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
雖然在一個大趨勢之內,我國的房價可能呈上漲趨勢,但并不意味著在這個趨勢范圍內,房價一直處于上漲的狀態,日本、美國、香港、英國等地的房地產發展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我國的房地產市場,也不會例外,會因為各種因素,產生價格波動。
到目前為止,中央關于房價的表態主要有兩個:一是“新國十條”的標題所語“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另一個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0年2月27日與廣大網友在線交流時的承諾:“在任期內把樓市管好,把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
中央關于房地產發展和房價走勢的宏觀思考,一是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住有所居”;二是事關“十二五”規劃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強調的“民富追求”。
中央對房價的態度實際上已十分明確:一是遏制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但不反對房價上漲;二是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也允許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三是把樓市管好就是要“軟著陸”,暴跌暴漲都是不可接受的;四是實現“住有所居”,但并不強調“居者有其屋”;五是追求民富,把房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價位。
從中央的態度中,我們可預判未來我國樓市的幾個突出特點:一是樓市不可能崩盤,泡沫只存在稀釋的問題,而不存在刺破的可能;二是房價差距將逐步縮小,大城市放慢房價上漲步伐,中小城市則會接棒力漲;三是保障房的建設力度會加強,住房基本需求矛盾會緩解,商品房的低碳、科技、宜居含量會增加;四是房價上漲速度可能會逐步低于老百姓收入增長速度,購房支出所占居民收入比重會下降。五是隨著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房地產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會逐步降低,房地產市場波動規律將逐步和宏觀經濟保持一致。

社科院發布的2011年《經濟藍皮書》表示,如沒有意外,我國2011年GDP將達10%左右。宏觀經濟延續向好走勢,樓市調控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極小。
關于貨幣政策,在CPI 不斷創新高的壓力之下,2010年12月3日,中央會議已給2011年政策定調: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
在樓市供應量方面,2009年擴張性貨幣政策吸引了巨量資金進入房地產尤其是土地市場,2011年供應量激增將是一個無可置疑的事實。更有專家預計,到2011年中期特別是第三季度,房地產市場供應關系可能出現大幅度逆轉。
2011年,全國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設規模將高達1000萬套,相比2010年的580萬套,增長72.4%。
目前國內上市房企資產負債率已升至歷史最高水平,甚至超過全行業最艱難的2008年,有的負債率更是高達100%以上。但在融資政策方面,證監會暫停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銀行收緊開發貸款、房產信托也被叫停......
......
房價是一個多方博弈的過程,但從目前的各種因素來看,2011年房價繼續大漲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樓市的市場自發調節作用將會逐步顯現,價格出現局部松動和調整的可能性是較大的。但是,2009年和2010年的超級利潤,也足以讓房地產企業支撐一陣子,甚至出現一定時間內惜售捂盤,或選擇放慢投資施工的速度,來維持房價。2011年,中國樓市出現“橫盤”,是各方都樂于接受的。
2011年,我們的房策如何?目前房價已漲得足夠多了,房價繼續上漲的空間已不是很大,買房投資保值已不是很好的做法了,甚至可能面臨較大風險,選擇其它更好的投資產品也許是上策。對于自住的剛性需求,完全可根據自己需求的緩急來決定是否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