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璋 方晶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抗擊偵打一體化無人機策略研究
董曉璋 方晶晶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根據偵打一體化無人機的作戰使用特點,以及打擊迅速、作戰應用靈活等優點,并結合發展趨勢,進一步分了其對現代信息戰爭的影響;最后重點研究了基于體系對抗方式的抗擊偵打一體化無人機的各種策略和方法。
無人機;偵打一體化;抗擊策略;體系對抗
未來信息化戰爭形態是網絡化、空天地一體化聯合作戰,而軍事裝備將向無人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從越南戰爭到伊拉克戰爭等幾次局部戰爭中,人們充分認識到無人機是未來戰爭中最有威力的兼具軟殺傷和硬殺傷能力的有效武器,是偵察打擊一體化、奪取制空權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之一,是地面防空雷達及機動或固定軍事設施的克星。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適應了信息化戰爭中戰場態勢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的特點,大大提高了作戰效力,已成為無人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集偵察、攻擊平臺于一體,具有偵察、監視、目標捕獲和對目標的實時打擊能力,極大地縮短了從發現到摧毀目標的時間,可實現對高價值、時間敏感目標實施精確或出其不意的攻擊,實現“發現即打擊”;適應了信息化戰爭節奏快、強度高的特點,并且符合“非接觸”、“零傷亡”的戰爭理念,有效降低了人員傷亡和輿論壓力,并且具有長航時、不易被發現的優勢,可以對敵地面目標進行持續壓制。在戰爭日益“無人化”的趨勢下,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必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并促進戰爭樣式的變化,對信息化戰爭產生重大影響。
1.1 改變了作戰思想
由于其“無人化”和低成本,在作戰使用中可以不計損失和做到“零傷亡”,且可以實現發現即打擊,因此一些無法完成、受時間因素限制或存在極大威脅的攻擊任務都可以得到實時實施,這將極大的促使作戰指揮思想向更積極主動、靈活的方向轉變,由壓制敵防空向破壞敵防空轉變。
1.2 豐富了情報信息的獲取手段
現代無人機搭載高科技、高性能探測設備,具有進行高空、長航時飛行的能力,可持續對大面積區域或局部區域進行偵察和監視,可有效填補衛星偵察因運行軌道和數量的限制而在時域和地域覆蓋上的空隙;也可有效彌補地面偵察因視距和地形地貌阻礙作用的限制造成的盲區,提供更多、實時的、精確的情報信息,從而實現戰場偵察無縫隙覆蓋的要求。
1.3 增大了防御決策者的心理壓力
偵打一體化無人機包含偵察-干擾、偵察-打擊等作戰方式,具有干擾或打擊能力,一旦被發現就可能立即面臨致癱性干擾或致命打擊,留給指揮決策者的決策制訂和指揮調度時間極其有限;由于其具有隱身性或假目標特性,對無人機的偵察和識別極其困難;而且偵打一體化無人機可以大規模、集群的方式的投入打擊作戰中,對目標的分配與攔截上也會存在困難。因此,這些將會對防御決策與指揮者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壓力。
1.4 增強了一體化作戰的能力
未來現代化戰爭中,各種武器平臺之間以及陸、海、空、天各軍兵種之間一體化協同作戰、體系對抗將成為主要的作戰模式,具有偵打一體化能力的無人機系統與指揮控制系統進行無縫集成后,將會的增強系統的情報感知網絡的廣度、精度和實時性,提高火力打擊的敏捷性、精確性和靈活性,增強偵、打、評一體化作戰的效率,提高指揮控制系統一體化建設的水平和一體化作戰的能力。
現在戰爭的一個突出特點是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體系的作戰能力對戰爭結局具有重要的影響。信息時代的裝備已從主要依賴單一平臺的火力、機動力和保障力,逐漸向以信息化建設為基礎:信息與火力、信息與機動、信息與保障相結合的多系統集成方向迅速發展,因此,反偵打一體化無人機的出發點應是從整個防空體系來考慮整體抗擊,層層攔截,抗反并重,不能只利用局部的或單一武器系統;反偵打一體化無人機的著眼點應以整個無人機系統為目標,而不應僅僅局限于無人機本身的平臺,對其系統的各關鍵節點實施打擊和破壞,從而降低偵打一體化無人機系統的作戰效能,達到抗擊的目的。
