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敏
(鄒城市圖書館,山東 鄒城 273500)
閱讀,關乎一個民族的興盛和進步。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已逐漸成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公共文化政策。公共圖書館作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積極貫徹執(zhí)行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聯合印發(fā)的 《關于進一步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通知》的精神,把推動全民閱讀活動作為圖書館的中心工作來抓。然而,在推動全民閱讀活動中,部分地區(qū)公共圖書館沒有充分發(fā)揮主陣地的作用,對公共圖書館如何推動全民閱讀活動還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因此,分析公共圖書館在推動全民閱讀活動中的作用,探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對策,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于2011年4月21日發(fā)布的“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各種閱讀媒介的閱讀率均創(chuàng)新高,其中數字化閱讀增幅最大。2010年,我國18周歲~70周歲國民包括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各種媒介的綜合閱讀率為77.1%,比2009年的72.0%增加了5.1個百分點。其中:圖書閱讀率為52.3%,比2009年的50.1%增加了2.2個百分點,增幅為4.4%;報紙閱讀率為66.8%,比2009年的58.3%增加了8.5個百分點,增幅為14.6%;期刊閱讀率為46.9%,比2009年的45.6%增加了1.3個百分點,增幅為2.9%;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32.8%,比2009年的24.6%增加了8.2個百分點,增幅為33.3%。相比較而言,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增長幅度最大。
2010年,我國18周歲~70周歲國民人均閱讀圖書4.25本,比2009年的3.88本增加了0.37本;人均閱讀報紙101.16期(份),比2009年的73.01期(份)增加了28.15期(份);人均閱讀期刊7.19期(份),比2009年的 6.97期(份)增加了 0.22期(份)。在創(chuàng)建學習型社會、學習型政黨的新形勢下,各地區(qū)各部門堅持不懈地實施全民閱讀工程,為國民閱讀起到了很好的引領示范作用,進一步推動了全民閱讀,特別是公共圖書館、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服務工程的建設加快,為國民閱讀提供了重要的載體。雖然我國國民閱讀率不斷升高,但國民閱讀依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淺閱讀。隨著網絡技術的迅速普及,閱讀趨向也日益快餐化、娛樂化和淺層化。人們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沒有習慣也沒有耐心細致認真地進行文字閱讀,閱讀質量大打折扣,閱讀的深度普遍不夠;二是功利性閱讀。一些讀者因為工作需要或僅僅為了應付考試而讀書,以實際功效或利益行為為準則而閱讀。為升學而閱讀、為考試而閱讀、為找工作而閱讀等功利性閱讀非常明顯。
圖書館是收集文獻供讀者借閱的場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圖聯共同制訂的 《公共圖書館宣言》中指出:“公共圖書館是傳播教育、文化和信息的一支有生力量,是促使人們尋找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資源。”公共圖書館因其公益性、平等性、開放性決定了它是全民閱讀活動的一個主要陣地。公共圖書館的開放性為各類型讀者提供了平等享有閱讀的權利,其公益性保障了各階層讀者都能共同享受最廉價的社會閱讀服務。公共圖書館擁有豐富的信息資源、專業(yè)化的館員隊伍、開展各種閱讀活動的設備和條件,在推動全民閱讀中發(fā)揮著倡導者、組織者和協調者的角色和作用。作為社會重要的免費閱讀空間,公共圖書館不但注重提高人們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更是倡導全民閱讀、終身閱讀等閱讀理念的推行者。
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地區(qū)的文獻資源保障中心。隨著政府對公共文化投入的逐年增加,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yè)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館舍和館藏資源建設都邁入歷史最好時期。在網絡環(huán)境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的實現,特別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成功實踐,公共圖書館為全民閱讀活動提供了有力的文獻資源保障。經過長期的發(fā)展,公共圖書館收藏了圖書、期刊、報紙、視聽資料以及數字資源等,種類齊全、學科覆蓋面廣,適合各年齡層讀者閱讀,能夠滿足人們日益復雜多樣化的信息需求。
隨著事業(yè)單位改革的逐步推行,公共圖書館也在進行人事制度改革,崗位設置、崗位競聘、績效工資改革等打破了以往僵硬的人才建設模式,建立了公平公正的人才建設機制,充分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從而使公共圖書館擁有一支高水平專業(yè)化的館員隊伍。公共圖書館專業(yè)化的人才隊伍為全民閱讀提供了充分的人力支撐,館員在日常服務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能夠快速準確掌握公眾的需求,他們既是全民閱讀活動的策劃者,更是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和實踐者。
