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君,張玉紅,張憲峰,胡曉紅
(牡丹江市水務局,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水能資源是國際公認的綠色環保可再生能源,它具有清潔、廉價的特點。牡丹江市水能資源十分豐富,其儲量居全省前列。充分開發和利用我市水能資源,不僅對國家能源結構的調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擴大投資、啟動內需、拉動經濟增長,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開發我市水能資源,是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更是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要內容,因此,必須從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提高對水能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重要性的認識,加快水能資源的開發速度,促進水電事業的健康發展。
我市地處黑龍江省東南部,總人口270萬人,總面積4.06萬km2。屬丘陵半山區,河流眾多,落差較大。區內水系較為發達,主要河流有牡丹江、穆棱河和綏芬河三大水系,水能資源十分豐富。流域面積在50 km2以上的河流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75.6萬kW,可開發利用量143.3萬kW。各流域水能資源分布狀況見表1。

表1 牡丹江市水能資源分布狀況
牡丹江市區內水系較為發達,三大水系一、二級支流有464條,水能資源的分布特點是蘊藏量大、分布廣、相對集中。在總蘊藏量中,牡丹江流域140.8萬kW,占80.2%,主要分布于牡丹江干流、海浪河、二道海浪河、頭道河、二道河、三道河、烏斯渾河、四道河等;穆棱河流域10.9萬kW,占6.2%,主要分布于穆棱河干流、馬橋河、雷鋒河、亮子河等;綏芬河流域23.9萬kW,占13.6%,主要分布于大、小綏芬河、綏芬河干流。上述河流中,牡丹江干流、海浪河、大、小綏芬河、綏芬河干流,具有水資源豐富、河道落差大,水能資源蘊藏量大、可開發利用量多的特點,是水能資源梯級開發比較優越的河流。

表2 牡丹江市水能資源分布特點
牡丹江市水能資源的開發,大部分是在20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的,水能資源的開發已初具規模。據統計,到2009年末全市已建成水電站24座,其中大型水電站1座(55萬kW),中型水電站1座(9.6萬kW),小型水電站22座。總裝機容量68.15萬kW,年發電量12.56億kW·h上下,其中小水電站裝機3.55萬kW,年發電量1.26億kW·h上下。目前全市已開發的水能資源占水能資源可開發利用量的47.56%。牡丹江流域:現已建成各類水電站19座,裝機容量67.85萬kW,其中牡丹江干流水電站11座,裝機容量66.4萬kW,其它支流水電站8座,裝機容量1.45萬kW,已開發水能資源占水能資源可開發利用量的53.01%。穆棱河流域:現已建成水電站1座,裝機容量0.075萬kW,已開發水能資源占水能資源可開發利用量的4.46%。綏芬河流域:現已建成水電站4座,裝機容量0.22萬kW,其中小綏芬河水電站3座,裝機容量0.18萬kW,大綏芬河水電站1座,裝機容量0.04萬kW,已開發水能資源占水能資源可開發利用量的1.61%。
正在開發建設的水電站4座,其中牡丹江流域3座,紅巖水電站裝機容量0.24萬kW、三間房水電站裝機容量1.2萬kW、板橋水電站裝機容量0.352萬kW;綏芬河流域1座,老黑山水電站裝機容量0.2萬kW。已開發和正在開發水能資源占水能資源可開發利用量的48.95%。
1)水能資源開發的前期工作落后于建設需要。水能資源開發常常受到自然條件等多方面條件的制約,研究難度一般比同等規模的火電建設大,研究周期也更長,由于缺乏前期工作經費,目前我市還沒有一個較為完整統一的水能資源開發規劃。
2)國家投入力度嚴重不足。投資短缺一直是嚴重阻礙和困擾我市水能資源開發的制約因素。按照國家水利產業政策,水力發電項目為乙類項目,建設資金大多由非政府財政性資金渠道解決。雖然近幾年國家在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和以小水電代燃料生態工程建設項目上有一定的投入,但是在項目數量和投資額度上還滿足不了需求。
3)國家有關政策落實難度大。國家政策和部門利益沖突,現行上網電價太低,根據有關規定,利用貸款興建的電站,上網電價不能低于0.4元/kW·h,而現行上網電價僅為0.285元/kW·h和0.216元/kW·h,使得農村水電開發無利可圖,造成少人開發和無人開發的被動局面,嚴重影響水能資源開發利用。
4)缺少必要合理的水能資源開發優惠政策。我市乃至全省水能資源的開發,在貸款、稅收、電價、占地補償等多方面缺少相應完整的優惠政策,嚴重影響了投資者開發水能資源的積極性。
5)管理上有待提高。我市部分小水電站在管理和經營上,存在著職工人數多,人員素質偏低,管理水平低下,電站尾工多,設備陳舊,維修跟不上,企業負擔重等多方不利因素。需要進一步轉變經營機制,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素質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應不斷完善水電站的硬件建設,提高水電站整體的科技含量。
目前,我市規劃小水電站152座,設計總裝機容量75.12萬kW,設計年發電量19億kW·h。近期全市擬開發建設的水電站17座,設計總裝機容量28萬kW,設計年發電量7.44億kW·h,開發重點是海浪河流域、牡丹江干流和綏芬河流域。為加快我市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根據我市水能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等特點,提出如下建議:
