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喜賓,于微微
(1.巴彥縣水務局,黑龍江巴彥151800;2.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150001)
福合小流域位于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鎮境內,距縣城45 km,流域總面積44.5 km2,呈不規則形狀,為低山丘陵地貌,屬松花江漂河水系,年均降水量558.6 mm,年均氣溫2℃~4℃,流域內共有4個行政村,總人口4 650人,全部為農業人口,農業勞動力3 100人。福合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態修復項目是哈爾濱市生態修復重點項目,實施期為2008~2010年。該項目以坡面、溝道、河流水源的修復及相關配套生態工程為主,并結合各自特點及在系統中發揮的作用,配置合理的措施。通過水土保持生態修復項目的實施,共完成封禁面積28.5 km2,人工補植75 hm2,人工種草50.5 hm2,設立生物圍欄3 km,建立標志碑30座,標志牌60塊。
該項目實施后,福合小流域現已變得山青水秀,景色怡人,水土流失大大減輕,取得了明顯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據測算,項目區林草覆蓋率由27.2%提高到48.5%,年土壤侵蝕模數由2 245 t/km2降至840 t/km2,年人均收入從2 100元提高到3 500元,農、林、牧、副各業產值結構由先期的80.50∶0.58∶14.86∶4.06變為58.30∶1.10∶31.50∶9.10,土地利用比例由調整前農地:林地:草地:荒地:其它為44.4∶21.1∶16.1∶3.3∶15.1調整為39.7∶23.4∶20.1∶2.6∶14.2。各產業結構有了較大變化,土地利用結構更加合理,為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繼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生態修復工程是一項重要的系統工程,直接關系到群眾的切身利益,為準確掌握項目區實際情況,我們抽調多名技術人員,組成調查小組,深入實地,調查摸底,掌握第一手準確資料,為科學規劃提供有力保障,并對相關數據進行跟蹤調查:①基本情況調查。掌握流域概況、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氣象。②社會經濟狀況調查,掌握人口、勞動力、經濟狀況、收入結構、土地利用狀況。③進行生態修復區林草管護現狀及管護方式調查,以便提煉出更佳管護方案。在項目規劃過程中,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改善生態環境、發展農村經濟為目標,進行科學規劃,在實施措施上以封為主,封禁、補造、撫育、管護相結合,且把生態修復同農民科學致富相結合,此項目通過一定的人工輔助措施,促使自然界本身固有的再生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促進植被持續增長和演替,保護和改善受損生態系統的功能,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
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作為新時期治理水土流失的新理念,已經成為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的有效手段,巴彥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協調各部門,建立管理機構,配備工作人員,明確各部門職責,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做到有據可查,有章可循。同時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多形式、多渠道對群眾進行廣泛宣傳教育,使他們在頭腦中進一步理解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意義,從而為該工程的順利實施營造了有利的輿論氛圍。
縣委縣政府對流域水土流失給當地經濟和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十分重視,建立了一系列的地方規章制度,防治水土流失。同時為了彌補生態修復項目投放資金的不足,深化了投資管理機制改革,整合項目資金,把水土保持重點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工程、水利配套工程、生態林建設工程等資金集中用于綜合治理,做到統籌兼顧,合理規劃,相互配套,使有限資金發揮最佳效益,為生態修復工程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
3.4.1 加強監督執法,不斷提高管護隊伍人員素質
目前巴彥縣有專職水土保持監督執法人員9名,且均有省政府統一頒發的“行政執法證”,同時在相關村屯有35名專職管護人員。水保部門每年定期對監督執法和管護人員進行法律知識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執法能力和管護力度。幾年來共查處水保違法案件15起,有力地保護了生態修復成果。
3.4.2 建立強有力的有效制度
為確保生態修復成果,巴彥縣人民政府頒布了《巴彥縣水土保持實施辦法》和《巴彥縣水土保持生態修復項目區管理辦法》,項目區所在興隆鎮政府制定了禁牧、封山、管護等條文規定,項目所在村制定了村規民約,明確責任和義務,同時進一步完善獎懲制度。
3.4.3 加大宣傳力度,樹立生態修復觀念
在項目區內建立醒目的標志碑30座,標志牌60塊,書寫標語300余條,懸掛橫幅20幅,出動宣傳車500多臺次,印發各種宣傳材料4萬份,同時將封禁、封育管護合同對村民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這樣在群眾心中養成了保護生態光榮,破壞生態可恥的可喜意識。
生態修復是現代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必須與產業結構調整,土地利用結構調整、法制宣傳,監督管護等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為項目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1] 焦居仁.生態修復的要點與思考[J].中國水土保持,2003(2).
[2] 蒲勇平.長江流域生態修復工程的意義及對策[J].水土保持通報,2002;22(5).
[3] 張成旺.平邑縣生態修復工程社會經濟效益微觀評價[J].中國水土保持,2009(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