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防火處 山東青島 266071
淺談公眾消防安全意識的培養與提升
王 寧
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防火處 山東青島 266071
我國消防工作相對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制度還不夠完善,在火災頻繁發生的狀況下,公眾消防安全意識顯得尤為重要。許多火災的發生并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諸多不安全因素綜合到一起造成的,其中人們缺乏消防安全意識所引發的災害數量占很大比重,教訓十分慘痛。火災通常情況下不是“天災”,而是人的錯誤行為引發的災害。趨吉避兇、防火減災是我們不能不引起重視的“終身大事”。培養消防安全意識,提高公眾消防安全素質就可以避免或減少火災危害的發生。本文除對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做了詳細分析之外,還就此提出了幾點建議和對策供大家參考。
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培養;提升;建議
1、金錢至上,忽視消防安全
部分業主、老板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掙錢為目標,不顧消防法律法規的約束,在沒有必備的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消防責任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違章操作、違章生產;對員工缺少消防培訓,員工消防意識淡薄等??v觀現在火災的發生多是因為用電、用氣、用火管理不善、亂拉亂建、違章操作使用引起的。
2、公眾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室外消火栓被埋壓、消防車道被堵塞、公共場所吸煙情況嚴重,隨地亂扔煙頭、建筑內疏散通道被圈占等,這些現象表明公眾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素質不高。有調查顯示,對于消防隊救火是否收費這個最基本的常識問題,有將近一半的人錯誤認為“收費”或“有時收費”或“不清楚”,特別是農村的老百姓,對此一無所知,有時發生火災,更是不敢報警。
3、火場逃生盲從、思維混亂
火災現場被困人員不能理智選擇逃生路線和方式,而是采取驚慌、群聚、盲從的方式來逃生,后果可想而知。比如火災中一些人只知道推門、不知道拉門;將墻當門猛敲猛擊、跳樓逃生等,這些現象屢見不鮮。由于在火場中對群體的依賴性,盲目隨從他人,個人失去主見和判斷力,在危險迫近而陷入極度慌亂時,亂跑亂竄,很容易導致人員擁擠而出現傷亡。
消防安全意識,是通過訓練、培養和教育使個人消防安全意識和行為達到不知不覺又很自覺的程度。一些發達國家國民素質教育中很注重全民消防安全教育,無論每個人是居家還是外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很多情況下都關系到消防安全,用火、用電、用氣、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幾乎是無處不在,是否每個人都時時、處處想到消防安全問題,是否每個人都具有消防安全常識和自防自救基本能力,在火災突發的狀況下,后果是大不一樣的。
水火無情,現代社會人們要提高生存能力尤其不能缺乏消防安全意識。火災環境中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馂奈<叭说纳饕嵌練夂蜔焿m,包括一氧化碳(CO)、氰氫酸(HCN)、二氧化碳(CO2)和缺氧窒息等。實驗證明,初起火災空氣中CO濃度約1%,燃燒猛然階段空氣中CO濃度超過2%。CO使人血流因吸不進氧排不出體內CO2而中毒??諝庵蠧O濃度在1.3%時,人吸入即失去知覺,使人可能獲救的CO濃度的極限值為1.28%??諝庵蠧O濃度為0.5%時,人接觸20~30分鐘即可能致死。如果火災中有含氮燃燒物(如丙燃氰聚合物等),會產生HCN,其毒性為CO的20倍,對人危害極大?;馂闹羞€消耗氧產生CO2。正常空氣中氧濃度為21%,環境空氣中氧濃度為15%時人肌內活動能力行動不便,氧濃度為10~14%時人迷失方向,氧濃度為6~10%是人暈倒失去知覺,氧濃度為5~6%時人呼吸困難,半小時后有生命危險??諝庵蠧O2濃度為10%時人幾分鐘即死。在火災初起階段,煙氣在水平方向擴散速度為0.3m/s,在火災猛然燃燒階段,由于高溫的作用,煙氣擴散速度為0.5~0.8m/s,煙氣沿樓梯間、管道、電纜等豎向管的豎直擴散蔓延的速度為3~4m/s。以上是火災環境下煙氣產生和擴散以及對人的危害的一些技術數據。另外,火災產生的高溫環境對人也有很大危害,空氣溫度達149℃時,人血壓下降,毛細管破壞,血液不能循環,腦神經中樞受到破壞而致死。一般情況下,發生火災后安全疏散允許時間是:耐火等級為一、二級的民用建筑為6分鐘,公共建筑為5分鐘,觀眾廳為2分鐘,耐火等級為三、四級上述建筑安全疏散時間約減一半。人命關天,了解以上火災實驗技術數據是很有必要的。
