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對個人和機構提供資助的政策可能會導致有害行徑.之前在1項盲目資助政策的慫恿下,美國大學、醫療中心以及其他研究機構利用從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取得的資助無限制地擴大其研究體系.NIH不僅支付科學家的薪酬,還提供建筑設施以及日常開支的費用.這已成為許多研究所的生存來源,后果堪憂.這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恐怕將導致與2008年地產蕭條類似的實驗室設備過剩.而更為糟糕的是,大批殫精竭慮的科學家將失去生存來源.
事實上NIH還為研究機構研究人員提供無擔保“軟錢”(soft money)作為日常開支的補助.奇怪的是,利用自身資金為教授發放薪水的研究所都會處于極其不利的境地:不僅失去自身固有資金,而且失去其本應獲得的日常開支.此外,NIH還為各研究所提供新建大樓的費用,幾十年后當大樓貶值時,這些費用以管理費用的形式加以撥付.NIH將支付新建大樓的費用以及職員的薪酬,使得許多擴建的支持者鼓吹,這些費用很大一部分將由美國政府承擔.
這一論斷鼓動大量研究機構投機性貸款擴建,盲目認為將從 NIH獲得足夠的研究基金支付擴建費用.這存在巨大的風險.NIH預算的增長速度遠遠比不上美國生物醫學研究所擴建的速度,每個研究所都在下1個賭注:其新擴建體系中的工作人員將競爭過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從而贏得有限的研究基金.這樣各機構便在1場類似于軍備競賽的較量中互相爭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