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興紅
完善合作金融機制謀求銀企雙贏
文/唐興紅
近年來,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農村合作金融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村金融主力軍,成為推動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的助力器。在農村經濟呈多元化,發展農業經濟呈現工業化格局的背景下,作為城市工業補充的集散型企業在各地招商引資重抓主體經濟的氣候條件下蓬勃興起。中小企業逐漸成為農村經濟舞臺上的一大“主角”。如何扶持中小企業這支有生力量的壯大,使之在促進市場競爭、增加社會就業、推動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方面更進一步地發揮催化、粘合作用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近年來,就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先后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對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等。銀監會也先后發布了《銀行開展小企業貸款業務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做好小企業貸款的通知》,這些文件對金融支持和服務中小企業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中小企業隨著宏觀政策的推動迅猛發展,企業數量增多,規模擴大,集群產業類型伸展。以九江市欠發達地區的縣份為例,中小企業對財政的貢獻已占據“半壁江山”,可以說,中小企業已真正成為振興地方經濟的重要支撐,如一株幼苗茁壯成長。然而,它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澆灌、呵護和精心培育,尤其是其發展過程中對資金需求的不斷擴大。在商業銀行陸續收縮縣及以下服務機構,融資供給渠道相對不廣之時,農村合作金融點多、面廣的優勢凸顯,漸成中小企業融資市場上的主體。隨著農村合作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化,以立足地域、服務三農為己任的農村信用聯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正步入支持和服務新農村建設的機遇期。此時此刻,與中小企業友好合作成為現實。如此牽手,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中小企業這支中國經濟中最有朝氣的有生力量與農村合作金融珠聯璧合所釋放的巨大能量。
由于金融市場準入條件的約束,中小企業自身母體的“健康”狀況各異,金融支持與中小企業獲得融資需求都存在心嘆有余的感覺。尤其是農村合作金融,要絕對保證服務“三農”的資金需求,并在此基礎上重視發展中小企業客戶,客觀上來自合作金融與中小企業的諸多缺陷急待修補。
現在合作金融機構普遍感到中小企業貸款營銷難:首先,高端客戶“吃不進”。因為單戶貸款受比例控制,即使是完全符合經營原則的中小企業,在嚴格的監管要求下,合作金融可能也是愛莫能助;其次,資信評估缺人才。中小企業行業分散對企業的經營分析需要專業人士的介入,現階段合作金融營銷隊伍中根本談不上專業人才;再次,風險收益不對稱。合作金融機構為防范貸款風險,提高資產質量,建立了包放包收責任制,但沒有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激勵機制。因而出現有回避責任而“慎貸”、“懼貸”現象;另外,利率浮動幅度大。一般為基準利率的1.1到2.3倍,高利率加大了企業經營成本的開支,在營銷市場上容易喪失競爭力。
就中小企業而言,由于行業分散,自主擴張快,成本約束力支配經營行為,完全具備合作金融準入條件的企業并不多,在合作平臺上,因自身缺陷也會面臨融資難的窘境:貸款抵押或擔保,難以讓金融機構滿意,尤其是房屋、土地資產權屬清楚,但不具備“兩證”,企業自身往往從成本節約的角度考慮,不愿意主動辦理;辦理抵押手續的部門收費過高,他項權證期限短,續辦證又重新收費,無疑又加大了貸款成本;擴張過度,強占流動資金。表現在少數業主違背經濟規律,憑感覺拍板,人云亦云,重復建設投資較多;信息不對稱,影響客觀評判。少數小企業會計報表失真,法人結構不健全,重大信息往往不公開披露,因而直接影響著評估機構對企業的評價。
上述在農村合作金融和中小企業內部客觀存在的缺陷需要各自在宏觀政策指引下,在生態環境許可的范圍內結合自身實際,予以修補。只有這樣,才能強身健體,共同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
合作金融基本的經營原則有兩條:一是保證經營安全;二是實現最佳收益。經營安全對應風險約束,最佳收益對應成本約束,開展業務經營,則必須妥善應對這種約束?!?/p>
金融與經濟是相互交融的,農村合作金融與中小企業都是市場的主體,各自強勁的發展態勢必須在自身優勢不斷彰顯的基礎上,利用經濟杠桿的作用實現同步共振、實現雙贏?,F階段,農村合作金融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必須著眼于以下幾方面進行策略調整:
第一,制定信貸資產結構規劃。確定合理的貸款比例,對為農服務范圍不大的營業機構(特別是在城鎮)配足人員專門開設服務中小企業的窗口,同時不斷擴大貸款的行業覆蓋面,分散信貸風險;
第二,培養專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高素質客戶經理。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與約束并存的信貸營銷機制,深入企業既傳遞信貸政策、金融服務信息,又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還可以幫助企業科學理財,從而保證銀企之間的信息互通,需求互助,困難互幫;
第三,建立靈活的目標客戶風險定價機制。通過細分客戶,對優質資產、資金流量大的低風險行業客戶,保證其融資需求,并適當降低貸款利率浮動幅度,減少企業利息支出;對經營規模一般,客戶群和財務狀況穩定,但市場競爭較多、利潤空間較小的行業客戶,可滿足其短期的適量的融資需求;
第四,不斷創新信貸產品。要針對小企業資金周轉速度快、資金使用計劃性弱和融資成本受到約束的特點,參照農戶“小額貸款證”的辦法,按照“統一授信、定時年檢、循環使用、便捷高效”的原則,實現資金寬余隨有隨還,資金不足及時立貸的功能,既靈活調度資金,又降低融資成本。
第五,要適當下放貸款審批權限,進一步簡化貸款調查、審查、審批手續,增強對小企業融資的時效性。一是積極推廣授信額度方式,額度內簡化審批程序,適當增加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比例;推行優良信用企業授信綠色通道制一站式服務;二次以上授信企業資料和審批程序簡略制等。二是建立約束和激勵相對稱的科學管理機制,達到信貸風險約束與增效的雙重目的。三是靈活處置信用貸款與抵押設置的順序問題,對技術改造項目潛力大而資金不足購買設備或更新廠房的小企業,可以采取“先信用后抵押”的形式發放貸款。
(作者單位:江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九江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