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堅武,王錦璇,葉 霓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通信工程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近年來,隨著短距離無線接入技術及無線局域網技術的迅速發展,從頻譜資源分配上來看,原有的802.11b(2.402~2.480 GHz)協議中的帶寬和傳輸速率是非常有限的,已經不能滿足如今數據通信的要求,因此,能夠兼容頻率更高、頻譜資源更為充裕的802.11a(5.15~5.35 GHz)協議是WLAN發展的必然趨勢[1-2]。部署能兼容IEEE 802.11a和IEEE 802.11b規范的多模式無線網絡將是社會和市場發展的需要,而同時具有802.11a和802.11b 2個版本功能的WLAN將需要1個雙頻帶的無線電發射機或2個單頻帶的無線電發射機,分別應用于2.4 GHz頻帶和5.2 GHz頻帶。當使用2個單頻帶的無線電發射機勢必會占有通信設備更大的物理空間,這與移動終端小型化的趨勢不符,這時就要求無線電發射機使用能夠雙頻工作的天線,所以研發能夠在無線局域網上實現雙頻工作的天線顯得尤為重要。
筆者研究的主要內容就是盡可能發揮微帶天線本身體積小,易于實現雙頻工作等優點,設計出能夠工作在WLAN網絡上的小型雙頻微帶天線[3-4],諧振頻率分別為2.4 GHz和5.2 GHz,工作帶寬分別要包括2.402~2.483 GHz和5.15~5.35 GHz 2個頻段。下面將具體介紹設計過程。
圖1給出了微帶縫隙天線的基本結構圖與等效電路圖。輸入阻抗由輻射電阻R和電抗X串聯組成。當縫隙天線諧振于設計頻率上,輸入阻抗的電抗為0。對低介電常數的基片,偏心饋電縫隙天線的諧振長度在0.4λ~0.5λ之間,它取決于介質材料、縫寬和饋電位置。
筆者對傳統微帶縫隙天線所加載的縫隙形狀進行了修改,希望設計出能很好工作在WLAN的2個頻段上的天線。這里,天線的介質材料采用的是介電常數εr為2.55的四氟聚乙烯高頻板,而介質基板的厚度h則調整為1.2 mm。此縫隙天線的具體結構如圖2所示,介質基板的上面是載入縫隙的接地面,而另一面則是微帶線。
微帶線被設計與50 Ω的傳輸線匹配,微帶線的寬度可由式(1)得到[6]


圖2 微帶縫隙天線結構圖


由圖3可見,此天線的結構與一般的縫隙天線的結構非常類似,都是在天線的地板面上刻蝕縫隙槽,在介質基板的另一面上刻蝕的是微帶線,只是這里的縫隙槽形狀比較新穎,它是在一條水平槽的兩端分別又加載了2個倒U型槽,從而使天線實現了雙頻工作特性。
在天線的設計過程中,利用仿真軟件對天線進行仿真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這里,為了比較天線的主要參數對諧振頻率及阻抗帶寬的影響,以及明確天線的輻射機理,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高頻仿真軟件HFSS v10.0對天線的各個主要參數進行了仿真分析。
首先,對天線微帶線的饋電位置的不同進行仿真比較,主要比較了采用中心饋電和偏心饋電2種情況,所獲的天線回波損耗如圖4所示,當天線選擇中心型饋電時,由于縫隙相對于微帶線是對稱的,所以天線只在單頻段產生諧振,工作帶寬為2.31~2.43 GHz(回波損耗<-10 dB)。而當天線選擇偏心型饋電時,由于縫隙相對于微帶線是不對稱的,這就相當于天線有2個不同長度的縫隙受到激勵,產生輻射,從而使天線實現了雙頻段工作,工作頻段為2.40~2.57 GHz和5.12~5.36 GHz,這2個頻段都包含了WLAN的工作頻段(2.402 0~2.483 5 GHz,5.150~5.350 GHz)。

其次,研究了加載的U型槽的長度Ls對天線的輻射特性的影響,如圖5所示,在其他參數相同的情況下,隨著U型槽的支臂長度Ls的增加,天線在高、低頻段上的諧振頻率都是逐漸減小的,只是天線在低頻段的諧振頻率的偏移較小,而在高頻段的諧振頻率的偏移比較大。當天線地面上的U型槽支臂的長度Ls為7.9 mm時,天線獲得了較好的雙頻工作帶寬(低頻段為2.40~2.57 GHz,高頻段為5.12~5.36 GHz)。

