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寶福,金昌國,許大彬
(航天中心醫院肝膽外科,北京海淀 100049)
亞甲藍在Ⅰ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切除術中的應用(附15例報告)
姚寶福,金昌國,許大彬
(航天中心醫院肝膽外科,北京海淀 100049)
亞甲藍;膽總管囊腫;外科手術
Ⅰ型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是膽道畸形中常見的類型,由于囊腫深入胰腺內或反復感染而至手術切除困難,我院對收治的Ⅰ型先天性囊腫患者15例行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切除,術中應用亞甲藍進行囊內標記,對順利尋找膽總管末端,防止對靜脈、胰腺、十二指腸的損傷起到了良好的指引作用,方法簡單易行,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15例膽總管囊腫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齡14~40歲,平均27歲,均為Ⅰ型膽總管擴張癥[1]。
1.2 臨床表現:兒童型膽總管囊腫多有典型的腹痛、腹部包塊、黃疸三聯征表現[2]。成人臨床表現不典型,多表現為慢性、間歇性上腹部疼痛不適,其次是發熱和黃疸,很少能觸及腹部包塊,右上腹腫塊并不多見,又多合并其他肝膽疾病。本文所有病例均有間歇性右上腹不適或腹痛,黃疸(繼發性梗阻性黃疸)5例;繼發膽汁性肝硬化合并脾大、有腹部包塊2例;腹痛、黃疸、腹部包塊三聯癥8例。
1.3 方法:入腹確定膽總管囊腫后,充分游離囊腫表面組織,進行減壓,吸出大部分囊液,剩余50mL左右,取2m L亞甲藍以細針穿刺呈迷路狀注入囊內,荷包縫合關閉針道,輕輕擠壓囊腫,略加壓,使部分膽汁進入十二指腸,可以觀察到囊腫壁呈淡藍色著色,在顏色的指引下,充分游離囊腫上下端、第一肝門,仔細解剖肝動脈和門靜脈,至囊腫下端時,要每次夾取少量組織(尤其在使用超聲刀時),即防止破壞囊壁,又防止損傷胰腺,造成胰瘺。仔細辨認藍染部分,尋找膽總管進入十二指腸處,于匯合處切斷膽總管。這樣做到了不遺留殘存擴張膽管,又避免了術中找不到末端膽總管,防止出現術后并發癥。
采用術中囊腫內亞甲藍標記定位15例,均順利找到囊腫末端膽總管,做到了擴張膽總管切除無殘留,并且無1例損傷門靜脈、胰腺、十二指腸,術后無胰瘺出現,減少了術中不良反應,顯示亞甲藍在膽總管囊腫切除中起到較好的指引作用。
亞甲藍[3]因其兩大作用而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一方面作為水溶性的噻嗪類染色劑用于臨床診斷,包括細菌染色、甲狀旁腺手術中的定位以及氣管食管瘺、胃腸道瘺的診斷;另一方面作為氧化劑用于臨床治療,包括口服治療尿路感染,靜脈滴注治療氰化物中毒及高鐵血紅蛋白血癥。近年來的一些研究表明亞甲藍還有穩定血流動力學的作用[4]。
目前,亞甲藍在外科領域應用越來越多,包括乳腺癌前哨淋巴結定位[5]、痔瘡止痛、燒傷削痂深度判斷[6]等。本文借鑒亞甲藍的染色效果應用于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手術中。先天性膽總管囊腫好發于東方人種,多見于小兒,其中Ⅰ型最為常見。發病原因可能為膽管壁薄弱、膽道下端梗阻、胰膽管合流異常,往往囊腫體積較大,和胰腺、十二指腸關系密切,手術中容易造成門靜脈、胰腺、十二指腸損傷。根據目前最廣泛應用的Todani分類法(1977年)將先天性膽管囊狀擴張癥分為5型,Ⅰ型,占80%~90%,局限于膽總管,又稱膽總管囊腫,膽總管呈囊狀、柱狀或紡錘狀擴張;Ⅱ型,占2%,膽總管憩室樣擴張;Ⅲ型,占1.4%~5%,為局限在膽總管十二指腸壁內段的擴張,向十二指腸內突出;Ⅳ型,占19%,為肝內外多發膽管囊狀擴張;Ⅴ型,又稱Caro1i病,為肝內膽管多發囊狀擴張。本文所選病例均為Ⅰ型膽總管擴張癥。
由于膽總管囊腫具有惡變的可能[7],在外科處理膽總管囊腫時要求盡可能切除囊腫[8],但臨床上經常遇見膽總管囊腫下段深入胰腺實質[9],強行進行剝離極有可能導致嚴重出血、胰管損傷和胰漏的發生。囊腫巨大,分離過程中造成肝動脈、門靜脈及十二指腸損傷。成人膽總管囊腫因為反復的膽系感染易與周圍連結緊密,尤其是與門靜脈的粘連,術中為追求完整切除而損傷門靜脈。有時完整切除囊腫困難較大,有些醫療單位采用橫行切開囊腫,至門靜脈毗鄰處于漿膜下提起囊腫壁,緊貼囊腫后內側壁的內層行黏膜下分離,保留囊腫外層纖維性囊壁,以保護門靜脈。處理囊腫下段狹窄部時如遇找不到膽總管下段開口或囊腫位置低,深入到胰內或再次手術而不強求完全切除囊腫,行囊腫大部切除,以免損傷十二指腸、胰腺等。對下段殘留的囊腔盡量剝脫黏膜,殘留的黏膜以石碳酸處理。我們采用亞甲藍特殊的標記效果,術中能夠對黏膜起到很好的染色作用,對于囊腫下端膽囊管、尤其是十二指腸壁內段能夠很好標記,防止誤傷胰腺及十二指腸。在分離囊腫時,根據顏色深淺可以判斷分離的深淺,防止了將囊壁分破或損傷門靜脈及肝動脈等組織。
本方法是一種簡單、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手術中推廣應用。
[1]寧純民.先天性膽總管囊腫62例診治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4):921.
[2]黃學偉,黎俊.先天性膽管囊狀擴張癥的診斷及手術治療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2):121-122.
[3]陳斯琴,王書偉.亞甲藍臨床應用進展[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08,28(2):206-208.
[4]朱華棟,于春華,王厚力,等.亞甲藍在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治療效果[J].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08,30(2):136-139.
[5]張冰,李振平,劉純,等.亞甲藍染料示蹤法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結活檢中的應用[J].現代實用醫學,2010,22(5):498-500.
[6]姜琳,楊龍江.亞甲藍在普通外科的臨床應用[J].國醫藥指南,2009,7(16):88-89.
[7]馮繼峰,陳文有,陳達豐,等.膽總管囊腫癌變的臨床特點及預后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10,18(5):347-350.
[8]王重民,張衡,田立民,等.成人先天性膽管擴張癥手術治療39例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008,16(3):164-165.
[9]王群偉,劉威,李清龍,等.介紹一種處理胰內段膽總管囊腫的新手術方法(附12例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手術學雜志,2010,14(2):87-89.
(本文編輯:趙麗潔)
R575.7
B
1007-3205(2011)10-1215-02
2011-05-11;
2011-06-07
姚寶福(1972-),男,河北泊頭人,航天中心醫院主治醫師,醫學碩士,從事肝膽外科疾病診治研究。
10.3969/j.issn.1007-3205.2011.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