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國 高成美 王衛民 孫鵬飛
(海陽市大閆家海洋與漁業工作站 山東 海洋 265100)
近幾年,日本對蝦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價格不斷攀升,尤其冬季暫養的對蝦,反季節上市,利潤頗豐,經濟效益可觀。現將海陽市冬季高密度暫養日本對蝦技術整理介紹如下,供大家參考。
冬季閑置的溫室魚棚或對蝦育苗室等均可。單個儲養池大小20~50m2,池深0.8m,池底鋪粗沙20cm以上,用磚塊擋住粗沙,留出0.3m2空間設置排水口。每2~3m2設散氣石一個。海水深井至少一口,水量充足,水質良好。要特別注意,日本對蝦越冬儲養適宜鹽度范圍是23~31‰,低于20‰會造成其大量脫皮死亡,適宜pH值為7.8~8.6。
1.鋪沙與消毒。暫養日本對蝦必須選擇干凈、無污染、大小均勻的沙子。沙子不能過細,沙子過細,會使日本對蝦潛沙困難,特別是不利于沙內水體交流和溶氧交換。沙子入池后,必須用清潔海水將其充分洗淘,除去其它雜質、污物及石礫,在對蝦入池前用10%聚維酮碘(慧碘)浸泡2小時以上,對其徹底消毒殺菌。消毒后再用清潔海水清洗1~2遍,然后注入微流水至正常水位,待對蝦入池。
2.暫養水的準備。暫養日本對蝦用水水溫是關鍵,開始入室時的水溫應嚴格控制在15℃以下。如果用水取自池塘,應經過消毒后方可使用,以確保暫養用水的清潔。
對蝦入室前,要將暫養池的水的鹽度調整到30‰左右,溫度控制在15℃以下,以防對蝦入室后大量脫皮死亡。對蝦入池前后,可連續潑灑“激活”(100g/池)+“活力鈣”(50g/池)3~5天,以減輕對蝦運輸過程中的應激反應,使其及早適應暫養池內環境,同時促進脫皮的對蝦硬殼,提高暫養蝦的成活率。放養密度以2.5~3.0kg/m2較適宜。
1.水溫。日本對蝦在水溫10℃以上進食,低于6℃停止攝食,整個暫養過程中,水溫以控制在8~13℃范圍較適宜。當氣溫降至8℃以下時,要將池中水位提高,以防止水溫過低。
2.溶解氧。日本對蝦室內暫養系高密度養殖,溶氧含量是關系到養殖成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整個暫養期間,暫養池內要連續機械增氧,使池內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同時暫養棚要配備一臺發電機以及一些藥物增氧劑如“高力氧”等,以防停電缺氧。
3.鹽度。日本對蝦暫養應采取高鹽度養殖,否則極易發生大量脫皮現象。鹽度應控制在30‰左右,保持高鹽度條件不具備的,最低也要在23‰以上。
4.換水。換水的主要目的,一是維持水溫相對穩定,二是保持池內水環境清新,但是換水量不宜過大,否則容易刺激對蝦脫皮。暫養池內的水位一般應控制在30~40cm左右。水溫在10℃以上時,因為水溫高,需要投餌,池子易臟,日換水量要在100%以上,水溫在10℃以下時,不需要投餌,此時的換水量可以降低,一般在50%左右。換水采用微流水,以減輕對對蝦的刺激。
5.投餌。餌料種類主要是鹵蟲、沙蠶、蛭子等,它們具有營養價值高、污染少等優點,其中尤以活沙蠶為最佳。投餌在傍晚一次進行。投餌前要用清水把餌料沖洗干凈。投餌量應根據具體攝食量靈活掌握,一般以投餌后3小時內略有剩余為好。
6.清池消毒。每周用“優肽”(噬菌蛭弧菌100mL/池)對暫養池消毒。其對水體當中常見的致病菌有較強的裂解作用,并且使用安全無副作用。應避免使用抗生素、氯制劑等,以防對對蝦產生刺激。
7.加強管理。暫養期間,要細心觀察,勤于管理,每天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巡查,嚴防漏水、跑蝦、缺電,注意觀察對蝦進食、生長情況,發現池中的死蝦和殘餌及時撈出,以防敗壞水質。
日本對蝦暫養期間的病害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暫養日本對蝦時間較短、密度較大,發病后治療非常困難,其價格升高隨時可以出池,因此,發現病害征兆,不要猶豫,應立即出池,以防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