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軍飛
(河池學院,廣西 宜州 546300)
從分地區看,在2007年數據中,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總數排在前三位分別是:廣東為1018912人,增加了97279人,占全國比例7.06%;山東974903人,增加了26314人,占全國比例6.75%;河南917903人,增加了49461人,占全國比例6.36%。排在后五位的是:西藏18221人,增加了2765人,占全國比例0.13%;青海65222人,增加了5264人,占全國比例0.44%;海南72755人,增加了5597人,占全國比例0.49%;寧夏77846,增加了3831人,占全國比例為0.54%;甘肅為213985人,增加了11511人,占全國比例1.48%。由上可以看出,我國大部分地區女性專業技術人員數量都增加了,但是相比較而言,東部發達地區和西部后發達地區增加數量更加快,所占的比例逐級提升,相對而言,中部發展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的趨勢。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國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取得較快發展,大部分地區、行業數量明顯增加,增加的比率提升,一些地區和行業出現負增長是由于這些地區進行戰略結構調整所致,較為明顯的是采礦業減少了61677人,減少的比例為23.58%,相當原因是由于中部、西部資源大省進行發展方式調整引起的。我國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發展的進步,在人才強國戰略中發揮了戰略的地位和作用,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提供了有效支撐,提升了女性的社會地位,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活力有示范價值。
從2007年數據分析看,東部地區包括的11個省級行政區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為6699565人,占全國女性技術人員總數的46.41%,中部地區有8個省級行政區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為4134661人,占全國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28.64%,西部地區12個省級行政區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為3601246人,占全國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24.95%。而從地區內部分布看,也存在明顯的地域分異,從東部看,廣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總數為1018912人,海南僅為72755人,廣東總人數是海南的14倍,廣東萬人女性專業技術人員數為107.83人,海南為86.1人。從中部看,河南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總數為917954人,而安徽的人數為374168人,河南總人數是安徽的2.45倍,河南萬人女性專業技術人員數為98.07人,安徽為61.16人。從西部看,四川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總數為669431人,而西藏僅為18221人,是西藏的36.74倍,四川萬人女性專業技術人員數為82.37人,西藏為64.15人。
盡管西部、中部、東部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發展不均衡,但此項指標差距遠低于經濟發展差距,西部和中部、東部的差距不同程度低于人均GDP相對差異系數。雖然西部地區與中部、東部地區的經濟差距有一定的縮小,但是女性專業技術事業差距縮小的趨勢更為明顯。女性專業技術人員作為人才資源隨著生產要素、資本進一步向經濟優勢地區集中,呈現出以經濟為支配的區域分布特點,強大經濟資本轉化為人才優勢和地區優勢。
從行業分布看,2004年和2007年相比,教育業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從41.69%上升到42.69%,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從16.4%上升到17.18%,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從3.47%上升到3.86%。在2007年數據中,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分布前兩位的行業是教育業的42.19%,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的17.18%,后四位分別是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的0.19%,住宿和餐飲業的0.56%,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的0.73%,房地產業的0.85%。而從分地區看,中、西部地區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向權力部門更為集中,分布在教育行業人數總占地區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前五位分別是河南的49.88%,貴州的49.76%,廣西的48.85%,四川的47.20%,吉林的46.91%。西部在教育行業分布女性專業技術人員數為1631636人,占全國的26.48%,中部為1874557人,占全國的30.42%,一些社會新興行業部門卻以其靈活的人事機制和良好的激勵機制,吸引了各類人才,這時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擴散和轉移就會發生。從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分布行業性質看,2007年和2004年相比,金融業增加了8819人,增長率為1.25%;房地產增加了11263人,增長率為10.07%;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了11455人,增長率為7.94%。隨著市場機制完善,公民社會興起,社會擇業觀念改變更多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將分布在與人們生活質量密切的領域和新興產業中。
男性和女性專業技術人員構成了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群體,共同推動技術應用價值和社會文明與進步。進入21世紀以來,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和男性相比,取得了發展上的進步。從2007行業分布性質看,77.91%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分布在國有單位,4.56%分布在城鎮單位,17.53%分布在其他單位,同期中72.05%專業技術人員分布在國有單位。盡管我國女性專業技術人才事業和男性相比,從發展速度及特殊領域和行業有一定優勢,但是整體來說專業技術人才開發方面基本處于弱勢地位和邊緣化狀態。以2007年數據為分析參照,從總數看,全國為33139574,女性為14435472人,占總數的43.56%。從性別分布行業性質看,在國有單位中女性人數為11245983,占總數的比例為35.12%,在集體單位中女性人數為658796人,占總數的比例為41.68%。從全國各地區看,2004年到2007年部分地區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出現了負增長現象,分別是吉林增長率為-6.79%,黑龍江為-5%,遼寧為-3.80%,湖南為-2.85%。女性和男性相比,在具體情境下有所差距,并非是大量抽象程序的最終產物,而是一種具體的體驗,這種體驗將塑造特定的不公平感覺,因此,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在人才戰略選擇、行業和地區布局等方面應當與專業技術人員整體發展有所差別。
第一,進入21世紀來,我國女性專業技術在性別平等國策和人才治國戰略中取得了較快發展,數量明顯增加,分布行業和領域更加合理,性別發展更加平衡,引領著社會技術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但從全國發展看,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發展不平衡,東部人才隊伍發展水平顯著高于中部和西部,區域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發展不平衡,導致技術的地區差異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第二,經濟不是決定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發展的唯一因素,區域發展、文化理念、政策支撐、教育體系才是影響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西部地區與東、中部地區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發展差距低于其經濟發展差距,給西部后發達提供趕超的空間與可能,同時西部地區內各省差異較大,西北地區的新疆、寧夏、青海發展水平較高,西南地區水平較低。中部地區在發展轉型過程中,一些優勢行業、領域面臨調整,使得中部地區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發展受到制約。
第三,各地區發展呈現出典型的多維度尺度,不同指標差異較大。整體來說,權力部門聚集了大部分女性專業技術人員,比較明顯地體現在西部和中部,東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優勢,女性專業人員向多元發展趨勢,新興的金融、房地產、居民服務、信息等產業日益成為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青睞的領域。
[1]2001年中國勞動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1.
[2]2004年中國勞動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4.
[3]2008年中國勞動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4]2008年中國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