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寅 ,李廣成
(1.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 光纖通信技術和網絡國家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30074;2.烽火國際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湖北 武漢 430074)
電信業務分組化是業界主流的發展趨勢,在移動通信領域,如何實現高帶寬,豐富數據體驗的3G無線基站業務高效傳送,高QoS,安全承載和電信級監控管理是當前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SDH作為電信級傳送技術擁有端到端管理、監控、業務調度和保護等優勢,但帶寬靜態分配是其中重大缺點。以太網的帶寬效率高、成本低,但存在帶寬沒有保證,監控管理困難,缺乏完善的保護機制,無法傳遞始終等缺陷。今后的IP化基站傳送需要一種能夠高效傳遞分組業務,并提供電信級OAM和保護的分組傳送技術[1]。分組傳送網(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技術繼承了SDH電信級網絡和以太網高效統計復用的優點,以分組的內核實現端到端業務調度、監控保護、QoS保證等類似SDH的電信級性能。PTN具有面向連接的特征,相比于面向無連接、盡力而為的IP RAN技術,PTN能夠提供更可靠的語言通信服務,是未來承載3G基站回傳的較好選擇。
隨著業務的發展,移動業務對運營商在室內覆蓋方面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根據日本運營商的統計,在該國3G網絡的建設中,室內的移動數據業務占全部業務的70%以上。專家預測,在未來占總覆蓋區域20%的室內區域將發生90%的業務量。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傳送手段已難以滿足深度的覆蓋要求。
利用GPON技術的多業務承載能力,FTTx網絡可以用來作為移動承載網的最后幾公里,以替代昂貴的PTN設備。利用單光纖伸入接入基站,靈活接入光纖到戶網絡覆蓋范圍內的移動基站,能節省運營商的光纖資源,有效降低運營商的建網及運營成本[2]。特別是FTTx接入網絡在線路部分全部采用無源設備,能大大降低線路施工部署的難度,而且終端ONU體積很小,適用于建筑密集地區的基站接入。因此在未來的3G網絡建設中,GPON+PTN將是一個合適的發展方向。
目前主流的FTTx接入技術有EPON和GPON兩種。其中,GPON在傳輸速率、分光比、帶寬效率等方面都要優于EPON,是大多數運營商的選擇。
GPON接入技術具有高帶寬、多業務、低成本以及部署方便等優點。將GPON技術應用于移動回傳網絡的引入層,發揮其全業務接入的特點,在承載移動回傳業務的同時,也為家庭用戶提供語音電話、寬帶連接和CATV接入,將移動回傳網、固定電話網、寬帶接入網、有線電視網融合,實現真正的三網合一,從而大大降低網絡整體的擁有成本和維護費用。
GPON可以通過光纖將多個基站、微基站或家庭基站的數據匯聚到一起,再上聯到接入層。圖1為GPON無線接入網絡的結構。局端的OLT與城域網的接入層設備連接,遠端的ONU連接移動基站(BS)或市內的家庭基站,OLT和ONU之間的ODN由無源光分路器POS和光纜構成。目前OLT側的每個GPON接口可以通過最大1∶64的分路比連接64個終端設備,而且傳輸距離可以達到20 km,足夠滿足城市中高層建筑的深度覆蓋。

圖1 GPON無線接入網絡結構
如圖2所示,GPON信號的下行采用廣播方式。無源的分路器不對下行GPON幀進行處理,而是將其以廣播方式發送至每個ONU處。

圖2 下行方向傳輸方式
GPON的上行方向采用時分復用方式。在OLT通過特定的算法,給每個ONU分配一個單獨的時隙,每個ONU只能在分配到的時隙內上傳,這樣防止了各ONU的數據在POS匯聚時產生沖突。如圖3所示。

圖3 上行方向傳輸方式
家庭基站(Femto Cell)是一種毫微微蜂窩基站,主要面向住宅或企業環境。它使用IP協議,通過現有的寬帶網絡(如xDSL或FTTx)接入,遠端由專用的網關通道移動網絡連接。它的大小通常與ADSL Moderm相似,安裝方便,能支持自動配置、自動網規、即插即用等操作。有的Femto Cell還能支持PoE,直接使用以太網線供電。家庭基站有適用CDMA,GSM,UMTS,TD-SCDMA等各種標準和支持2G,2.5G,3G的產品,與室外基站的制式和頻段相同,各種手機和移動終端可以通用。家庭基站只有一個載波,發射功率為10~100 mW,覆蓋面積為100~200 m2,支持4~6個活動用戶,支持的運動速度為10 km/h。
調查顯示,歐洲20%~40%的移動電話通話發生在室內,美國為40%~50%,在中國則是60%,用戶在室內完全可以不用手機,可采用WiFi等非常便宜甚至是免費的通信手段,如果手機運營商不提供一個室內通話的經濟方式,可能會喪失幾乎一半的市場[3]。這迫使運營商通過家庭基站減少網絡負載和可替換回程路由,提供更好的室內覆蓋,并降低成本,而無須WiFi/蜂窩雙模手機。未來運營商在城市中將對家庭基站進行大量部署。
GPON技術不僅僅只適用于家庭基站的接入,同樣適合普通基站和其他無線設備的接入。未來的城市中將遍布各種無線設備,無線網絡將采用垂直分層的體系架構。從城市上層的普通基站到中層的家庭基站,再到底層的無線WiFi設備,對所有的節點都使用純PTN上聯成本將十分高昂,而且存在機房空間、線路施工等各種困難。用以取代xDSL的GPON技術以其成本低廉、部署方便等優點,能高效、可靠地提供各種節點的接入回傳,在城市深度覆蓋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目前,國內TD-SCDMA建設主要使用的是純PTN上聯方式,基站通過FE口直接與PTN環網節點相連接。而GPON作為基站回傳方式與PTN的基站回傳方式屬于一種相互補充。在微基站回傳和城市深度覆蓋方面,GPTN+GPON的方案為純PTN組網實現基站回傳功能的一個有力補充,甚至成為未來的主流應用。
由于現有的2G承載網絡大多還是基于SDH/MSTP,因此光局端機(OLT)還需要支持TDM接口上聯。在未來GPON+PTN回傳網絡的建設中,OLT的上聯方式主要有TDM/IP雙平面上聯和純IP上聯兩種。
如圖4所示,在這種組網方式中,OLT及其ONU需要支持SDH/GE的MSTP和TDM/IP雙平面,BTS/Node B的E1(可能是多個),FE端口都接入ONU,PON口提供BTS/Node B的TDM、數據等業務的統一承載。而OLT上行的3G數據業務通過GE業務接入PTN網絡,TDM語音業務、OAM等通過STM-1接口接入SDH傳輸網。

