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月17日消息 中國國家統計局1月17日發布報告顯示,2010年1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環比(比上月)上漲0.3%,已連續4個月環比上漲。2010年中國為抑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出臺多輪房地產調控措施。當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環比出現0.1%的降幅,7、8月份環比持平,但9月份以來環比連續上漲。統計顯示,2010年12月份,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也上漲了0.3%;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擴大0.2個百分點。
點評:多輪調控卻難見拐點,看來人人買得起房只能是一個夢想,還是人人有房住來的實際些吧。
中財網1月17日消息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從2011年1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調整后,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為19.00%,達歷史最高水平;中小型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為15.50%,為2008年12月5日以來新高。本次上調存款準備金也是央行在2010年以來第七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這也是2011年中國央行第一次動用貨幣工具。
中新網1月17日消息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消息,2010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8267億元,比上年增長33.2%,其中,商品住宅投資34038億元,增長32.9%,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0.5%。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40.55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6.6%;房屋新開工面積16.38億平方米,增長40.7%;房屋竣工面積7.60億平方米,增長4.5%,其中,住宅竣工面積6.12億平方米,增長2.7%。
點評:風口浪尖依然熱情不減,開發商真的是要將房價漲勢進行到底啦。
新華網1月17日消息 央行副行長杜金富1月16日在總結十一五期間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時披露,截至2010年底,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已分別為近1700萬戶企業和7.77億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檔案。他表示,建立征信系統是改善我國金融生態、完善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舉措。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數據庫信息主要是信貸信息,已與所有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合作社及其他金融機構連接,還與公安部人口數據庫聯網,實現了個人身份信息真實性在線核查。
新華網1月17日消息 日前召開的“全國金融市場工作座談會”研究討論了2011年央行金融市場和信貸政策的重點工作。提出,2011年央行將積極采取前瞻性、針對性和務實性措施,大力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實體經濟,特別是“三農”和中小企業,更好地服務于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央行副行長劉士余特別強調,信貸政策要充分發揮和保護金融機構創新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市場自身存在的盲目和失靈。同時,要進一步推進信貸政策產品化,提高信貸政策導向效果。
新華網1月17日消息 審計署1月17日發布2011年第1號審計結果公告,向社會公布200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結果。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各被審計單位已追回、歸還、撥付資金1223億元,挽回或避免損失77億元,通過調整會計賬目、采取資產保全等方式整改482億元,有1103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根據審計意見和建議,制定和完善規章制度1773項;審計發現的104起涉嫌違法犯罪案件線索移送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查處后,已有95人被依法逮捕、起訴或判刑;有74個中央部門向社會公告了部門預算。
中國經濟網1月17日消息 國際清算銀行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0年12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20.53,較11月升1.67%。2010年全年,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4.72%。多家機構預測,人民幣2011年可能升值4%—6%。人民幣升值的國際推動因素主要包括經濟體復蘇疲弱、失業率高企、實施定量寬松可能持續較長時間。從國內看,存在以人民幣升值抑制通脹的需求。同時,資本持續流入也增大了人民幣升值壓力。此外,截至2010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847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點評:近期,人民幣升值速度有所加快。
中國經濟網1月1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財經早報》報道,民航局局長李家祥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民航直接和間接投資將在1.5萬億元以上。在2010年12月底舉行的交通運輸部年度工作會議上,交通運輸部提出,未來五年,民航方面要優化機場布局,增強機場保障能力,到2015年,民用機場覆蓋全國80%以上縣級城市和人口。據介紹,去年民航業經濟效益創歷史最高水平。全行業完成營業收入4115億元、利潤總額43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7.2%和3倍。其中,航空公司實現利潤總額350億元,增長5倍。按上市公司市值計算,國航盈利能力居全球民航企業第一位。