2.1 情報組網,盡早發現
目前戰術無人機一般尺寸小,信號特征小,具有低可探測性,能躲過許多雷達系統的偵察,對無人機的發現與跟蹤極其困難,而要對其進行對抗與損毀,情報信息是最重要的。因此,應建立防空警戒雷達網,提高對無人機的探測和發現概率,并將多源情報信息、早期預警信息進行融合處理并進行全系統內分發與傳遞,以增加抗擊準備和打擊持續時間。
2.2 隱蔽偽裝,躲避偵察
偵打一體化無人機一般攜帶精確制導彈藥,具有快速打擊能力,而反偵察是防精確、快速打擊的關鍵,美軍對其精確打擊武器所鼓吹的“只有發現不了的目標,而沒有摧毀不了的目標,即發現就等于摧毀”。因此,只要做好反偵察工作,使對方不能或較少的發現己方重要目標,就能防止或減少精確打擊武器的發射。
面對擁有高技術偵查設備的軍事強國,反偵察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目前還沒有絕對的全天候、抗干擾的偵察手段,但仍可以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偽裝方法來反偵察。
反光電偵察:保障精確打擊的高技術光電偵察主要指各類星載照相偵察,機載照相、電視、紅外、激光偵察等。反光電偵察的偽裝措施主要有迷彩偽裝、人工遮障、煙幕偽裝等。
反雷達偵察的主要措施:雷達偵察不受黑暗、云霧等天后條件和煙塵等對光電偵察不利條件的影響,并具有較大的偵察距離。反雷達偵察的措施可分為利用天然條件進行反雷達偽裝和技術措施偽裝。
2.3 電子干擾,削弱戰力
實施電子干擾,將使無人機在復雜環境下作戰效能的發揮受到很大限制,其機載探測設備及數據傳輸與處理也會受到影響,甚至失靈。
目前大多數無人機需要通過與測控站進行無線通信來發送情報信息、接收指控中心指令等,利用衛星定位系統確定其自身位置,也需要利用無線電數據鏈路或衛星數據鏈路實現無人機與地面控制站間的數據交換,利用電子對抗技術對無人機進行抗擊,可使無人機的飛行和作戰任務的執行受阻:干擾偵打一體化無人機載衛星定位系統,擾亂其飛行航線以及大大降低機載設備對目標的定位精度,削弱任務設備的作戰效能;干擾敵方無人機數據鏈路,運用通信干擾機對無人機上的遙控接收機實施有效干擾,可切斷無人機與指控站之間的通信聯系,使其失去地面控制;干擾敵方無人機機載通信偵察和雷達偵察等任務設備,使其失去情報偵收功能。
針對無人機機載電子設備較多,易受干擾的弱點,應該實施多手段的電子干擾,將信息偵察與信息干擾相結合,有源干擾與無源干擾相結合,雷達干擾與通信干擾相結合,電子壓制與網絡攻擊相結合,向空襲一方實施強大的信息攻擊,最大限度地阻斷其信息流程,造成其指揮失靈、武器失控、信息阻塞,進而癱瘓其空襲體系。
2.4 火力協同,盡遠抗擊
火力部署與協同:對無人機的打擊應主要由航空兵力和防空兵力共同承擔,以截擊機、導彈、高炮、便攜式導彈等武器系統為依托,建立遠中近、高中低和超低空相結合的多層次對空火力網,嚴密協同,區別空域,區別目標,優化目標分配與火力協同,合理安排打擊次序,確保具有多次火力打擊的機會,給來襲無人機以毀滅性打擊。
攻擊無人機指控平臺:使用導彈、殲擊機將其指控平臺摧毀,切斷無人機指控信息來源;但由于未來無人機的發射平臺的多樣化及無人機使用的簡便性,以及作戰半徑的擴大,使得打擊無人機的發射平臺這一目標較難完全實現。
攔截偵打一體化無人機:根據戰場己方火力配置和部署,在無人機無掩護飛機的情況下,若條件許可應盡可能由航空兵打擊無人機,并在主要威脅方向空域配置飛機隱蔽巡邏,做到盡早發現,盡遠攔截;在無人機的平直飛行段,可積極組織高炮或導彈進行集火射擊,在其機動時,可采用多時間窗射擊方式或利用導彈進行打擊;對于活動于低中空的敵戰術無人機的打擊,地面輕武器也可以發揮積極的作用。
無人機是現代高科技條件下新戰爭形態催生的新型戰爭武器,無人機正以其特有的戰略戰術特點改變著戰爭的形態,未來戰場將是無人機大顯身手的舞臺,為了能在未來高技術局部戰爭中爭取主動,認真研究抗擊無人機策略,對加強無人機應用水平和軍事斗爭準備具有重要意義。
[1]任宏光,劉穎.無人機偵察打擊一體化武器系統發展[J].飛航導彈.2009(6):47-49
[2]張才文,展鳳江,鄧海強.偵察打擊一體化無人機[J].航空制造技術.2008(9):34-37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