圖4 TDM/IP雙平面上聯組網
這種組網方式采用SDH網絡傳輸語音業務,能滿足語音業務高質量、高可靠性的要求,同時也能滿足數據業務長期發展的需要。但OLT上行需要SDH和PTN兩張網絡同時承載,相對成本較高,適合已經建設了2G/2.5G網絡,但是需要大幅提高數據業務承載能力的地區,或者是2G/3G共存網絡的建設[4]。
如圖5所示,在這種組網方式中,BTS/Node B的E1(可能是多個),FE端口都接入ONU,PON提供BTS/Node B的TDM、數據等業務的統一承載。而OLT上行業務則統一使用GE/10GE端口全部接入PTN承載網。需要在BSC/RNC側設置PWG網關,BTS/RNC之間全部由IP網絡承載,TDM語音業務采用CES偽線仿真技術通過IP包承載。

圖5 全IP組網
這種方式所有業務統一使用IP網絡承載,具有很強的可擴展性。但是TDM業務采用CES偽線仿真機制,這對于PTN設備和OLT設備的三層交換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適合于新建的3G網絡,并且數據業務已經發展成熟。
根據OLT時間獲取方式,GPON+PTN的時間方案可分為全網1588時鐘同步和本地GPS時鐘同步兩種應用場景[5]。
全網1588時鐘獲取方式需要通過城域網引入1588V2時間源,從中提取時間信息,并通過GPON線路傳遞到ONU設備,ONU設備再通過GE/FE的1588V2傳遞給基站,如圖6所示。這種方式需要城域網設備都支持1588V2協議,不然很難達到時間精度要求。

圖6 全網1588時鐘獲取方式
本地GPS時鐘獲取方式需要在OLT機房安裝GPS接收機,通過1PPS+ToD接口給OLT設備提供時間信息。如圖7所示。

圖7 本地GPS時鐘獲取方式
根據ONU與基站連接方式,可分為TDM電路、分路和純IP共3種場景。
1)基站同步時鐘從E1/T1線路獲取,一般宏蜂窩基站采取上述組網方式,如圖8所示。

圖8 基站從E1/T1線路獲取時鐘
2)PON承載TD室外分站時,推薦組網如圖9所示,基站與ONU設備同時通過E1和以太網連接,這時同步時鐘仍然可以從E1/T1線路中提取。

圖9 雙上聯時基站從TDM線路獲取時鐘
3)當GPON承載Femto終端時,由于Femto站點位于終端用戶室內,不方便安裝GPS接收機,可以通過1588V2在ONU和Femto站點間同步時間信息,如圖10所示。
目前GPON+PTN的移動回傳方案在某些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商用。

圖10 通過1588V2同步時間信息
圖11是中東地區運營的GPON回傳網絡實例。在傳輸層面,使用PTN設備構建城域傳輸網絡。在接入層,GPON作為全業務接入設備,在提供普通移動基站和各種微型基站接入業務的同時,也為家庭和企業用戶提供語音、數據、CATV三網合一的接入服務,這種應用極大減少了設備種類,能夠節約大量的設備成本、施工成本和后期的維護成本。

圖11 阿聯酋GPON基站回傳網絡模型
PTN和GPON在傳輸和接入方面都是非常優秀的技術,各種標準已經十分成熟,都開始了大規模的建設。但是兩者的融合還處在發展階段,標準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離運營商廣泛接受還有一定的時間。隨著FTTx接入網絡逐步取代xDSL以及家庭基站技術的成熟,相信GPON+PTN網絡大規模部署的日子已經不再遙遠。
[1]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GPON)[EB/OL].[2010-12-07].http://www.doc88.com/p-10753624607.html.
[2]龔倩,徐榮,李允博,等.分組傳送網[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8.
[3]楊武,孫鵬.PON支撐移動網絡的持續演進[EB/OL].[2010-12-07].http://www.docin.com/p-69199451.html.
[4]FATHALLAH H,LESLIE A R.Network management solution for PS/PON,WDM/PON and hybridPS/WDM/PON using DS-OCDM[EB/OL].[2010-12-07].http://uwb.gel.ulaval.ca/en/events/Network%20 Management%20Solution%20for%20PS_PON,%20WDM_PON%20and%20Hybrid%20PS_WDM_PON%20using%20DS-OCDM.pdf.
[5]胡衛,張屆新,馬鈺璐.PTN在3G傳送網中的應用研究[EB/OL].[2010-12-07].http://www.cww.net.cn/cwwMag/html/2009/4/7/20094 71541347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