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燕
(云南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云南昆明 650021)
云南省水土保持設施技術評估工作探討
朱 燕
(云南省水利廳水土保持處,云南昆明 650021)
水土保持;技術評估;問題;建議;云南
隨著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的大力開展,技術評估工作的重要地位日漸突出。針對云南省水土保持設施技術評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結合工作實際提出了如下建議:一是提高認識、準確定位,樹立正確的服務觀念;二是加強溝通,主動聯系,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與協作;三是真抓實干,扎實工作,為行政驗收把好技術關。
水土保持設施技術評估是水土保持設施驗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土保持行政管理職能的延伸,對工程建設水土流失防治體系的形成,有效遏制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工作中,技術評估單位一方面要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和信息,為后期行政驗收提供可靠的技術依據和支撐;另一方面,又要向建設單位提供技術服務,將現場評估過程中發現的水土流失問題及時反饋給建設單位,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完善方案,同時還要協助建設單位做好行政驗收前所需材料及其他相關準備工作。
云南地處長江、珠江和瀾滄江、怒江、紅河、伊洛瓦底江等 4條國際河流的上游或源頭地區,擁有三江并流、六大水系、九大湖泊等獨特資源。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復雜,加之受人口劇增帶來的一系列人類無序活動的影響,因此水土流失十分嚴重。尤其是近年來基礎設施建設和礦產資源大規模開發,造成的水土流失強度大、破壞嚴重。隨著水土保持法的深入貫徹實施,各生產建設單位積極落實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人為水土流失加劇的趨勢得到了初步遏制,但仍有一些生產建設單位片面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忽視長遠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注重開發而弱化保護,重建設、輕治理,不認真落實水土保持方案,有的存在重大水土流失隱患,有的已造成嚴重水土流失。為了更好地督促生產建設單位落實水土保持方案確定的各項防治措施,保障水土保持方案的順利實施,確保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云南省加強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2007年云南省確定了 3家技術評估單位,省級項目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技術評估工作開始起步。隨著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數量的逐年增加,驗收任務越來越重,原有的 3家評估單位已遠遠滿足不了實際工作需要,2009年技術評估單位增加到了 8家。4年來技術評估單位共承接了117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的技術評估工作,各技術評估單位在實際工作中,能本著為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為社會負責、為建設單位負責的精神,嚴格把關,狠抓落實,使得評估工作質量得到了不斷提高,促進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實,推動了水土保持方案后續設計和監理、監測工作的開展,推動了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的交納工作,為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依據和支撐。
云南省的水土保持設施技術評估工作起步較晚,還處于摸索階段,技術評估單位的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另外,技術評估單位在評估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位不準、擺不正自身位置的問題,加之部分建設單位對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認識不到位,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工作的開展。
(1)認識不到位、工作定位不準。作為水土保持技術工作的一個環節,技術評估環節有其特殊性,技術評估單位也有其兩面性。一方面技術評估單位是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門的助手,其開展的工作主要是服務于行政驗收,肩負著水土保持行政管理職能外延的責任;另一方面技術評估單位又是受建設單位委托,完成對項目建設過程中實施的水土保持設施的數量、質量、進度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等的評定,承擔咨詢、評估、服務的角色。這種特殊的角色導致部分評估單位和工作人員難以擺正位置,工作中容易出現兩個極端,要么認為自己是代表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門,工作態度強硬,讓建設單位難以接受,甚至出現抵觸情緒;要么認為自己拿了建設單位的錢,處處為建設單位著想,降低了水土保持措施驗收標準及評定要求。另外,技術評估單位和工作人員還不同程度地存在“兩怕”現象,一怕做不好評估工作過不了行政部門關,二怕認真開展評估工作,要求工程整改而建設單位不給錢。在這種認識不清、工作定位不準的情況下開展評估工作,必然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2)評估工作中與各方溝通協調不夠。技術評估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融合了前期方案設計、中間監測及后期評估檢驗所有環節的相關內容。由于云南省現有的 8家技術評估單位都是長期從事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工作的,大多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技術服務部門,工作內容主要是收集資料、了解信息,既不與參建各方協調,又不與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溝通,以至于有些項目整個技術評估工作都做完了,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還不知道該項目是否開展了技術評估工作、委托誰來開展的技術評估工作。這樣,一方面不利于地方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開展監督執法工作,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信息采集不全面或失真,不利于技術評估工作的有效開展。
(3)技術評估工作水平有待提高。水土保持設施技術評估工作相對于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和監測工作來講,開展時間要晚一些,8家評估單位中有5家才剛剛開展此項工作,對于評估工作流程、現場工作方法及水土保持設施建設新方法、新思路還了解不夠。特別是水土保持設施完善建議方面,對于需完善的措施大多照搬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措施設計方案,而不能很好地結合項目實際建設施工情況,修改、優化設計方案,從而使評估工作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起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作用。有個別技術評估單位工作態度不端正,不按照技術規程要求開展工作,弄虛作假,瞎編亂造,甚至照抄監測報告的數據,使評估工作失去意義。
(1)提高認識、準確定位,樹立正確的服務觀念。作為水土保持設施專項驗收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土保持設施技術評估工作的實質是為行政驗收把關。技術評估單位和工作人員要理清思路、樹立正確的服務觀念,既要當好各級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門的助手,又要為建設單位服好務,防止走向兩個極端。一方面要敢說真話,以便使水土保持行政主管部門能夠掌握第一手真實的資料和信息,避免在后期行政驗收中出現原則性問題;另一方面作為技術服務單位,在開展現場評估過程中,應將工程存在的水土流失問題及時反饋給建設單位,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完善方案,同時協助建設單位做好行政驗收前所需材料及其他相關準備工作,以充分體現技術評估的服務性。盡管水土保持設施技術評估工作是一種商業活動,但技術評估單位必須樹立正確的服務理念,確保評估工作真正發揮作用,取得應有的成效。
(2)加強溝通,主動聯系,積極爭取各方面的支持與協作。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設施建設工作,從各環節來看,主要涉及具有相應資質的方案編制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監測單位以及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方案編制單位需要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開展方案編制工作,施工單位負責各項水土保持措施的落實,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則需要對工程建設進行監督檢查。應該說,這些單位作為工程建設的參與者和監督者,對工程建設都較為熟悉。因此,在評估工作的實施中,應加強與這些單位的溝通,積極爭取相應的支持與協作,這對評估工作取得實效具有重要意義。如取得方案編制單位的大力支持,可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生變更的合理性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解釋;通過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不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工程建設過程中發生的水土流失與防治措施實施情況,同時也可以讓各級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門更全面地了解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動態,客觀、科學地對水土保持工作進行評價,并進一步推動經常性的監督檢查工作的深入開展。
(3)真抓實干,扎實工作,為行政驗收把好技術關。水土保持設施技術評估工作起步相對較晚,應在不斷的實踐中逐步完善。評估單位要落實好技術評估工作,及時對項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給予有效的技術支持,爭取使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防治做到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真正達到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實施后效益明顯。由于生產建設項目中的許多水土保持措施與工程主體密切相關,水土保持設施能否正常有效運行,既涉及生態環境的保護,又常常涉及到工程主體的安全,因此,切實做好每一項評估工作,按照建設要求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既是對自身負責,又是對建設單位負責。只有扎實開展每一項評估工作,才能贏得尊重與支持,不斷提升水土保持行業的形象與地位,為今后水土保持設施技術評估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S157
C
1000-0941(2011)02-0027-02
朱燕(1973—),女,云南曲靖市人,學士,從事水土保持預防監督工作。
2011-01-23
(責任編輯 孫占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