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萍
(水利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北京)
由于水利工程建設周期長、投資大、收益低和其非競爭性、非排他性、公益性的基礎設施特征而成為政府投資項目。屬于大規模區域開發的長距離引調水工程(如南水北調)、大江大河防洪整治(如入江水道、淮河臨淮崗防洪水庫)、灌區骨干引水工程(如黑龍江千億斤糧食基地涉及的灌區)等項目建設時國家及地方政府財政性投資成為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為保證政府投資項目的投資效益,規范政府投資項目管理、防止腐敗,水利項目采取了更為嚴格的管理程序:以大型水利項目設計階段為例,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及其委托的咨詢機構從規劃、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各階段均進行了審查、評估、審批,對于南水北調這樣的特大型項目更有國家審計署對可行性研究報告投資進行審計后由國家發改委批復;在項目實施階段更有招投標、變更、索賠、工程結算、竣工決算、項目審計、稽查及項目后評價等過程。但即使如此,仍出現了一些項目各階段投資偏差較大的現象。特別是大型引水工程(含城市供水、灌區骨干引水工程)由于線路長、穿越地形復雜、工期長而成為水利工程投資控制的難點。在近期遇到的引調水工程項目的投資估算、設計概算、修改概算審查中發現,設計階段投資計算精度主要受制于工程規劃方案、地質條件、設計方案、施工方法、價格水平年等因素的變化。以下針對這幾個方面分別說明:
工程規劃是項目建設龍頭,規劃目標是工程設計的依據,而工程規劃必須根據工程當地的發展規劃、需求而定,由于當地城市(或城鎮、農村)發展規劃更注重本地經濟、環境的發展及地方政府的利益,從地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調整地方發展規劃。而水利工程是按照已有的各地方小規劃統籌考慮后進行設計的,由于其設計施工周期長,可能導致規劃趕不上變化的情況發生。而工程規劃的被迫變化將導致巨大的浪費。如:某省FXYB工程(一期)設計從已建BS水庫取水[1],已鋪設設計供水能力為30萬t/d的輸水管線,由于BS水庫自建成至今約10 a,上游用水增加及降雨的減少諸因素導致入庫水量減少,水庫多年平均蓄水量僅約為設計蓄水量的40%,導致FXYB工程最大引水量僅為15萬t/d,為滿足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將開辟新的供水水源,由于該城市用水大戶位于入庫前,新開工的供水工程將在入庫前給FXS預留了供水口,屆時,該城市尚缺水量將由該預留口另鋪設管道提供,已施工完成的一期工程則將由于供水目標需求減少而產能過剩,資金浪費已成定局。而DHF輸水(二期)工程[2],設計時各用水戶均提供了需水承諾,但當工程即將完工時,卻由于原擬定的上、下游用水戶需水結構發生較大變化而要求設計變更,減少上游供水,增加下游供水,已建成的上游配水站規模偏大,而原設計的下游供水管線管徑、長度均需增加,僅此一項就使工程總投資增加約16.1億元,占總增加投資61%。
設計方案是計算工程量的依據,是控制投資主要和直接的因素。由于引水工程戰線長,勘測設計工作量大,往往由于設計經費、設計周期的制約難以滿足投資控制的精度要求。深度不夠,方案選擇缺乏科學性,估算不準確,都將使投資控制的總目標難以確定,并由于缺乏可操作性,造成隨著設計深度的加深,投資層層加碼,規模難以控制。水利工程使關系倒國計民生的百年大計,應立足當前,兼顧發展,量入為出、綜合平衡。如西南某省DTSK灌區工程位于丘陵地區[3],原設計時僅對建筑工程投資進行比較,推薦線路主要采用以往認為較便宜的明渠輸水,由于近年移民占地補償標準、水土保持、環境保護要求提高及工程外部邊界條件(如近年已建的高速公路、鐵路等)的變化,導致原設計的明渠段相當一些無法實施,經造價、環境、施工各方面綜合比較后將部分傍山渠道改為隧洞,縮短了線路長度、避讓了現有設施、減少了占地征遷矛盾及對環境的不利影響、降低了實施難度,加快了工程建設進度和工程效益的發揮。由此可見,在社會經濟條件飛速發展變化的今天,工程直接投資最少不一定就是最優的方案。方案比較時需對包括施工費用、工期及移民占地補償、環境保護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及運行期費用在內的完全投資(或費用)進行綜合考慮,在此基礎上推薦合理可行的建設方案。
