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青瑞 陳麗娟 黃青華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西寧 810012
1∶5萬標準分幅專題底圖編繪
史青瑞 陳麗娟 黃青華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西寧 810012
本文針對1∶5萬專題地理底圖編繪作簡要闡述了編圖技術方法與流程。憑據相關規范,結合生產應用,對專題底圖編繪的主要環節進行了詳細的剖析,總結出編圖工作中的一些技巧。無論是采用傳統方法進行編圖工作,還是采用數字化制圖技術均具有指導意義。
1∶5 萬專題地理底圖;編繪;制圖綜合
不同專業所偏重的內容有所不同,專題底圖編繪則是根據專題的需要,有目的、有技巧地將地理底圖行進行合理的制圖綜合及取舍,以便在圖幅內有合理的載幅量(載負量有兩種:一種是面積載負量,指單位面積內符號、注記所占的圖幅面積。另一種是數值載負量,是指地圖單位面積內制圖物體的個數或長度)[1],來滿足不同專業的需求,使其能盡量準確無誤碼、清晰易讀、美觀大方的表達圖內的所有內容。
一般來講,地理底圖分為實測和編繪兩種。實地測繪的大比例尺地形原圖,經過清繪和制印成為地形圖。
編繪是根據實測的大比例尺地形圖和其他資料,縮小通過一定的編繪法則來編制比例尺較小的地圖。其成圖過程分為編輯準備、專題底圖原圖編繪、制印準備和地圖制印四個階段[2]。
編輯準備:
是編制地圖的設計階段。主要內容包括:搜集資料(包括圖形資料、控制點資料、文字資料、數據變更資料等),進行分析研究,評價質量優劣,確定它在編圖時的使用方法和程度,及資料的現勢性;研究制圖區域,了解區域內的地理特征,熟悉制圖資料和深入研究區域內的情況,根據地區特征、地圖的用途和比例尺,確定所用地圖的內容、表示方法、作業程序和各要素綜合的原則,寫出編圖大綱(編輯計劃)。
專題底圖原圖編繪:原圖編繪是制作地圖原圖的階段。這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運用制圖綜合的理論和技術方法,對制圖資料進行綜合選取,得到新編的編繪原圖。制作編繪原圖首先要計算和展繪地圖的數學基礎。對于計算機制圖是將搜集來資料進行掃描矢量化,在矢量化的同時運用制圖綜合的理論和技術方法,對制圖資料進行綜合選取,利用MAPGIS軟件系統的投影變換模塊生成標準圖框,將矢量化好的內容校正到標準框上,再進行下一步工作,得到新編的編繪原圖。最后還要進行抄接邊、審校、修改、編寫圖歷簿等工作。
制印準備:制印準備工作是制作印刷原圖和參考圖的階段。將編繪原圖經過技術處理、進行清繪,繪制印刷原圖目的在于提高圖件質量,獲得符合要求的印刷原圖。在繪圖工作中稱為出版清繪。計算機制圖,這一步可與上一程序同時進行,但需認真校對,反復修改。
地圖制印:地圖制印是大量復制地圖的階段。通過制印可獲得大量的印刷原圖。印刷原圖經過復照制版,或刻繪制版,把地圖全部曬制到金屬版上,再用膠印機把金屬版上的圖表和文字、符號等轉印到紙上,生產出大量的地圖,也就是我們所用的地圖。
下面用一個工作中的實來說明國際標準分幅1∶5萬原圖編繪這個階段的工作過程及技巧,國際標準分幅1∶5萬某幅專題底圖編繪方法如下:(為保密考慮,圖幅號、經緯度及地名都為虛構的其他均屬工作中實例)
L47E021009(玉鳳山幅)位于鐵嶺省中部玉湖山玉兒湖東緣盆地東緣,屬大綠山、紅陽及樂豐、天都縣管轄。地理位置東經:198°00′~198°15′,北緯:23 °00′~23°10′。區內地處內陸高原盆地,氣候具高寒多風少雨、蒸發強烈、晝夜溫差懸殊,降雨量多集中于6~8月,是中高山地貌、最高海拔3956米,是典型內陸高原干寒氣候。區內有汗布樂湖、魚兒未查湖、黃清河、卡透查查河等主要水系。交通不便只有沿黃清河、卡透查查河邊沿有便道可通行小型車輛,西部及東部山路崎嶇,多以牦牛、馬、駱駝為主要交通工具。廣大山區山高谷深,只能靠馬匹或人徒步行進。區內極少有固定居民地,主要以游牧民族主,逐水草而居。
為滿足地質礦產專業用圖的需要,根據本圖幅的地勢交通、經濟情況,依據2001年地質礦產部發布的《1∶5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程》,《1∶5萬地形圖圖式》及L47E021009(玉鳳山幅)編圖設計書對新編圖做以下要求:
