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哥問我現在上網都做些什么?我仔細想想,回答他:每天在facebook上,找多年前的朋友并結識新的朋友;在twitter上,閱讀并嘗試著創作微型小說;用豆瓣分享有趣的圖文;用淘寶和美團做生意和購物;用優酷土豆上傳和分享視頻……
表哥聽后,用近乎憤急的口氣對我說:“現在都web2.0時代了,你卻還做著web1.0時代的事情,居然連世界名校‘開放課程’你都不知道?”見我茫然地搖頭,表哥繼續說:“現在各個世界名校都把他們的精品課程制作成視頻上傳在網絡上供人免費觀看呢,哈佛、耶魯、麻省理工等名校的公開課,《公平與正義》、《死亡》、《博弈論》、《聆聽音樂》、《心理學導論》、《視覺導論》等等這些課簡直是人氣爆棚。”我心里琢磨著,蹭課本來就是咱的專長,況且咱傾其所有也許都沒希望到這些人杰地靈、風景如畫的世界名校,但是能聽到里面教授所講的課也不錯哦!
我便讓表哥發幾門適合我的課程視頻過來,“上”的第一節課是由耶魯大學卡剛教授所講的哲學課:《死亡》。這個留著大胡子,身材瘦削,穿著牛仔褲和板鞋的老頭居然盤著腿坐在講堂桌子上講課,只見他侃侃而談,手舞足蹈。表哥告訴我這個特立獨行的教授被中國網友稱作“大仙”,我不禁莞爾。教授討論的雖然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話題,卻不失幽默且直指人心——聽到“人能夠從自己的死亡中生存嗎?”“如果人死后什么都沒有了,那么人們為什么還要恐懼?”“死亡以及死亡過程究竟有什么不同?”這些問題,我不禁對他肅然起敬。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哈佛大學桑德爾教授的《公平與正義》這門課。第一節課他就給出問題:假設你是一位電車司機,你的電車正以60英里/小時的速度行駛。這個時候你發現,在車軌的盡頭,有五名工人正在干活,你試圖開始剎車。但讓你驚奇的是,你的手剎不靈了!事實令人絕望,因為你很清楚,如果電車撞向這五名工人,他們必死無疑。你不知道如何是好,直到你突然發現,在電軌的盡頭,剛好有條道岔,而在那條岔路上,只有一個工人在干活。電車的方向柄還沒有失靈,所以你選擇把車拐向那條分岔路,撞向一名工人,從而救了另外五名工人。第一個問題,此時,你覺得怎樣的選擇是正確的?沒有正確的答案,全是學生們自由發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桑德爾教授說:“通過這門課對這個問題有思考了,這就是收獲。”
讓我最感興趣的便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視覺文化》,這門課是由著名的視覺研究專家和歷史學家共同創辦的。通過畫作、圖片、廣告、漫畫等,用視覺系統展示了300年前的中國,惟妙惟肖得讓許多中國人都在驚嘆。
如果想跟蹤教授布置的作業、課堂筆記、試驗、相關講義,可以點擊教授的網頁,通常教授們都會從第一堂課起留下網址。所有課程分為“導論、中級、進階、研究”四個等級,但是像《iphone應用編程》、《線性代數》等研究課程就不是我輩能上得了的了。
web2.0時代不僅讓我體驗了成為世界名校“網課族”的樂趣,也滿足了我曾經對世界一流大學的好奇和景仰之情。怎么樣,你心動了吧?從現在起快去DIY自己感興趣的大學課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