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劍芳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文學與藝術學院 528400
一維文字和二維文字在海報中的運用研究
——以烏克蘭和漢語文字組合字體為例
李劍芳 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文學與藝術學院 528400
世博會烏克蘭館外墻上黑、白、紅色的旋轉圖案“陰陽魚”,酷似中國的太極八卦圖。以蛇裝點的流動漩渦,狗紋飾,太陽紋飾也與中國紋飾非常的相似。館內的城市模型,波浪形高低起伏,很像中國的長城的造型。
法國史學家勒內·格魯塞的《草原帝國》羅列了西伯利亞草原梳形陶器(飾有平行直線紋的陶器)對甘肅齊家坪的原始陶器的影響,飾有螺旋紋的優質陶器(最初形成于基輔附近的特里波利耶),可能是經過西伯利亞、烏克蘭傳入中國,在河南仰韶村重新蓬勃發展起來,以后又在甘肅的半山地區發揚光大。
從遠古時代開始,人類就在相互共享彼此的文明和智慧。文化的沖撞與交融,不只是近現代的專利。隨著國際經濟的日益融合,傳播空間的巨大變化,藝術文化的交流與互動,人們越來越需求精神世界的多元感性滿足,海報藝術中的文字組合設計作為信息傳播的交流媒介,碰撞著人們的生活和精神領域,成為最具精神浸透力的傳媒之一。
烏克蘭和漢語文字的“組合字體”,就是把某種字體的中文字和烏克蘭文字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字的組合。烏克蘭語與俄語是近親,和中國的文字同樣是起源于象形文字,發展到現在的二維文字(漢字)和一維文字(烏語),它們之間的組合編排將會是兩國設計藝術共同發展的奇葩。
一維文字及二維文字可以理解為一種新的視覺圖形,如何解讀“讀圖時代”海報中新圖形符號,如何詮釋中國文化,包容海外文化,如何吸引更多的關注和選擇,只有“設計先行”。全球經濟文化的一體化趨勢,各類文化的整合,會越來越體現在文字版式設計中,并賦予海報更深層次的內涵,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所共同理解欣賞并接受,為經濟和文化的交流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漢字起源于圖畫,由一個或以上的字根以二維方式在特定的空間、配置在一個正方塊內而組成,形成方塊字,以表意為主,是獨一無二的文字,它獨特的筆畫魅力,是我們每個人的精神家園和藝術天堂。烏克蘭是斯拉夫字母式語言,是一種由一定種類和數目的字母排列而成的符號,兩者的版式組合在海報中視覺對比強烈,風格別致。在設計理念共通共融的基礎上有全新的研究方向和很好的運用前景。它們的組合讓閱讀和解讀方式都有本質的改變和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極具時代創新感,并可以引起美妙而大膽的聯想,給我們以美的享受。
烏克蘭的字母彼此獨立,按一定順序,從左到右向一個方向排列構成的。這種排列除了左或右兩個方向外,不會將字母擺排在其他方位或忽左忽右。從平面上講,是一種構成和的單向性有序排列的線狀文字。而用筆劃構成漢字的方式則要復雜得多,完全可以打破這種規律,將后一個字書寫在前一個字的上面或右下面等地方都可以。漢字筆畫不是從左到右呈線狀排列,可能是從上到下,可能是從左到右,也可能是混合的。其次,構成某一漢字的各筆畫之間可能互相相交,而不是互相獨立。如果兩種文字并置組合,能夠產生富有變化的秩序感,而且還不乏一些時尚的設計意識,版面會輕松靈動,品味和層次更有提高,形象更富張力,更加吸引眼球。
烏克蘭文字是不斷重復使用的基本形或線,它們的形狀、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有強烈的安定、整齊、規律之感。但重復構成的視覺感受有時容易顯的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變化,故此,我們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錯與筆畫重疊的漢字來和它組合,會打破版面這種格局,形成一種律動的個性化的構成形式,增強版面的感染力,開闊藝術的表現力。