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是一項綜合性、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公共圖書館要主動與其他機構開展合作,共同推進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一個城市、一個地區(qū)開展全民閱讀活動,要得到政府部門特別是文化主管部門的關心與支持,各企事業(yè)單位、街道、學校、民間組織要積極組織民眾參與,各系統圖書館之間要實現文獻資源的共建共享,新聞媒體要加強對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宣傳工作。合作開展全民閱讀活動,一是可以節(jié)省活動經費。公共圖書館可與書商合作舉辦讀書活動,通過書商的贊助從而使圖書館有了活動經費的保障。二是可以擴大活動效益。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各界建立雙贏的合作關系,特別是媒體的參與能提升讀者活動的層次和檔次,保障活動的順利實施。三是可以通過招募志愿者,吸引社會上對閱讀有興趣的熱心人士參與,共創(chuàng)書香社會。如在2010年世界讀書日活動中,國家圖書館第一次與電視媒體合作舉辦以全民閱讀為主題的專題節(jié)目——“2010書香中國”特別節(jié)目,該節(jié)目由文化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廣電總局指導,由國家圖書館、中央電視臺、新聞出版總署新聞出版管理司聯合主辦,中國圖書館學會、中國數字圖書館有限責任公司協辦。該節(jié)目通過探秘國家圖書館館藏珍品,近距離接觸國寶,還原消逝的古代吟誦方式,講述名人的真實閱讀故事,介紹城市的閱讀推廣經驗,通過各個層面呈現中國人今天的閱讀,既專業(yè)化又大眾化,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充分展示閱讀和書籍之美。這是公共圖書館與媒體合作推廣閱讀活動的成功范例。
導讀書目是圖書館揭示文獻信息的一種有效方式。圖書館編制的專業(yè)或專題推薦書目,便于讀者選擇所要閱讀的圖書,節(jié)省讀者時間。
公共圖書館應立足館藏編制本館的導讀書目,如編制專業(yè)新書、工具書、外文書等各種參考書目、書評文章等,也可以從新到館的書刊中挑選優(yōu)秀的、有價值的書刊向讀者宣傳推介。為拓展圖書館導讀服務空間、提高導讀服務層次、創(chuàng)新導讀服務手段,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將編制的導讀書目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發(fā)布到本館網頁上,實現電子版和網絡在線提供,使讀者更為直觀地了解導讀書目內容和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充分利用圖書館。在編制導讀書目中,除了本館的采訪人員外,公共圖書館還應借助當地各領域的專家參與到導讀書目的編制中來,為讀者推薦最新、最有價值的導讀書目。
提高讀者的閱讀質量,開展導讀工作顯得十分重要。讀者的閱讀心理和閱讀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導讀過程中采取富有誘導性、靈活性的方法,在了解和研究讀者需要的基礎上,利用科學的導讀方法,引導讀者讀好書。另外,公共圖書館可以邀請有關專家學者開展經典閱讀講座,幫助讀者理解經典名著,提高閱讀興趣。如重慶出版集團推出一套每月一輯的叢書《讀點經典》,包含了經典語錄、散文、詩詞等。圖書館可訂購該套叢書,重點為讀者指導閱讀這些經典名著。
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廣泛,不同讀者群的信息需求有很大差別,公共圖書館要針對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閱讀指導,從而在社會上形成一個長期的閱讀效應。對于以研究為目的的讀者群體,圖書館可以為其建立重點讀者信息服務檔案,對其進行跟蹤服務,及時針對服務效果與其進行溝通了解,進一步完善信息服務工作;對于業(yè)務學習、課題研究類讀者群體,圖書館可通過參考咨詢服務,從各種顯性和隱性的信息資源中搜尋、分析和綜合出有價值的針對性信息提供給他們,有效發(fā)揮知識導航的作用;對于應試學習類的讀者,圖書館應采取圖書品種少而精的原則,合理配置資源;對于大眾休閑類讀者,公共圖書館要加強普及類圖書的收藏,開展不同主題系列書刊展示,同時對新到書籍做好新書的宣傳推介,積極地引導讀者利用圖書館資源。
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極大地拓展了閱讀的時空界限。面對讀者日益增強的網絡閱讀需求,公共圖書館應適應信息時代的需要,實現網絡服務與傳統服務并重,在保障實體圖書館優(yōu)質服務的基礎上,打造資源豐富的優(yōu)秀網上閱讀陣地,建立多元化的閱讀平臺。建設數字圖書館,開展多媒體閱覽、網上閱讀等服務;開設專題網頁、嘉賓訪談、好書推薦、影視閱讀等欄目,滿足廣大讀者的網上閱讀需求;建立“讀者BBS論壇”,為讀者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在網絡環(huán)境下,公共圖書館應加強網絡閱讀的指導工作,在尊重讀者閱讀習慣的前提下,加強對讀者網絡閱讀的引導,大力推薦優(yōu)秀的網站和電子雜志、電子報刊。公共圖書館還應發(fā)揮信息整合方面的優(yōu)勢,對海量的網絡文獻信息資源進行搜索、甄別、整理,為讀者提供優(yōu)秀的網絡信息導航,提高讀者的網絡閱讀效果。
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是全民閱讀活動中一項重要內容。公共圖書館可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條件,舉辦新書展覽、讀書報告會、讀書征文比賽、讀者聯誼會等活動,為廣大讀者獲取信息、增長知識、接受教育提供機會,從而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利用圖書館,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2011年“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山東省圖書館學會、山東省圖書館、齊魯晚報聯合主辦的以“品讀經典,共沐書香”為主題的山東省第六屆“全省讀書朗誦大賽”,吸引了該省17地市公共圖書館參加。這次讀書朗誦大賽在廣大讀者中引起熱烈反響。舉辦讀書朗誦大賽對于營造全民讀書的社會氛圍、促進和諧社會建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進一步推動了學習型社會建設,在提高全民素質、培育文明風尚、引領全民閱讀、營造書香社會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讀書決定著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境界,關系著一個民族的素質和力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作為公民接受教育的終身學校,公共圖書館應積極推動全民閱讀活動,讓人們養(yǎng)成學習和閱讀的習慣,在傳承文明、傳遞知識、啟迪民智等方面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1]姚貞.“第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發(fā)布 [EB/OL].[2011-06-12].http://www.chinaxwcb.com/2011-04/22/content_220498.htm.
[2]洪文梅.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作用與對策探討[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7):85-88.
[3]劉沫.論全民閱讀中圖書館的協調、指導作用——以佛山市圖書館為例[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8(4):57-58.
[4]伍萍.公共圖書館對社會閱讀的引導策略[J].四川圖書館學報,2007(5):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