1)加大對水能資源開發的投資力度。水電是國家重點支持的開發項目,是清潔環保無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水電建設項目多分布在邊遠地區,這些地區經濟較為落后,群眾生活水平還不高。因此,國家應進一步加大對水電農村電氣化縣建設和以小水電代燃料生態工程項目的投資扶持力度。地方政府要采取多種方式,加大投資和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水能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使當地群眾盡快致富奔小康。
2)全面落實國家關于扶持發展農村水電的各項政策。為促進農村水電事業的發展,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這些政策有力地推動了農村水電及農村電氣化事業的發展,并且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它充分考慮了小水電的特殊性和自我良性運行性,有利于我國電力工業發展。但基層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貫徹落實的還不夠到位,應加大落實國家扶持發展農村水電各項政策的力度,使之貫徹始終,讓水電事業健康蓬勃發展。
3)加強對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的組織領導。組織領導是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環節,因此,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建立健全開發利用管理機構。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擔負起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職能,逐步建立起科學有效、切實可行的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管理體系,實現水能資源科學、有序和可持續開發利用。要把水能資源開發利用作為我市當前水利工作的重點工作抓緊抓好。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和《可持續能源再生法》,站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重視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工作。
4)做好水能資源開發利用的前期規劃工作。要在水資源統一管理、符合流域綜合規劃、水能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地方經濟發展規劃的基礎上,統籌考慮與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生態環境等的關系,科學合理確定開發利用方式和開發利用程度。按照市場配置資源和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通過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取得開發使用權。要嚴格按照水利基本建設程序,完備建設手續,嚴格執行小水電建設項目審批、核準程序。
5)加強水能資源開發的生態環境保護。要強化環境保護意識,嚴格執行小水電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水土保持方案審批制度,做到環境保護設施、水土保持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已建成電站要實行有利于生態保護的工程調度方式和運行模式,對生態環境造成明顯不利影響的,要實行環保改造。建立政府主導、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社會參與的監管體制。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和環境恢復治理責任制。
6)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農民受益的發展機制。水能資源開發應征求受影響地區農民的意見,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征地補償、移民安置和扶持政策,妥善解決生產、生活用水等問題,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鼓勵農民以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開發小水電,允許農民用所征土地補償費用入股,努力拓寬農民受益渠道。
7)不斷完善水能資源開發優惠政策。要加大對水能資源開發建設的財政支持和信貸投放力度,建立有利于水電可持續發展的土地、林地補償等優惠政策,占用國有土地、國有林地建設水電站應緩收、減收、免收各種相應費用,特別要妥善處理好水電開發項目中占農民土地補償和移民安置問題,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農民受益的發展機制。
8)加快組建水能資源開發企業集團步伐。目前,我市農村水電點多面廣、資產分散的狀況,難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電力市場發展的新形勢和新機遇。要克服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傳統意識,要通過優化結構,重組資產,實現規模經營、集約經營,使農村水電成為電力市場強有力的競爭者。
9)加強水利水電國有資產監管。各級政府及水務部門要嚴格按照《水利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加強對水利水電國有資產的監督和管理,堅決杜絕農村水電資產的平調和流失,切實保障水利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1] 姬忠光.水利資源復查成果(黑龍江卷)[M].北京:中國電利出版社,2004.
[2] 水利部東北勘測設計院.牡丹江下游水利資源開發規劃報告[R].長春:水利部東北勘測設計院.
[3] 水利部東北勘測設計院.牡丹江流域規劃報告[R].長春:水利部東北勘測設計院.
[4] 張書.牡丹江市水能資源復查報告[R].牡丹江:牡丹江水利勘測設計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