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般來說,一對曾經有過婚姻關系的男女,單獨相處時更容易讓人產生與情感有關的“桃色”聯想,因為他們曾經親密過。所以,離異夫妻過從甚密,對他們的現任配偶采說無異于鴛夢重溫的紅色信號,不少再婚夫妻潛意識里把配偶的原配當成假想敵,并因此產生各種矛盾,甚至重蹈離婚覆轍。那么,再婚夫妻如何才能克服“假想敵情結”,正確對待配偶與原配之問的正常交往呢?讓我們來聽聽幾住當事人的心里話——
我是個理想主義者,離婚時與前妻馮麗約定,不做夫妻了。還做親人。沒想到,這一決定給我的第二次婚姻帶來了無盡的麻煩。
我和馮麗相處了近二十年,并不是沒有感情,也不是沒有共同語言,之所以最后鬧到離婚的地步,主要是性格上的原因。我們的性格都特別倔強,遇事互不相讓,日子過得很糾結。
我們是在經過反復權衡之后才決定和平分手的。因為我們都覺得,比起做夫妻,我們更適合做親人、做朋友。離婚后兒子曾子默隨母親生活,我負擔相應的費用。
半年后,經朋友介紹,我和林菁相識、相戀。林菁是一家報社的資料員,工作相對輕松,為人和善溫柔,36歲了,還沒有談過一次正兒八經的戀愛。因此,相識不久,她就對我有了深深的依戀。她對我的生活也照顧得很好,下了班會跑來給我做飯;看電視時也是默默地坐在我身邊,從不跟我搶遙控器。這樣的女子,正是我所企盼的!
和林菁結婚不久,前妻馮麗打來電話,匯報完兒子近來的學習情況,順便還問了撫養費的事。當時。林菁就坐在我旁邊。聽到我和前妻通話,她顯得很緊張。過后她很溫柔地對我說:“老公,你們已經離婚了,以后這樣的電話讓我來接吧,這樣對大家都好,你說是不?”我說我和馮麗現在只是普通朋友,我們說的都是關于兒子的事情,可林菁還是不放心。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我答應了林菁的要求。
有一次,兒子給我打電話,是林菁接的。她競問孩子:“你找他有什么事?”我兒子一聽,就很不客氣地說:“要你管?”林菁臉色很難看。事后我安慰她說,孩子小,不懂事,不要和小孩子一般見識。兒子也感覺受了委屈,向媽媽告了狀。不一會兒,馮麗又把電話打了過來,林菁這回的臉色更難看了,聽到是馮麗的聲音,干脆把我的手機給關了。
沒過幾天,兒子生病了,馮麗又打電話給我,仍是林菁接的。馮麗跟她說孩子生病了,想見見爸爸,林菁卻又把電話掛掉了。兒子脾氣上來了,又給我打電話,林菁又把手機關了。
打不通手機,馮麗也急了。她本來就是個風風火火、個性要強的女人,認為我關機是不想對兒子承擔教育、撫養義務,便氣沖沖地找上門來要和我理論。面對找上門來的馮麗,林菁面無表情地說:“你找我老公干什么?”馮麗說只是想說說兒子的事,林菁仍是冷冷地說:“他是我老公,你以后不要找他。”
林菁嫁給一個再婚男人,有危機感我能理解,但既然選擇了我,那就應該選擇接受我的歷史,我不可能跟過去完全割裂。再說,我跟前妻和兒子的交往,都是正常往來,也是人之常情,值得她這樣提心吊膽嗎?
那天,我和林菁有了婚后第一次爭吵。我說我是孩子的父親,要盡一個父親的義務,這是很正常的,她這樣在中間隔三阻四,讓我如何面對兒子,又如何面對世人?可林菁不依不饒,說:“你是我的,我不允許任何人分享!”
為了兒子,也為了當初的那份承諾,這一次我沒有妥協,兒子的電話我不再讓林菁接聽了。我和馮麗的交往并沒有越軌之處,我為什么要像做賊一樣讓人提防著呢?
這樣一來,林菁就像變了一個人,從前的溫柔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無休止的抱怨與哭訴,歷數她的付出,歷數我的無情和馮麗的“無恥”……我本來就不是個好脾氣的男人,面對她的嘮叨,我的腦袋都快爆炸了。為了躲清靜,我借出差的機會,跑出去待了一個星期。那幾天,我的電話快被林菁打爆了,我干脆關機了事。出差回來后,林菁又整整和我鬧了一個星期。
生活仿佛轉個圈回到了原點——爭吵、冷戰、和好,再爭吵、冷戰、和好。日子過得比以前更糾結。
我真的很困惑,難道離了婚的夫妻就不能再來往了嗎?
點評
一般再婚男人都有個普遍煩惱:老婆把前妻當成假想敵。曾先生比一般再婚男人更煩惱,老婆還把他當成了“專屬品”——你是我的,任何人得分享!曾先生的當務之急不是困惑能不能跟前妻交往,而是帶老婆去看看心理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