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存在于整個宇宙空間,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類。在核能領域,人們主要關心的是電離輻射可能產生的健康影響及其防護。通常將電離輻射簡稱為輻射或照射。
人類有史以來一直受著天然電離輻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線、地球放射性核素產生的輻射等。輻射無處不在,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們體內都存在著輻射照射。人類所受到的集體輻射劑量主要來自天然本底輻射和醫療,核電站產生的輻射劑量非常小,約0.25%。
據國家原子能機構網站介紹,人們在對輻射產生健康危害的機理進行大量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基礎上,建立了有效的輻射防護體系,并不斷加以發展和完善。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輻射防護的三個原則是:實踐的正當性,防護水平的最優化和個人劑量限值。國際基本安全標準規定公眾受照射的個人劑量限值為每年1毫希弗,而受職業照射的個人劑量限值為每年20毫希弗。
又據《京華時報》報道,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受到各種輻射,不同輻射劑量對人體的影響有所不同。當短時間的輻射劑量低于100毫西弗的時候,對人體沒有危害。高于4 000毫西弗時,對人體是致命的。
在放射醫學和人體輻射防護中,人們用西弗作為國際單位,用來衡量輻射對生物組織的傷害。西弗是個非常大的單位,因此人們通常使用毫西弗、微西弗。1毫西弗等于1 000微西弗。對于日常工作中不常接觸輻射的人來說,每年正常的天然輻射(主要是空氣中的氡輻射)為1 000~2 000微西弗。
當短時輻射物質攝取量低于100毫西弗時,對人體沒有危害。如果這個數字超過100,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100~500毫西弗時,沒有疾病感覺,但在血樣中白細胞數在減少。
1 000~2 000毫西弗時,輻射會導致輕微的射線疾病,如疲勞、嘔吐、食欲減退、暫時性脫發、紅細胞減少等。
2 000~4 000毫西弗時,人的骨髓和骨密度遭到破壞,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極度減少,有內出血、嘔吐等癥狀。
大于4 000毫西弗時,將會直接導致死亡。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坐10小時飛機,相當于接受30微西弗的輻射。福島核電站每小時的輻射是1 015微西弗,相當于一個人接受10次X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