現代社會人們需要學習很多知識,具備很多種素質,而培養消防安全意識是必不可少的。消防安全意識強,平時會有意識的杜絕或減少隱患,火災情況下能及時正確應對,這是我們每個人保護自己的本能,是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全國每年發生的20多萬起火災事故,所有火災事故幾乎都重復一條教訓,就是缺乏消防安全意識、缺少逃生自救知識教訓慘痛。對每個人來說,培養消防安全潛意識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相反忽視消防安全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消防安全行為屬社會道德行為規范,培養公眾消防安全意識,是一種社會道德修養,是和諧社會的具體體現。無論是單位法人還是自然人,在很多情況下,其行為關系消防安全也關系社會道德。有的公共場所故意把疏散通道設計像迷宮,營業時安全出口鎖閉;有的市場、商場占用通道擺攤買賣;有的超級市場只設一個出入口;有的人員密集生產企業為嚴密監管員工只留一個出口,以上這些行為都是違反消防法規的行為。疏散通道也叫“走火通道”,安全出口就是逃生出口,是火災情況下逃生的“救命路”,對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進行封、堵、鎖,就等于不給人留“生路”,這種行為不但違法,也違反社會道德規范??v觀十多年來全國發生的一百多起一次死10人以上的群死群傷火災事故,都重復著這樣的教訓,就是疏散通道不暢,安全出口不足,火災情況下,人不能及時逃生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很多影響消防安全的行為如亂扔煙頭、亂拉亂接電線電器、亂堆亂放物品堵塞消防通道等,既違反消防安全規定,也不文明、也不道德。所以,規范消防安全行為,對于防火減災很重要,對于弘揚良好的社會道德,建設和諧社會同樣重要。
養成良好的消防安全行為益已益家益社會。每年的火災原因統計資料顯示,因電氣、違章操作、吸煙、玩火等人為造成的火災事故占總數九成多。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消防安全知識缺乏,勢必存在火災危險性。缺乏消防安全意識,一次疏忽,帶來的是滅頂之災。現代生產生活中,處處都有用電、用火、用危險化學物品,火災危險性增大,更應該積極預防,人人自覺做好身邊的消防安全工作。一場大火,會把人們多年辛勤勞動的果實付諸一炬,后果慘重,任何人都不應該對消防安全麻木不仁。
養成良好的消防安全行為習慣要貫穿于工作、生活每個環節。在消防安全問題上任何僥幸心理都要不得。培養消防安全潛意識是很具體的,要在時時、處處、事事關系消防安全的問題上引起注意,靠點滴養成。比如居家用火、用電、用氣要十分注意消防安全。家庭火災增多,亡人火災事故時有發生,有的是因為用火不慎,包括做飯用火、拜神用火、房屋裝修電焊動火,小孩玩火等;有的因為電線電器老化、超負荷用電、電接點松動接觸電阻過大、睡覺或外出時一些電器沒斷電長時間通電過熱等;有的是因為燃氣爐具或管道泄漏沒引起警覺等。目前,很多家庭還沒有對付火災事故的思想準備和物資準備,發生火災往往是手足無措,不懂處置而成災害。如果每個家庭平時都注意防火,家里備有滅火器,門、窗能及時打得開讓家人能迅速疏散到室外,就可以讓家庭遠離火災,就有消防安全保障。又比如外出工作或旅游,要認真熟悉工作或居住場所環境,特別是熟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要提高對消防安全的警惕性,發現火災事故,要快速反應做出正確判斷及時疏散逃生。珍惜生命,養成良好消防安全行為習慣,切實落實防火減災措施,人人都要有自覺性。
1、加大消防監督管理力度
目前我國的消防法律體系還不盡完善,這也給不法經營者留下空間,雖然現在派出所納入了監督管理體系,但這并不能形成對全社會的監控管理網,因此,消防監督部門只有加大力度,通過嚴格管理監督,文明執法,才能促使公眾對消防工作的了解和認同。
2、加強公安消防機構強制執行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沒有授予公安消防機構強制執行權,這對于依法督促整改火災隱患,特別是重大火災隱患極為不利,這是目前困擾消防行政執法的一大難題。公安消防機構在消防執法實踐中,對單位做出責令停止使用、停止施工、停產停業行政處罰決定后,有關被處罰單位和個人不能依法履行法定義務,導致消防行政處罰執行不到位。雖然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但執行期為三個月,這一規定完全不符合消防工作的特點,一般來說,需要責令停產停業的場所,幾乎都是火災隱患問題迫在眉睫,隨時都有發生火災的危險。所以,只有增強消防強制執行,一些隱患整改和消防違法行為的查處才能落到實處。這樣既有利于解決、消除火災隱患,有利于增強人們的法律意識。
3、嚴格執法,落實各級領導責任