最后,研究了天線加載的縫隙寬度對天線的輻射特性的影響。這里,選擇三種方案研究槽的寬度對諧振頻率的影響大小,仿真結果如圖6所示。當所有加載的槽寬度都為1 mm或1.2 mm時,以及當U型槽的寬度為1 mm,而底槽寬為1.2 mm時,分別比較仿真了天線的回波損耗。由結果可知,縫的寬度變化對天線的低頻段的諧振頻率和帶寬影響較小,而對高頻段的諧振頻率和寬度影響較大,綜合比較諧振頻率和帶寬,可知,當其他的槽寬度為1 mm,而底槽寬為1.2 mm時,天線仿真的結果較理想。

圖6 天線的槽寬對工作頻段的影響
最終得到所設計的WLAN天線的主要尺寸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天線的尺寸參數
為了驗證所設計的微帶縫隙天線的性能,實際加工制造了天線實物,并使用S參數矢量網絡分析儀(安捷倫8753ES)對其性能進行了實測。依據圖3所示的天線架構和表1所給出的尺寸,在雙面敷銅的介質基板上蝕刻而成天線實物,中間的介質基板選擇介電常數為2.55的聚四氟乙烯高頻板。天線實物照片如圖7所示。

對天線實測得到的回波損耗和電壓駐波比分別如圖8和圖9所示。圖8所示的是天線回波損耗的實測值和仿真值的比較。由于天線跨越的頻段范圍較大,對天線在高/低頻段分別進行了測量。測試得到的天線在低頻段(2.4 GHz)的工作頻段為 2.365~2.515 GHz,包含WLAN的IEEE 802.11b協議中的2.402 0~2.483 5 GHz頻段范圍。在高頻段(5.2 GHz)測得的工作頻段為5.08~5.38 GHz,包含了WLAN的IEEE 802.11a協議中的5.15~5.35 GHz頻段范圍。另外,由圖9所示天線的電壓駐波比(VSWR)可知,在天線的2個工作頻段,VSWR都小于2,說明天線在這2個頻段的匹配情況基本良好,基本滿足天線的設計要求。與文獻[7]中的2.4 GHz/5.2 GHz的WLAN天線(尺寸為80 mm×45 mm)相比較,天線的尺寸得到很大的縮減,但諧振頻率和帶寬都得到了較好的保證。

圖10和圖11分別為天線在2.4 GHz和5.2 GHz的實測方向圖,可以看出在2個頻率點天線的YZ面都有較好的全向輻射,在XZ面出現了個別旁瓣,但其增益仍然滿足實用的要求。

筆者設計了一款新型微帶縫隙天線,并利用仿真軟件HFSS對天線進行了仿真分析優化,最終結果顯示,天線在WLAN的高/低頻段都得到了很好地匹配,并獲得了較好的帶寬(低頻段為2.40~2.57 GHz,高頻段為5.12~5.36 GHz)。最終加工制作了天線實物,并對其進行了測試,通過對實測結果與仿真結果的比較分析,較為理想,天線在低頻段(2.4 GHz)獲得的工作頻段為2.365~2.515 GHz,其包含了WLAN的IEEE 802.11b協議中的2.402 0~2.483 5 GHz頻段范圍;在高頻段(5.2 GHz)測得的工作頻段為5.08~5.38 GHz,其包含了WLAN的IEEE 802.11a協議中的5.15~5.35 GHz頻段范圍。另外,該天線體積較小,并且制作簡單,適合應用在筆記本式計算機、無線路由器等移動終端上,所以有較好的實用價值。

[1]段永福.無線局域網(WLAN)設計與實現[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46-57.
[2]顧曉亮,鄭恒瑞.無線局域網技術標準的比較[J].中國數據通信,2004,6(9):68-72.
[3]王洪林.微帶電視頻道天線設計和實物測試[J].電視技術,2000,24(9):52-55.
[4]王文山,馮紹福.四層圓環天線設計及應用[J].電視技術,2002,26(5):92-93.
[5]鮑爾,布哈迪亞.微帶天線[M].梁聯倬,寇廷耀,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84:1-195.
[6]KHUNEAD G,NAKASUWAN J,SONGTHANAPITAK N,et al.Investigate rectangular slot antenna with L-shaped strip[EB/OL].[2010-10-09].http://piers.org/piersonline/pdf/Vol3No7Page1076to1079.pdf.
[7]YEH S H,WONG K L.Dual-band F-shaped monopole antenna for 2.4/5.2 GHz WLAN application[C]//Proc.IEEE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Societ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S.l.]:IEEE Press,2002,4: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