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共官員正在渴望了解微博,微博也越來越對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特殊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一些黨校和干部學院開出了相關課程。目前,被選送至浙江省委黨校學習的204名學員,進修的常規內容涉及國內外局勢、當前經濟形勢以及如何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等。微博課是今年“兩會”期間新增的一門課程。“官員總體上對微博了解不多,但他們已經關注到這個事情。”教授這門課的特約教師項寧一說。而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委黨校已經開始為一些干部補習包括微博和MSN(微軟公司出品的電腦即時通訊軟件)在內的新媒體技能。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課程表上,也有“提高互聯網時代的輿論引導能力”、“提高網絡領導力”等課程。其中,微博的作用被授課者講到,也引起了學員的廣泛興趣。
政府機構和官員個人開始嘗試融入微博。在中國知名網站新浪網的微博平臺上,政府機構微博已達1500多個,官員實名微博也有1200多個。
“不管是不是以黨校培訓的方式,微博已經成為中國官員的一門必修課。”中國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葉小文說,“微博的精髓是交流的去中心化,它使每個發言者在互聯網上實現平等對話,這種交流方式的確在深刻改變中國社會的傳統。”

開通個人微博最高級別的官員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美聯社“兩會”期間播發的報道這樣評價他:一名積極擁抱媒體和堅持寫博客的“不一般”的官員。
但爭議也始終伴隨。有的網友認為,一些官員微博是不是由秘書代勞,或者遲遲沒有更新,成了“空殼微博”。還有人質疑,官員微博會不會重蹈官方網站的覆轍,成為一個互聯網擺設或是淪為官員們的時髦秀場。
事實上,微博對官員的一大考驗不僅僅在于話語方式,更重要的是其在現實生活中的為人為官。“官員開微博需要勇氣,這種勇氣來自于自身的坦蕩和自律。”一位粉絲在微博中這樣評論。
而最大的挑戰,還是來自于官員們對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和“與時俱進”這些中共極力倡行的執政理念是否有清醒實在的認識。
(文/何玲玲 章 苒 據《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