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這是與洛陽大火慘痛教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個規定中要求,對發生特大安全事故的,不僅要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還要追究有關領導干部的行政責任,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玩忽職守罪的或其他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2004年中百商廈特大火災,對公安部73號令《消防監督檢查規定》的出臺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各級政府應做好提前預防火災的措施,所以必須盡快填補法規、技術標準空缺。政府各部門必須嚴格執法,加強各級政府和領導的責任,增強各級地方政府領導防災工作的責任意識,建立各級責任追究制。
4、征收消防稅,提高消防安全意識
消防部門可以仿效稅收部門,對生產、經營單位征收消防稅,單位的消防安全影響消防稅的征收比例,消防安全好的可以降低消防稅,消防安全差的增加消防稅,對于經常發生火災的單位追加稅收比例。消防稅的征收既有利于單位做好自身的消防安全,還可用于消防基礎工作的建設,如德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許多發達國家除了政府撥款外,都向保險企業和個人征收消防稅,消防經費充足,社會消防安全保障的程度才會有所提高。
5、引進保險中介組織,加強消防監督執法行為
在公眾場所實行強制公眾責任火災保險。政府強制執行公眾責任保險,促使消防意識的提高,并確保發生火災其傷亡人員的善后撫恤問題,以減輕社會壓力。執行公眾責任保險,可以使保險公司作為中介組織加強消防安全監督,提高消防安全意識。消防機構和保險公司對投保的企業、單位應進行聯合檢查,信息共享,對存在火災隱患而不采取積極態度整改的企業、單位除對其進行消防行政處罰外,可使保險公司對其采取提高保險費率和降低一旦發生火災的保險賠償,采用消防與保險相結合的管理方式,擴大消防工作的社會參與面,提高消防監督的透明度,加大消防監督力量,提高消防意識。
6、加強社會輿論監督,提高公眾消防安全意識
政府應當保障公民享有消防安全知情權,利用社會輿論對存有火災隱患的場所、企業、單位施加社會壓力,促其整改。由公安消防部門以政府的名義在單位的醒目處懸掛“重大火災隱患”警示牌等措施,標明存在重大火災隱患的場所、整改期限和整改責任,利用電視新聞、報紙等媒體向全社會公布。政府要加強社會輿論的社會化,設立全民監督機制,廣播、電視新聞設立消防安全欄目,調動全民力量監督消防安全。
7、加強消防宣傳,提高公眾消防安全意識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的規定“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經常進行消防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識。教育、勞動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消防知識納入教學、培訓內容。教育、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等有關主管部門,有進行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的義務”規定,政府部門應將責任落到實處,與教育、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等有關主管部門簽訂關于消防宣傳方面的責任目標書,加大宣傳力度,在本地區的顯要位置懸掛宣傳標語等,一級抓一級,切實履行責任。消防部門應定期開展宣傳活動,面向社會進行消防安全知識講座,開展消防知識競賽,組織消防運動會、消防文藝演出,向居民發放消防宣傳資料,組織群眾參觀消防站,開展火場逃生、滅火撲救訓練,進行消防教育,增強群眾消防意識。
8、加大消防培訓,提高公眾消防安全意識
由于我國消防工作起步相對較晚,各層次人員結構和人員素質不同,加大現役消防人員、專兼職消防人員和生產、經營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員的培訓,以點帶面,從而促進本地區社會面上公眾消防安全意識的提高。
消防安全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增強全民消防安全意識,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提高全社會防御火災的能力,是經濟高速發展體系中必須立即解決的問題。全社會應當認識到火災的嚴重性和抗御火災的重要性,促進消防社會化進程,將消防安全切實落到實處,加強職能部門監管力度,提高公眾消防安全意識,做到“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
10.3969/j.issn.1001-8972.2011.10.204
王寧,男,青島市公安消防支隊防火處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防火監督、宣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