設計工程量是工程造價計算的依據,這是每一個工程設計人員、造價工程師均明白的事,為控制投資規模,國家發改委要求將項目建議書階段作為水利工程投資控制的重要階段,對設計人員提出要算了畫、限額設計等要求,但實際操作時卻往往不盡人意。由于各階段勘查設計深度不同,揭示的工程區地質條件如土石比例、圍巖類別等將有差異,引起的各階段設計工程量及據此計算的工程投資有差異是難免的。但設計人員應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提供設計方案、設計工程量,避免人為的低估冒算,避免領導意志左右工程投資。仍以DHF(二期)輸水工程為例,由于將原設計批復的雙管同槽改為單管單槽鋪設、交叉管線由批復的PCCP管改為鋼管等設計變更及由于地質條件變化引起的地基承載力加固措施、部分線路改線、抗腐蝕要求提高等設計變更導致工程量增加及隨基數變化等因數合計增加投資約8.2億元,占總增加投資的31%。
目前工程造價多根據定額編制,從水利建筑工程定額分析可知,由于施工方法不同,選用定額不同,計算工程單價偏差較大。如機械施工效率高,工程單價將低于人工施工單價,而機械施工中各種設備又各具特點[4],如推土機推運III類土60 m定額,55 kW推土機是所有推土機施工中效率最低的,比效率最高的235 kW推土機施工單價高約80%,而1 m3挖掘機挖自卸汽車運輸1 km定額,配5 t車的價格將比配8噸車價格貴約8%;定額中裝載機挖土單價高于挖掘機,由于引水工程線路長,土石方開挖量大,其施工設備的選取對投資影響大,為使計算投資更好的反映工程實際,造價專業人員應及時向施工人員反饋,以便施工設計人員采用合理、經濟的施工方法。如JBHDXF護坡工程,為保證混凝土護坡順利實施,需沿護坡順河向作圍堰,由于當地土料缺乏,長距離調土導致常規的編織袋土圍堰造價貴達54.35萬元/km,而適用于低水位的樁膜圍堰造價僅38萬元/km,僅此一項,可節約圍堰投資43%。
設計概算編審人員應掌握工程建設總體情況,充分了解工程的作用及目的,初步掌握工程建設標準,根據設計文件、圖紙及現行水利工程造價計算方法、標準、定額所包括的工作內容按不同專業分別計算。概算編審人員應及時掌握工程所在地價格信息及價格調整指數,使編審的工程投資盡可能正式反映設計內容、施工條件和實際造價,避免由于造價專業自身原因導致各階段投資發生較大偏差。國家發改委要求水利工程各階段投資應隨設計深度逐步調減,如遇特殊情況投資增加,則可行性研究階段投資突破項目建議書投資應控制在15%以內,初步設計概算投資高于可行性研究階段批復投資控制在10%以內,否則,應重新編報上一階段設計報告及投資。
由于概(估)算編制辦法、標準、定額修編周期長,在若干年內是相對穩定的,不考慮價格水平變化,在引調水工程投資中占比達80%以上的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變化不大。由于各設計階段均需有必要的設計周期,各階段投資編制的價格水平不同,在近年CPI高價或波動較大的經濟環境下[5],引調水工程涉及的主要建筑施工材料如鋼筋、水泥、油料、炸藥等價格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成為工程投資變化中純造價專業導致的主要原因。仍以DHF輸水工程(二期)為例,在整個施工期由于由于材料價格變化導致的投資增加約2.1億元,占總增加投資的8%。
一提起投資控制,人們首先想到是造價人員的任務和責任,但如上分析,由于工程規劃、勘測設計、施工方法及方案變化導致的投資變化是控制投資編審精度的主要因素。造價人員必須在得到各專業協同合作,互相及時反饋、修改、完善設計方案的基礎上才可能編審出滿足精度要求的工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