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學生14歲過雅思 一年譯三本莎翁名著]
一年譯出三本莎翁名著,14歲就通過了雅思考試,在英國劇院演話劇……就讀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學的席奕儒可謂是個“牛氣沖天”的學生。
席奕儒的“牛”跟英語有著分不開的關系。從上幼兒園開始,從事對外交流工作的父親就開始有意識地為兒子放些英語兒歌、動畫片。席奕儒說,雖然那時候還聽不懂,但對培養他的語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席奕儒隨父親一起前往英國求學。席奕儒就進入了當地的一所公辦初中Lilian Baylis Technolgy讀初二。3個月后,他開始著手翻譯第一本莎士比亞名著《威尼斯商人》。此舉一方面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英語,另一方面完全是出于對話劇和戲曲的喜愛。在英國期間,席奕儒就參演了英國著名話劇《理發師陶德》,擔當了大家都望而卻步的角色——陶德,其表演獲得了重大成功。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在第一本書的翻譯過程中體會到的快樂,席奕儒在英國的這一年間又緊接著翻譯出了莎士比亞名著《麥克白》和《李爾王》。
2009年7月,席奕儒回到了宜昌,接下來他又在眾人面前“牛”了一把。本來只是為了檢測下自己的英語水平,沒想到14歲的他第一次考雅思就順利通過了考試。
[ 劉墉:家長要用“換位法”來教育青春期的孩子]
著名學者劉墉在湖南大學演講時,傳授了對待叛逆期孩子的獨家秘方。劉墉認為,青春期的孩子會叛逆,是因為他們長大了,認為自己可以獨立了,卻又必須依靠父母。兩者產生的拉力讓孩子迷茫、惶恐,他們開始跟家長鬧別扭,對著干。其實,許多事情,他們明白對錯,只是想和家長作對。如果家長處置失當,很容易讓孩子走上歧路。家長要用“換位法”來教育孩子,讓他們在任性的時候,把自己與家長、老師立場對換,客觀地想問題,這樣孩子更容易體諒別人。這一時期的孩子還非常在乎自己的隱私,父母們不要偷看他們的日記、偷翻他們的書包,雖然這都是父母愛的表現,但有時候過多的愛會將孩子壓垮。還要給孩子幫助自己的機會,中國的很多家長喜歡“逞強”,總是告訴孩子“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學習就可以了,大人的事不用你幫忙”,其實家長有時候要示弱,給孩子付出愛的機會,越會付出愛的孩子,就越會愛父母。
#1050833;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