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丹
江蘇省昆山市中醫醫院藥劑科,江蘇 昆山 215300
隨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人數的逐漸增多,對該病的病原菌的研究也越來越受到醫學界的廣泛重視[1]。為了對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進行檢測并對抗生素藥物的應用進行分析,為今后臨床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時,能夠更好地對藥物進行選擇,提供可靠而有力的依據,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在整個研究過程中,筆者隨機抽取2006年9月~2010年9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3例,采集其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對患者的抗生素類藥物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分析,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隨機抽取2006年9月~2010年9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3例,其中男56例,女47例;年齡12~88歲?;颊叩囊话阗Y料比較,沒有顯著的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分析。所有患者均經過相關臨床檢查后確診。
隨機抽取2006年9月~2010年9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3例,采集其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標本,進行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對患者的抗生素類藥物使用的合理性進行分析。
在患者入院1 d內對其呼吸道分泌物進行采集,標本量應在3 mL以上。在低倍鏡下對痰白細胞和上皮細胞數進行觀察,留下合格標本。同時對患者的血液進行采集。將兩種標本盡快送檢,標本室溫保存≤2 h。
研究結果顯示,培養的菌株中革蘭陰性菌占到了60%以上。在革蘭陽性菌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S),在革蘭陰性菌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大腸桿菌(R)。銅綠假單胞菌對阿莫西林的耐藥性已經接近100%,所有的革蘭陰性菌對氨芐青霉素的耐藥性均很高,可達到70%左右。見表1、2。
隨著抗生素的“廣泛、大量、長期”應用,隨之而來的一些問題已經開始顯現,最具代表的是“超級細菌”[3]。細菌耐藥性問題已成為醫學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然而如果想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多層次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人員對耐藥機制進行研究,研發逆轉耐藥的藥物。其次,需要臨床工作者在實踐中嚴格地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嚴格按照指南用藥,避免過度治療。然后,使全社會對抗生素藥物有正確且全面的認識。最后,需要時刻監測細菌分布及耐藥的變化,這就需要多中心聯合開展工作[5]。盡管抗生素耐藥問題直接關系人類的健康,但隨著業界對其重要性的認識,相信這一問題可以被解決。

表1 金黃色葡萄球菌藥敏率(R%)和耐藥率(S%)

表2 銅綠假單胞菌藥敏率(R%)和耐藥率(S%)
總而言之,能夠導致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的耐藥性都很高,在今后臨床對該類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選擇合適的藥物對該類患者進行有效治療。
[1]趙玉蓮,張潤梅,汪軍榮,等.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細菌的耐藥性監測[J].中國藥物與臨床, 2006, 6(4):266-268.
[2]楊大鵬,高鳳華,牟曉梅,等.呼吸道感染患者269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藥分析 [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6,6(1):61-62.
[3]朱夫俊,李珍大,史利寧,等.碳青霉烯類是治療產ESBLs細菌感染的最佳抗生素[J].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2005,13(5):67-68.
[4]代文霞,沈敘莊,楊永弘,等.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研究進展[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6, 20(4):36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