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 笑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產在意識形態領域和人們思想觀念上的綜合反映,包括安全價值觀、安全判斷標準和安全能力、安全行為方式等。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目前全國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安全文化建設水平較低,全民的安全意識較為淡薄;一些企業的安全文化行為不夠規范;社會的安全輿論氛圍不夠濃厚。總體來看,安全文化建設與形勢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近年來,安全文化建設日益受到黨和政府、社會和企業的高度重視,人們已經漸漸認識到了安全文化強有力的引領作用。

安全文化可以改變人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人的不安全行為歸根結底是安全意識差,安全素質不高。安全文化的倡導過程,正是幫助人們樹立安全觀念、預防不安全行為的過程。在安全文化的影響下,人們的思想、感情、意識、行為規范會潛移默化地發生認同性。人們以安全行為準則作為自我激勵的標尺,在安全價值觀念和安全目標的強力感召下,相互激勵,形成自覺、自信和自如。因為文化是作用于每一個人身上的一種無形力場,安全文化場可以對人的觀念、意識、態度、行為等產生從無形到有形的影響,使人們自覺遵守安全規則。安全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見的手,凡是脫離安全生產的偏差行為都會被這只手拉回到安全生產的正軌上來。
同時,安全文化也是一種管理。現代管理理論認為,人的行為不僅取決于個體心理的需求與動機,還取決于他所在群體的文化因素。制度管理的強制性往往使得職工在形式上服從,而不能完全贏得人心。通過文化的“軟管理”,可以使職工理解和執行各級管理者的決策和指令,自覺地按照制度的要求來調節和規范自己的行為,從而達到統一認識、統一行動的目的,有利于形成安全生產的內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