中烏文字結合排版其實是兩種不同的字體符號的并化的排列,會產生穩定、莊嚴、整齊、秩序、安寧、沉靜之感,同時也有差異性表現。異樣性質的文字組合,產生出的強弱、疏密、動靜、輕重的對比,極具統一變化的效果。
中烏文字排版比例是形的數量結合的關系,是一種幾何語言,也是一種帶有抽象氣質的藝術形式。良好的比例關系可以制造出最大的和諧。它們的組合中帶點變異,帶點有規律的突破,在整體效果中的局部突變之異,往往就是整個版面最具動感、最引人關注的焦點,其涵義也在當中無限延伸。
烏克蘭字單方向進行,而漢字需要根據具體結構,來決定起始處和各個筆畫的順序,筆畫是空間上兩個部件的疊加,彰顯的是平面和立體的結合,甚至可能是多向的。漢字筆畫也是兩個方向橫向和縱向及多方向擺排,筆畫相交可能會出現三維的布局。烏克蘭文的字元是左右分布(排除字母的形體書寫方向),因此只是一維的布局。一維和三維的字體組合本身就是一種絕好的創意,它所呈現的視覺效果所產生的秩序感,結構感甚至空間感可以集中視線,其科學性和條理性構建出多種層次感,讓版面有一種活動的跳躍效果,這正是設計智慧的完美結合及體現。
文字是文明的表征符號,有鮮明特征。烏克蘭文字是以西方文明為實體的字母文字,中文字是以華夏文明為載體的表意文字,有明顯的文化差異。兩種文字體系的組合顯現了不同文明間的思想內涵的碰撞與交融,開辟了一個由不同字體組合延伸出來的可調和的字體組合設計狀態。
漢字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獨特的風格。是文字的藝術品,有巨大的美感。斯拉夫人早期使用象形文字,在文字的形成過程中,受到了希臘字符和拉丁字符的直接影響。烏克蘭文字有獨特的沉穩、憂郁、堅忍不拔的性格。這兩種字體的性格差別很大,字體大小構成區分鮮明,明顯的對比就使得這種組合視覺上頗為豐富。這種根本不同的甚至是對立的文字并置卻顯得很統一,它所體現的簡樸現代,堅固雅致、方正優美中,所包含的信息容量很大,恰如它所代表的“文字文化是人民之間心靈溝通最好的橋梁”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產生了這種文字組合,而這種文字組合反過來升華了這種精神。
另外,字體組合的表現方式變化多樣,視覺上更有力量,有一種活力之感。表現形式新奇特別,表達的主題會很明確。當然 設計中的字體最好不要超過二種或是三種 。
中烏文字體組合設計的成功與否,不僅在于字體自身的書寫,同時也在于其運用的排列組合是否合理恰當。如果海報作品中的文字組合排列不當,擁擠雜亂,缺乏視線流動的順序,不僅會影響字體本身的美感,也不利于觀眾進行有效的閱讀,難以產生良好的視覺傳達效果,和對作品的訴求力,也不利于有效地傳達作者的意圖,和表達設計的概念和構想。文字的設計要服從于作品的整體風格特征,具有傳達感情的功能,也有傳遞美的感受的功能。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有了想象才有現實。而如何提高中烏字體整體設計思維能力、創意能力是設計師在設計中應該思考的問題,也是強調創造性設計并樹立創造設計的一種觀念;以更高的目光、更全面的能力引領中國的設計向國際化邁進,引領國外的設計走入中國,是我們當代設計人重大的機遇和時代賦予的重任。
在信息化、網絡化和經濟全球化時代,我國和烏克蘭一樣面臨著外語(主要是英語)的沖擊,報刊、網絡、影視屏幕、廣告中大量使用外語詞和外文字母詞,我們應密切關注這類熱點問題,加強中文和烏語的應用研究,做增強兩國人民心與心的溝通,進一步加強相互了解,推動睦鄰友好合作關系發展的先驅者。
希望通過這篇文章,能引發人們對未來兩國發展的新思考。隨著兩國交流不斷升溫,古老的東西方文化元素必定會綻放出全新的現代風范。相信烏克蘭與中國的文化經濟交流一定也能夠上一個新臺階。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