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來,中國的教育雖然有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但仍然存在很多弊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孩子會譴責“父母皆禍害”?為什么那么多孩子崇尚暴力?我們究竟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教育的突破口又在哪里?作者根據(jù)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寫成了本書,相信會給我們的父母一些深深的啟發(fā)。
★培養(yǎng)孩子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健全和諧的心靈,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培養(yǎng)孩子頑強的適應能力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一種在蕓蕓眾生中不斷超越他人也不斷超越自我的能力。
★真正的教育應該是讓孩子的心靈看到生命的希望,看到生命的陽光,促進生命的成長。
★失去了尊嚴,正是在壓抑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發(fā)生暴力的原因。
★孩子對人生的理解,是從母親開始的。母親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生活的態(tài)度。
★真正的成功來自心靈的成長,因為我們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們自己。
★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愛因斯坦說過:最可怕的教育就是在恐懼下的教育,它是毀滅人性的教育。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夠改變你,只有你能改變自己!沒有任何人能打敗你,只有你自己。沒有你的許可,沒有任何人能夠看低你!
★孩子最應該成為他自己!
★無論孩子將來成為什么樣的人,積極樂觀的處世心態(tài),克服困難的勇氣,尊重他人、與人合作的能力等優(yōu)良品質(zhì)都是孩子應該具備的,所以父母最應該做的是在不斷完善自身的同時,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教育的全部奧秘,就在于使受教育者對自己充滿希望,健康地成長。
★教育是做出來的,教育不是教出來的。愛心和尊嚴是要在家庭中孕育的!
★教育孩子,首先要讓孩子學會做人。這就得從父母自身做起,身教重于言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所以只有身體力行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孩子健康、陽光的人生觀,培養(yǎng)孩子對人類的平等關愛之心以及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心……
★孩子的暴力行為幾乎都來自于家庭暴力,也就是父母的暴力,包括父母的軀體暴力、語言暴力以及冷暴力。暴力一種是顯性的,一種是隱性的,無論是顯性的還是隱性的都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壓力,很容易形成一種攻擊性人格。
#1050833;編輯:李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