一、新編圖幅采用高斯格呂格等角橫圓柱6度帶投影,1954年北京坐標系,1985國家高程基準。
本圖幅采用等大連編帶繪法成圖:用同比例尺L47E021009(玉鳳山幅)地形圖為底圖進行新圖編繪。將收集的同比例尺L47E021009(玉鳳山幅)地形圖掃描成圖像文件;用MAPGIS的投影變換模塊中的生成標準1∶5萬圖框功能生成標準圖框,選其中的圖胸點及方厘網交點不少于25個各圖像文件中的同名點進行誤差校正,使其誤差在《1∶5萬地質圖地理底圖編繪規程》規定的誤差范圍之內以保證新編圖的準確性。
一、高程注記:控制點注記注到整米。1平方分米選3~6個高程注記,2~4個等高線注記。優先選取山頭、鞍部、山隘、道路、水系交叉口、居民地、獨立樹等標志性地物的高程注記,盡量使整幅圖注記均勻且照顧到地貌特征。
二、因本區內高寒多風、蒸發強烈、晝夜溫差懸殊,降雨量少水源缺乏,所以要表示主支流、水渠、泉、井、貯水池等并注明水質。6~8月份的時令河大于2厘米、時令湖大于2平方毫米的應選取。
三、因區內極少有固定居民地,主要以游牧民族主,可選取適量具代表性的蒙古包,注明居住明份。為彌補一名的不足可根據專題組的要求增加專題組所需地名。
四、因新編圖幅內交通不便只有沿黃清河、卡透查查河邊沿有便道可通行小型車輛,西部及東部山路崎嶇,多以小路為主,所以區內便道應全部選取,小路不應太多,道路網圈面積選50~100平方厘米為宜。優先選取與地質有關的小路。區內主要以游牧民族主,逐水草而居,多是蒙古包。選取全年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蒙古包,標注其居住日期,與地質有關的優先選取。
五、本專題地理底圖作為地質圖的載體,應突出地質內容所以將原圖20米的等高距抽稀為40米,這樣即保證了地質內容的主體地位又可滿足地質圖對地理要素的要求。為方便閱讀圖件等高線每5根標注高程值,標注密度參照訓程注記。新編圖地形為中高山地貌,剝蝕切割嚴重、地形較為破碎。綜合時應以正向地貌為主,刪除次要小谷地。但不可一味行之,對于一些特殊的具有指示性或代表性的小谷地,凹地應予以表示。凹地處應加示坡線指示其走向。由于等高線的抽減而引起不能正確顯示形成走向的特殊地形,如:鞍部、山頂、山脊、溝谷等需加間曲線予以顯示;山坡上零星的小山包可視其形態、地勢進行合并、刪除、夸大、移位等制圖綜合手法的運用,因地制宜地對專題地理底圖進行編繪。力求新編專題地理底圖能清晰,準確、合理、美觀的反映該地區地形地貌特征,并適應于專題圖即這里的地質圖的用圖需要。
六、本區屬鐵嶺省中部玉湖山玉兒湖東緣盆地東緣,屬大綠山、紅陽及樂豐、天都縣管轄。有三條縣界線、一條省界線,編繪時應根據地形進行綜合。如:以單河流為界的,在河流兩邊用制圖的縣界或省界符號跳繪,每段三至四節;以雙線河為界的則給予河流中心線處;以山梁為界的繪于山脊線上等等。
力求新編專題地理底圖能清晰,準確、合理、美觀的反映該地區地形地貌特征,并適應于專題圖即這里的地質圖的用圖需要。
七、圖幅成圖規則為北西邊與其上和左邊的圖幅接邊,東南邊由其右邊和下邊的圖幅來接邊以保證大面積拼圖的銜接一致吻合。圖幅的整飾按《1∶5萬地形圖圖式》進行。新編圖的用色及作業程序:
1)大地控制點、高程注記 用黑色
2)接邊、水系、注記及其附屬物 用藍色
3)居民地、蒙古包及附屬地物、山名、溝名等地名注記 用鋼灰色
4)道路、境界及其附屬物 用鋼灰色
5)陡坎、斷崖、等高線注記 用棕色
6)等高線 用棕色
7)沙漠、干河、干出灘等 用棕色
8)圖廓外整飾 用黑色
9)自檢
10 )互檢
11)提交上級部門驗收合格后交會使用
以上是一幅標準5萬專題地理底圖編繪的整個過程與編繪中所使用的編繪技巧,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參考,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
[1]黃國壽,季明日.地圖編制.測繪出版社.1984年
[2]地圖制圖編寫組地圖制圖國家測繪總局.1980
史青瑞1985年在長沙地礦學校地質繪圖專業學習,1996年在蘭州大學學習計算機專業,畢業后一直從事地質專業的地理底圖編繪工作,現為測繪工程師。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