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10]2953號文,同意建設福建海滄變電站擴建、陳田變電站擴建、晉江—大園Ⅰ回線路改接至莆田變電站共3項500 kV輸變電工程。上述項目共擴建500 kV變電站2座,新增500 kV變電容量175萬kVA,建設500 kV線路196 km。上述工程靜態投資8.23億元,其中本體投資7.60億元,場地征用及清理費用0.63億元;動態投資8.43億元,其中資本金2.11億元,占動態投資25%。
2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10]3011號文,就核準山東省淄博市臨淄熱電改擴建工程項目做出批復。本工程建設2臺25 MW背壓供熱機組,配套建設2臺240 t/h循環流化床鍋爐和熱網工程。項目投產后,形成260 t/h供汽能力和210萬m2供暖能力,并拆除供熱區內28臺燃煤小鍋爐。本工程安裝高效布袋除塵、脫硫和在線煙氣連續監測裝置,預留脫氮裝置空間。本工程動態投資5.3億元,其中資本金為1.1億元,占總投資的20%。
3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10]3136號文,就核準江蘇新海發電有限公司“上大壓小”擴建工程項目做出批復。本工程建設1臺1 000 MW國產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相應關停江蘇省504.5 MW小火電機組,占用江蘇省火電建設規模160 MW。本工程安裝高效靜電除塵、脫硫、脫硝和在線煙氣監測裝置,預留進一步提高脫硝效率空間,電廠以500 kV電壓等級接入系統。本工程動態投資45.6億元,其中資本金為9.1億元,占總投資的20%。
4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10]3157號文,核準批復了山西神頭發電有限責任公司“上大壓小”異地擴建工程項目。本工程建設2臺600 MW國產超臨界燃煤空冷發電機組,相應關停山西省793 MW燃煤小火電機組,占用山西省火電建設規模67 MW。本工程采用煙塔合一技術,安裝電袋除塵、脫硫、脫硝和在線煙氣連續監測裝置,電廠以500 kV電壓等級接入系統。本工程動態投資49.8億元,其中資本金為10億元,占總投資的20%。
5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10]3158號文,核準批復了國電陽宗海電廠三期“上大壓小”擴建工程項目。本工程建設2臺300 MW國產亞臨界燃煤發電機組,相應關停云南小龍潭電廠4臺100 MW燃煤小火電機組,占用云南省火電建設規模28.6 MW。本工程安裝高效靜電除塵、煙氣脫硫裝置,預留煙氣脫硝裝置空間,電廠以220 kV電壓等級接入系統。本工程動態投資24.97億元,其中資本金為4.99億元,占總投資的20%。
6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11]46號文,就核準黑龍江華能伊春熱電“上大壓小”新建工程項目做出批復。本工程建設2臺350 MW超臨界燃煤熱電機組,配套建設熱網工程,相應關停黑龍江省104 MW燃煤小火電機組,占用黑龍江省火電建設規模492 MW。項目投產后,形成1 200萬m2供暖能力,并拆除供熱區內106臺燃煤小鍋爐。本工程動態投資31.15億元,其中資本金為6.23億元,占總投資的20%。
7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11]60號文,就核準新疆神化烏魯木齊米東煤矸石熱電廠“上大壓小”新建工程項目做出批復。本工程建設2臺300 MW國產亞臨界燃煤供熱機組,配套建設2臺1 069 t/h循環流化床鍋爐和熱網工程,停建新疆自治區270 MW小火電機組。項目投產后,形成約1 000萬m2供暖能力和180 t/h供汽能力,并拆除供熱區內259臺燃煤小鍋爐。電廠采用直接空冷發電技術,以220、110 kV兩級電壓分別接入系統。本工程動態投資28.94億元,其中資本金為5.79億元,占總投資的20%。
8國家發改委以發改能源[2011]61號文,就核準江蘇淮陰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熱電聯產二期“上大壓小”工程項目做出批復。本工程建設1臺300 MW國產燃煤供熱機組,配套建設熱網工程,相應關停江蘇省128 MW小火電機組,占用江蘇省火電建設規模35 MW。項目投產后,形成280 t/h供汽能力,并拆除供熱區內53臺燃煤小鍋爐。電廠以220 kV電壓等級接入系統。本工程動態投資12億元,其中資本金為2.4億元,占總投資的20%。
1國內首個10 MW太陽能發電項目在甘肅省開工。該項目光場規模為10 MW,占地300畝,總投資3億元,一期計劃2011年10月竣工。該試驗示范項目以光煤混合發電的方式,通過利用太陽能資源來補充發電,可有效減少原火電機組煤耗量,降低污染排放,實現連續穩定發電。項目運行后每年將可節約標煤11 785 t,可減少SO2排放量33.64 t、減排煙塵2.081 t、減少NOx排放量38.31 t。
2全國首個光伏并網發電示范項目—中廣核能源開發公司聯合體10 MW光伏發電項目日前全部帶電運營。與此同時,國投華靖電力控股有限公司10 MW光伏發電項目也并網成功。至此,國家在敦煌開工建設的2個10 MW光伏發電示范項目全部建成并投產。
