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土資源部網站報道,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近日完成的《南太平洋島國海底礦產資源現狀及合作環境研究》成果顯示,南太平洋島國海底分布有多金屬結核、鈷結核以及熱液硫化物等 10個成礦遠景區。
通過對南太平洋海域及島國專屬經濟區海底礦產資源調查現狀、各類礦產資源分布狀況、類型規模、成礦特征、礦產富集區等的研究分析、歸納總結,劃分出基里巴斯 phoenix群島周圍海域、庫克群島南部和北部周圍海域兩個多金屬結核遠景區;馬紹爾群島西南海域,萊恩群島東部圣誕島西北海域,土阿莫土群島西南、塔西群島東北海域以及新喀里多尼亞海域等 4個鈷結核遠景區;巴布亞新幾利亞東北海域的馬努斯海盆、斐濟群島附近的北斐濟海盆、斐濟群島與湯加群島之間的勞海盆、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北俾斯麥群島海域四個熱液硫化物遠景區。在此基礎上,項目組編制了 1∶1000萬南太平洋島國海底礦產資源分布圖和 1∶800萬西北幅、東北幅、西南幅海底礦產資源分布圖,譯編了 38幅南太平洋深海礦產資源調查圖。
在對南太平洋島國合作環境綜合分析的基礎上,依據我國對島國外交“加強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戰略和我國對外礦產資源需求合作的戰略方針,課題組提出,要恰當處理與地區礦產資源消費國之間的關系,增進合作,互利共贏;與資源來源國修好,將巨額外匯中的一部分用于推動南太平洋地區的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將海底礦產資源勘查納入我國對南太平洋島國的經濟援助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