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夕利 廊坊市安次區水務局 065000
淺談廊坊市安次區落垡濕地的保護利用
孫夕利 廊坊市安次區水務局 065000
落垡濕地地處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落垡鎮東張務村西,是廊坊地區少有的一塊大規模天然濕地。本文重點介紹落垡濕地保護的必要性、濕地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濕地的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內容。
落垡濕地;保護;利用
落垡濕地地處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落垡鎮東張務村西,是廊坊地區少有的一塊大規模天然濕地,濕地面積約有2300畝,地處于龍河下游,區域內有荷花塘500畝,蘆葦蕩50 0畝。這里野生魚類豐富,有泥鰍、草魚等十幾種,還是各種鳥類的繁殖棲息地,野鴨、白鷺等水鳥超過5000只,候鳥近萬只,每年春天還會引來遷徙的白天鵝在此停留一個月。它所地處的東張務村,民風淳樸、村容整潔,有義和團文化積淀,時常有廊坊乃至京津地區的旅游、釣魚愛好者前來觀光、垂釣。
濕地這一概念有狹義與廣義之分,在狹義上一般被認為是陸地與水域之間的過渡地帶;廣義上則被定義為“包括沼澤、灘涂、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淺海區、河流、湖泊、水庫、稻田等”。《國際濕地公約》對濕地的定義是廣義定義。
按照廣義定義,僅覆蓋地球表面6%面積的濕地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濕地因此獲得了“地球之腎”的美譽。由此可見,濕地保護工作不可或缺。落垡濕地屬河流旁的沼澤,以下對它保護利用的必要性和效益進行簡單分析。
2.1 物質生產
濕地具有強大的物質生產功能,蘊藏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據初步調查,落垡濕地年產藕能力1500噸,干荷葉150噸,蘆葦500噸,野生魚數百噸。
2.2 凈化空氣、調節小氣候
濕地內豐富的植物群落,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并放出氧氣,濕地中的一些植物還具有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功能,能有效調節大氣組分。濕地有很大的生物生產效能,植物在有機質形成過程中,不斷吸收CO2和其他氣體,特別是一些有害的氣體。沼澤還能吸收空氣中粉塵及攜帶的各種菌,從而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置身落垡濕地之中或周圍,我們能強烈感受到空氣的清新。而且,濕地不僅能儲蓄大量水分,還能通過植物蒸騰和水分蒸發,把水分源源不斷地送回大氣中,從而增加了空氣濕度,調節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環中起著良好的作用。據實驗研究,一公頃的沼澤在生長季節可蒸發掉7415噸水分,可見其調節氣候的巨大功能。所以,落垡濕地周圍有著冬暖夏涼的小氣候。
2.3 防洪蓄洪
濕地在蓄水、調節河川徑流、補給地下水和維持區域水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綿”,在時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水,通過濕地的吞吐調節,避免水旱災害。落垡濕地地處東張務防洪閘前,對龍河洪水起到一定的截流、調蓄作用。
2.4 凈化水體、排毒降污
濕地像天然的過濾器,它有助于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藥、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于毒物和雜質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質,凈化水質。另外,沼澤堆積物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通過沼澤能吸附金屬離子和有害成分。沼澤濕地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植物,具有很強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克星。例如,香蒲和蘆葦等就能吸收污水中濃度很高的重金屬 鎘、銅、鋅等。龍河是永定河泛區的一條支流,源于北京市大興縣,在廊坊市安次段長約18公里。安次農田瀝水基本均由此河排泄,廊坊城區瀝水和廢污水也有一些同此下泄。落垡濕地有效降低了上游污水的污染物濃度,有效地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達到了凈化水質的目的,是一個天然的小污水處理廠。
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村民及外來觀光、垂釣等活動的影響,落垡濕地各種污染加重,濕地功能和效益有所下降,濕地資源保護面臨威脅,面臨一些問題。
3.1 開發利用無序、過濫
和全國很多濕地的命運相似,落垡濕地在保護利用現狀上存在著重經濟功能、輕生態功能的問題。一些村民在此放牧,圍墾后進行農耕,觀光旅游、垂釣的人來此丟棄垃圾等也對這里的環境造成了一定影響。另外,酷漁濫捕的現象十分嚴重,不僅使重要的天然經濟魚類資源受到很大的破壞,而且也嚴重影響著落垡濕地的生態平衡,威脅著其他水生物種的安全。
3.2 農業灌溉對水資源過度利用
廊坊地處華北平原,是全國最缺水的地區之一。每到旱季,落垡濕地附近村民常常從濕地內或周邊的井內取水灌溉,而且此地灌溉以大水漫灌為主,對落垡濕地水文形成一定破壞。
3.3 濕地污染加劇,危害濕地生態系統
污染是落垡濕地面臨的最嚴重威脅之一,作為廊坊市工農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承泄區,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增多的污水不僅使濕地水質惡化,而且對濕地生物多樣性造成嚴重危害。濕地不合理開發利用破壞了水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嚴重下降。示。總的來說,落垡濕地的開發與保護利用,應按照統籌規劃,綜合利用的總原則,以充分發揮濕地的生態功能,兼顧其經濟效益。
4.1 開發要依法依規進行
濕地的開發利用首先要不違反我國《水法》、《防洪法》等要求。另外,要合乎本地政府的有關規定。
落垡濕地地處永定河護路堤和龍河之間。廊坊市安次區人民政府依據我國《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條例》規定了永定河護路堤管理范圍:自堤腳各外延33.3米,包括堤身總寬100米。保護范圍為管理范圍外延200米。
另外規定了龍河的管理范圍:設計兩堤外堤腳外延5米之內,無堤段為河口外延10米以內。龍河的保護范圍為管理范圍外延100米。由此,如果要對濕地進行一定的開發,要注意不能違背上述規定。
4.2 加強濕地保護的宣傳教育
目前,濕地保護宣傳教育滯后。濕地保護是一項新興事業,目前全社會還普遍缺乏濕地保護意識,對濕地的價值和重要性缺乏熟悉。濕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宣傳、教育工作滯后于經濟發展和資源保護形勢的要求,宣傳教育工作的廣度、力度、深度都不夠。因此,當地應該在中小學、社會上廣泛宣傳普及濕地知識,提高全民對落垡濕地的保護意識。
4.3 多方引進資金,進行科學開發保護
開發與保護落垡濕地,要有一定的資金,而當地無論是村街還是政府并不具備這種資金實力。為此,可以引進外資,進行科學規劃與開發。落垡濕地極具商業前景,相信在當地政府的大力宣傳和指導下,會有雄厚開發保護能力的實體來此投資開發。
[1]呂憲國.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管理.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
[2]崔保山.濕地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
從以上落垡濕地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來看,造成濕地嚴重破壞、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改變自然的能力也越來越強,相應對自然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對此,我們要落垡濕地的開發利用有一套科學的方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0.202
孫夕利,男,漢族,山東諸城人,工作單位為廊坊市安次區水務局水利工程管理處,主要從事水文水資源、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水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工作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