中新社1月11日消息 來自全國保險監管工作會議1月11日的最新消息,預計2010年全國保費收入1.4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實現利潤總額607億元;保險業總資產達到5萬億元。保監會主席吳定富介紹說,去年中國財產險保費收入3894億元,同比增長35%;人身險保費收入1.08萬億元,同比增長31%。他指出,過去5年間,中國保險公司由93家增到146家,保費收入由4931億元增加到1.47萬億元,總資產由1.5萬億元增加到5萬億元,呈現原保險、再保險、保險中介、保險資產管理相互協調,中外資保險公司共同發展的市場格局。
點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大國之一。
中新網1月10日消息 據海關總署1月10日公布2010年全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2010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727.6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4.7%。其中出口15779.3億美元,增長31.3%;進口13948.3億美元,增長38.7%;貿易順差為1831億美元,減少6.4%。與此同時,我國貿易順差與進出口總值的比例從2008年的11.6%降至2009年的8.9%,2010年進一步降低至6.2%,對外貿易總體向基本平衡的方向發展。
中國新聞網2010年1月9日新聞 來自國務稅務總局網站消息,2010年全國稅收收入實現穩定增長,完成77390億元。稅務部門負責組織的稅收收入增長20.8%;海關代征進口稅收增長35.9%。在稅種方面,國內消費稅、營業稅分別增長14.8%、27.5%、23.8%,所得稅增長20.4%。在區域分布上,東、中、西三個區域稅收收入分別增長21.1%、23.5%和29%。
點評:稅收增幅是GDP的3倍,是減稅、還利于民讓利于民的時候啦。
中新社2011年1月7日消息 2010年全國土地出讓成交總價款2.7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70.4%。“十一五”期間,全國共批準新增建設用地3300多萬畝,土地出讓收入7萬多億元人民幣。城市發展對土地的依賴有增無減,利益分配不合理,社會矛盾突出,土地出讓制度亟待進一步改革完善。對此,從2011年起要深化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及時出臺新修訂的劃撥用地目錄,逐步擴大有償用地范圍,并堅持和完善土地招拍掛出讓制度。
點評:土地都挪作它用了,糧食、蔬菜從哪里長?13億多人口吃啥?!
新華網2011年1月6日消息 財政部2011年1月6日發布消息,宣布經國務院批準,201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間繼續征收機場管理建設費和旅游發展基金。但購買支線飛機執飛的支線航班機票,免繳機場管理建設費。并繼續保留首都機場、白云機場、美蘭機場三家上市機場以機場管理建設費安排補貼作為企業收入的政策,每年補貼額不低于各機場當年機場管理建設費收入的40%。
中國新聞網2011年1月6日消息 渣打最新調研報告指出,中國農業生產率仍相對高于其他國家。渣打經濟學家利用聯合國糧農組織截至2006年的數據建立了一個對全球全要素生產率的估算模型,顯示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農業產出增速保持約2%的水平。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表現早超過其他地區。
點評:在農業用地數量持續減少的情況下,未來還能否保持領先。
中國新聞網2011年1月4日消息 國家發改委2011年1月4日公布《反價格壟斷規定》和《反價格壟斷行政執法程序規定》,這兩部行政規章將于2011年2月1日起實施。多位經濟法專家表示,這兩個規定的出臺分別從實體和程序上細化了《反壟斷法》中關于價格壟斷的規定,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并對政府對價格壟斷的行政執法行為加以規范,同時對經營者、行業協會等規范自身行為提供了守法的依據。
點評:作為遏制CPI上漲的手段之一,將進一步打擊各種價格炒作行為,長期有利于經濟發展。
中國新聞網2011年1月2日消息 中國中藥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證實:2010年全國市場537種中藥材中有84%漲價,漲幅在5%至180%。其中28%漲幅超過51%;有6%逾181%,2%超過300%。冬蟲夏草、水蛭、松貝母、青貝、阿膠、西洋參、太子參、三七、牛黃等上升漲價榜首。
點評:中藥材持續漲價明顯增加了醫院中藥制劑的成本和消費者負擔,也給中藥企業帶來成本壓力。
人民日報2010年12月31日消息 2010年12月30日從商務部獲悉,2010年我國進出口實現了較快恢復性增長,1-11月份進出口規模已超過2008年全年水平,再創歷史新高。預計2010年進出口總額2.9萬億美元左右,“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速超過15%。我國明顯降低了對發達市場的出口依賴程度,并對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進出口持續快速增長。
中國新聞網2010年12月30日消息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已有2062家上市公司、1.3億戶投資者,股票總市值全球第二,商品期貨市場成交量居世界第一位。并且今后將大力完善市場體系和結構,增加市場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股票市場體系,逐步形成包括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和場外市場在內、結構合理、功能健全、運行高效的市場體系。
點評:讓投資人受益才是真。
新華網2010年12月29日消息 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發布《2011年中國企業離職與調薪調研報告》。報告預計,2011年薪酬增速繼續加快,達到8.4%,超過2010年7.9%的漲幅,并創造2008年以來的最高漲幅。其中調資增幅最多的是能源化工、金融及生物醫藥三個行業,分別達到8.9%,8.7%和8.4%。調查同時顯示,2010年有87.3%的企業進行了調薪,89%的企業表示2011年將對全體員工進行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