3“十二五”期間,廣東省將投資1 874億元建設電網,屆時將新增35 kV及以上變電容量16 364萬kVA、線路26 358 km,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新型農村電網,總體建成“結構優良、安全可靠、技術先進、適度超前”的現代化大電網。2011年的電網建設投資將達到311億元,將建成投產35 kV及以上變電容量1 935萬kVA、輸電線路6 282 km。
4“十二五”期間,四川省電力公司投資將突破1 000億元,著力建設“大電網、大樞紐、大平臺”的堅強電網,同時將盡快啟動“疆電入川”工程。未來5年四川電源裝機將突破90 000 MW,凈增達50 000 MW,其中水電43 000 MW。到“十二五”末,四川電網500 kV變電站數量達到54座,500 kV線路達到16 000 km,投資總額與建成規模都將穩居全國省級電網第一。
52011年,山東電網將投資202.42億元,打造堅強智能的山東電網。計劃新開工110 kV及以上變電容量2 307萬kVA、線路3 580 km,投產110 kV及以上變電容量1 732萬kVA、輸電線路2 844 km。建成投產500 kV煙臺牟平輸變電工程、光州—大澤線路工程,開工建設500 kV彩石、臨淄、章丘、孫伯輸變電工程。同時,投資70億元進一步加強配網建設與改造。建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推廣應用智能電表400萬只,穩妥推進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建設濟南、青島等4個智能用電示范小區。另外,還將大力實施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加快建設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新型農村電網。加快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建成電氣化縣17個、電氣化鄉(鎮)178個、電氣化村6221個。
6據悉,國家電網公司全力推進±1 100 kV特高壓直流工作,力爭用1年半時間基本完成關鍵技術研究,確定工程的主要技術方案;在2年內突破關鍵設備技術問題,完成模型樣機研制;在5年內建成±1 100 kV特高壓直流示范工程。
7近日,我國首個非并網風電多元化應用、“中國—加拿大政府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1010DFA61540)風電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在江蘇鹽城沿海建成,日產100 t淡水風電海水淡化裝置和日產120 m3H2的風電制氫系統同時成功運行。項目為建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非并網風電系統構建基礎理論,使我國非并網風電基礎理論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8近日,四川、云南兩省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聯合發文,以《關于核準碩曲河去學水電站項目的批復》(川發改能源[2011]72號)文件,同意建設去學水電站。大唐去學水電站位于金沙江左岸的定曲河最大支流碩曲河干流上,工程區處于四川省甘孜州得榮縣境內,總裝機容量246 MW,設計多年平均發電量10.83億kW·h。
9近日,為打通河北張家口壩上地區10 000 MW風電外送通道,國家電網公司將斥巨資建設以張家口市為起點的1 000 kV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未來5年中,張家口市將新增35 kV及以上變電站39座、容量5 734 MVA,新增輸電線路1 271 km;大幅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電網高度智能化變電站數量將達到10座,15個采用電力光纖、電力寬帶技術的智能化示范小區將落成;加強電能大規模外送方式下電網管理,加大科技投入,實現可再生能源友好接入和協調控制,全面完成張家口壩上10 000 MW風電基地配套送出工程。2011年將完成電網建設投資9.29億元,投產10 kV以上線路883 km,新增35 kV以上主變容量63.85萬kVA。
10繼大神堂風電場、沙井子風電場一期陸續并網發電后,天津第3座風電場——馬棚口風電場也已啟動建設,并有望年內并網發電。馬棚口風電場,位于濱海新區大港東南角,規劃容量100 MW,一期建設容量49.5 MW。3座風電場全部建成投產后,每年的發電量將在6億kW·h左右,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0萬t,減少CO2排放50萬t,節水6 000萬t。
11近日,寧夏自治區發改委以寧發改審發〔2011〕29號文核準了月亮山風電二期49.5 MW工程,至此,海原(固原)區域風電項目已核準容量近150 MW。
12近日,貴州省最大焦炭發電清潔型項目在貞豐投產。該項目建設3臺150 MW鍋爐,采用山西省化工設計院開發的專利技術生產工藝——QRD-2007清潔型熱回收搗固式煉焦爐進行煉焦,配套余熱發電、廢氣脫硫、原煤洗選,年產焦炭100萬t,項目總投資4.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