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1,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遼寧大學
中國石油開發管理綜述
徐波1.21,西安通源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遼寧大學
根據油田開發管理綱要,油田開發工作應該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股份公司規章制度,貫徹執行股份公司的發展戰略。油田開發須貫徹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不斷強化油藏評價,加快新油田開發上產,搞好老油田調整和綜合治理,不斷提高油田采收率,以實現原油生產穩定增長和石油資源接替的良性循環。
油田開發;油田治理;產能
截至2004年年底,在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管理的13個油區中,共投入開發石油田279個,累計動用石油儲量120.45億噸,平均采收率達到34.42%。這279個油田支撐著中國石油90%以上的產量,在創造巨額利潤的同時承擔著保障國家能源供給的重大責任。因此,油田的開發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中國石油集團的整體效益和發展狀況。
1.加強管理 制度先行
中國油田經過幾十年的開發之后,其現狀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不斷創新的新理論和新技術,加快了油田的開發速度,提高了開發水平,使老油田的采出程度逐步提高。憂的是,當下在中國石油原油生產中擔負重任的老油田大多數進入“雙高”階段,主力油田進入遞減階段,單井產量下降,開發難度越來越大。據統計,到2005年11月,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共有采油井11.3163萬口,開井9.0614萬口,采出程度25.93%,采出可采儲量的75.28%,綜合含水量84.15%。
油田開發管理中包括油藏管理、采油工程管理、地面建設管理等多個方面。近年來,稠油、三次采油、低滲透油田開發形成工業化規模,精細油藏描述、數值模擬、水平井、大型酸化壓裂等先進技術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礦權、儲量評估、健康、環境等問題逐漸受到關注,這些都要求開發管理走向科學化和規范化,開發管理是一個科學系統的工程,因此需要有一套嚴格的規章和制度。
卓越的管理源于卓越的規章制度。優秀的管理制度可以使油田開發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以上游業務為主的中國石油股份公司根據經濟環境和開發對象的變化,把建立一套符合現代油藏經營管理和油田開發理論的制度當做重要工作來進行,在2004年8月批準頒布了《開發管理綱要》。中國石油油田開發工作就此有了綱領性文件。新修訂的《開發管理綱要》體現了中國石油的發展戰略,符合油田開發理論和現代管理方法,并明確了油田開發過程中各專業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對加強油田開發宏觀控制,規范等各方面工作起到了規范作用。
中國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依據《開發管理綱要》,完成了《油藏工程管理規定》、《鉆井工程管理規定》、《采油工程管理規定》、《油田地面工程管理規定》的修訂和編寫工作,并于2005年12月16日頒布實施。
目前,各個油田分公司正在依據《油田開發綱要》和四項規定,結合各自的開發實際需要,細化其相應的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使得《油田開發綱要》和四項規定的執行更具有針對性。
2.創新管理 提升技術
占中國油氣生產主導地位的中國石油,近幾年之所以能夠做到產量穩中有升,為緩解國家能源供應緊張作出貢獻,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其在開發管理方面的創新。
1)向油藏管理要潛力。進入“雙高”開發階段的老油田,剩余油分布越來越復雜,隨著挖潛難度的不斷加大,管理的難度也就越大。為了進一步提高老油田采收率,中國石油股份公司提出了“規模開展精細油藏描述,精心搞好老油田調整和綜合治理,切實加大三次采油的工作力度,努力挖掘剩余油潛力,不斷挑戰采收率極限”的工作思路和思想方法,提出了用3到5年的時間把中國石油股份公司所有重點油田和區塊全面描述一遍,使得老油田潛力及剩余油分布得以量化,為老區調整挖潛提供依據,并且見到顯著效果。
2)向地面工程優化、簡化要效益。“十五”期間,中國石油股份公司加大了對新區的開發力度,優化產能建設,集中力量建設大油田,提高規模開發效益。陸梁、哈得4、西峰、靖安、安塞、英坨、曙一區等新油田在建設的過程中,注重經濟、實用、高效,合理降低產能建設成本,從而提高了開發效益。新疆陸梁油田在2000年準噶爾盆地發現了一個整裝億噸級沙漠油田后,依照整體設計、立體開發的原則,用適度投資完成了103萬噸的產能建設,并且連續兩年實現高產穩產。長慶油田在西峰、靖安、安塞油田的產能建設中,積極采用油藏早期業績描述、勘探開發一體化、超前注水等新工藝、新方法,順利完成了512萬噸產能建設,使原油產量在“十五”期間實現翻番。此外,遼河、華北等老油田針對油田進入開發后期,綜合含水量大幅度上升、產量總體遞減后地面工藝流程不適應、負荷不平衡、設施腐蝕老化嚴重、能耗高等問題進行了地面工程的簡化工作,提高了地面工程的總體水平。
3)向低滲透油田要產量。新一輪油氣資源的評價表明,中國石油股份公司掌握的石油資源量中低滲透占總資源量的65%。2000年以后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中低滲透儲量所占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已達到了79%。剩余石油資源中低滲透也占到了76. 5%,其中松遼、鄂爾多斯、柴達木、準噶爾四大盆地低滲透儲量比例均在85%以上。
面對勘探發現的儲量品位下降現實,自“十五”以來,油田開發以提高單井產量為核心,創新發展適用配套技術,以早期油藏描述為基礎,突出“井網優化、超前注水、壓裂改造”三大技術的創新發展有機結合,因地制宜做好新油田的優化簡化工作,拓展了低滲透油田開發的新領域。大慶外圍、吉林、長慶、新疆、吐哈等低滲透油田成為近兩年的上產主力。
4)向三次采油開發技術要穩產。三次采油技術是開發管理中的重頭戲,對大慶、遼河等主力油田來說,聚合物驅、化學復合驅、微生物采油、稠油熱采等方法已經是油田穩產的主要手段。聚合物驅的規模應用為老油田保持相對穩產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為了尋求稠油提高采收率的有效途徑,遼河油田在“九五”轉換開發方式先導試驗的基礎上,“十五”前4年擴大了試驗的規模,在多個區塊試驗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新油田開發方案或老油田調整方案經批準并列入產能建設項目計劃后,進入產能建設階段。產能建設要堅持整體建設的原則,其主要任務是按開發方案要求完成鉆井、測井、完井、采油、地面建設等工程,建成開發方案設計產能并按時投產。
油田開發建設要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企業的要求,積極推進節約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資源以及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充分運用新技術(如水平井、定向井技術),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將土地利用與工程技術有機結合。
鉆井、測井、油藏、采油、地面建設工程以及生產協調等部門,都要按開發方案的要求制定本部門的具體實施細則,并嚴格執行。產能建設項目必須實行業主責任制的項目管理,加強項目的監督力度。
開發部門應組織有關單位對開發方案確定的井位進行勘察,井位及井場要求應符合有關標準及健康、安全、環境的要求,應考慮可能對員工、周圍居民及環境的影響。
產能建設過程中鉆井作業須依據鉆井工程方案要求,編制單井鉆井設計。鉆井設計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核和審批。鉆井過程中發現鉆井設計與實際情況不符確需修改時,應報主管部門組織修改、審批后方可進行調整。
[1]王小馬,趙鵬大.經濟學視角下的陜北民營油田事件[J].中國礦業, 2007(5): 4~6
[2]胡健,吳文潔.油氣資源礦權與土地產權的沖突:以陜北油氣資源開發為例[J].資源科學.2007(5): 8~16
10.3969/j.issn.1001-8972.2011.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