府公告,依法文明駕駛;他還頂著烈日,親自帶領平臺民警上路,現場糾違和教育司機依法行車,多次主動走上前為過往的車輛講解具體的行車路線,向每位司機發放溫馨提示卡片。
此外,他還指示渝北交巡警支隊建立了“機場路改造調度指揮部”,制作了警力設置分布圖和分流標志設置圖等50余幅擺放在公路上;根據早晚高峰和平峰時段的車流量,他親自設置民警點崗,加派警車巡線路,擴大巡邏范圍和巡邏頻率;他還從各平臺抽調20名精干警力和10名協勤隊員,組建摩托化快速處置中隊,每天24小時“全天候”上路巡查,引導交通,處置違法行車、停車,通過他們的快速反應,保障路面暢通、秩序井然。
軍營里走出的“兵哥哥”
從軍營到警營,王智慧一直是個優秀的帶兵人,他以他特有的方式在政治上優待民警,精神上鼓勵民警,工作上關心民警,生活上體恤民警。
2010年2月11日凌晨1時許,新牌坊平臺民警趙新和另一民警出警解決市民糾紛時,一位喝醉了酒的市民竟然失去理智,突然從背后將趙新抱摔在地,導致趙新腰部軟組織擦傷,雙手摔爛,流血不止。受傷的趙新和另一民警及在場的群眾當即將動手打人的肇事者控制住。
這是重慶市第一例傷害執行公務的交巡警事件。子夜1時30分左右,情況上報到渝北分局,王智慧知道后,立即驅車前往新牌坊交巡平臺處置。他仔細察看了受傷民警的傷勢后,親自陪同受傷的趙新前往加州醫院醫治。隨后,他來到新牌坊派出所,仔細聽取派出所對該案的辦理情況及進度,指示新牌坊派出所要對酒后鬧事、違法打傷執勤民警的肇事者依法處理。很快,肇事者依法受到嚴厲的處罰。
3月初以來,悅來平臺42歲的老民警龔安福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地辛苦工作,患有嚴重高血壓和腰肌勞損等疾病的他,突然出現頭暈、惡心、喘氣。3月28日下午16時許,龔安福突發高血壓,暈倒在工作平臺上,被其他民警送至渝北區人民醫院進行緊急救治。
3月29日上午,王智慧得到了老龔病倒的消息,心里非常擔心。他立即安排交巡警支隊綜合大隊負責人張集買來慰問品,準備好慰問金,他抽中午時間去醫院看望這位倒在崗位上的老民警。
4月初,老龔病情加重,轉至解放軍重慶大坪第三醫院醫治,王智慧再次去醫院探望、慰問,他握著老龔的手說:沒問題,你會好起來的。老龔很感動。果然,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老龔病情好轉,身體還未完全康復,他就回到平臺工作。他說:“智慧副局長像親兄弟一樣關愛我、體恤我,我感動啊!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對得起領導的一片關心關愛啊!”
王智慧無論下哪個平臺去檢查和督導,除了工作場所外,必去看的就是民警的伙食和住宿。2010年3月20日是周六,傍晚18時許,他驅車來到悅來平臺看望堅守崗位的民警,同時對平臺工作進行檢查指導。
當看到民警跟別的單位搭伙的伙食只是很簡單的三菜一湯、并無充足油水時,他悄悄來到街上一個餐館,自己掏錢在餐館要了白果炒雞丁、鹵水牛肉、醬香鴨子等幾個菜品,端上飯桌來為民警加餐。他一邊為值班民警夾菜,一邊說,大家辛苦了,我一定會想辦法,讓大家吃好、吃營養。
2010年4月,機場路平臺一位協助負責人因工作失誤,受到通報批評和分局黨委誡勉談話。王智慧知道這個干部是一位能寫會說、工作很扎實、很吃苦耐勞的人,擔心他因此背上很重的思想包袱,于是,他多次找這個干部談心,指出他工作失誤的原因,并對他的能力給予了表揚,結果,受到激勵的干部帶領平臺全體民警創造了優異工作成績,在機場國道擴建、執行警衛安保和人性化執法中,創造了突出成績,受到分局和市局表揚。在5月干部機構改革時,很多人以為他會“落馬”。不料,王智慧推賢薦能,覺得這位副科職干部是個有能力、有魄力、求上進、敢擔當的人,在他的推薦下,分局黨委提拔晉升這位有過失誤的干部為一個大隊的正科職教導員,出乎很多人意料。
由于有這么一位實干的指揮員帶領和督促,新組建的渝北交巡警隊伍工作成效顯著,“百日攻堅”戰成果名列全市前茅,交巡警平臺建設成為全市最優,各項業務工作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許多單位和市民自發慰問平臺民警。4月28日,萬州區佳州租賃公司感謝交巡警為他們追回被詐騙的兩臺高級轎車,公司老總親自驅車數百公路,將一面印有“立警為民、辦案神速”的錦旗送到了王智慧的手里。
面對突出成績,王智慧謙遜地說:“公安工作就是奉獻、為民服務就是吃苦,只要我身體不垮、精神不倒,我就能努力奉獻和戰斗,苦點兒累點兒算不了什么!”
(摘自《法律與生活》半月刊2011年2月上半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