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巴西代表著狂野,新西蘭意味著純凈,法國讓人聯想到浪漫,那用驚艷來形容位于非洲西部的小國納米比亞最恰當不過了。盡管此前聽朋友談過一些關于納米比亞的藍色海洋、火烈鳥和鉆石的趣事,但當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紅色沙漠,充滿非洲風情的野性草原闖入我們眼簾時,內心還是被這種極致而純凈的美深深震撼!
埃托沙的野性之美
從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下飛機后,前來迎接我們的是四十多歲的白人向導湯姆,他有著德國人的血統,在納米比亞長大。湯姆把我們帶到他的車前,讓人不由驚嘆——這是一輛上世紀70年代的軍用悍馬。湯姆解釋說:“這是在野外行走最好的工具。”
次日,湯姆驅車帶我們一路向北,駛進面積達2.2萬平方公里的埃托沙國家公園。埃托沙國家公園是非洲最古老的野生動物樂園。
走進埃托沙,一簇簇郁郁蔥蔥的曇花草遍布草原,一直蔓延到沙丘底部,美得令人心醉!午后的陽光有些炙熱,四周顯得格外寧靜,可要想在這廣闊的原野上尋找成群的野生動物,并非易事。經驗豐富的湯姆告訴我們,此時的動物都處于缺水狀態,最好的辦法是趕往水源地碰碰運氣。
我們在原野上以每小時60公里的速度行駛,突然前方的路被一排羚羊阻擋住了,原來,它們把路旁的兩棵樹投下的陰影當成了遮陽傘,正躲在下面乘涼;遠處的一頭大象則把頭伸進一棵小樹的陰影下,以躲避難耐的高溫;一只長頸鹿正俯下身喝水。不過,長頸鹿對我們高度警惕,當我們的車子減速慢慢靠近它時,它警覺地仰起頭,邁著長腿從我們面前迅速消失了。
在湯姆的帶領下,我們到另外一處水源地去看獅子。整個草原,只有獅子可以在水源地以逸待勞地捕捉獵物。我們到達時,獅子已經在吃早餐了——那是一頭前來飲水的斑馬。遠處,成群的斑馬在路邊悠閑地覓食,我們慢慢地接近它們,從長焦鏡頭中,我發現有些斑馬的后背上傷痕累累,湯姆面色嚴峻地說:“這是從獅子爪下逃生的幸運兒。”
兩天后,我們又去了曾上過美國《國家地理雜志》封面的犀牛營(旨在保護黑犀牛為目的的旅游營地),在這里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野生動物。犀牛營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提供了舒適的帆布帳篷,每頂帳篷可容納16人,像這樣的帳篷一共有四百多頂。
當傍晚來臨時,天空變成了紫紅色,遼闊的草原上燃燒著一簇簇篝火。我們正為一整天都沒見到犀牛而失落時,驀地,在山丘后面,出現了一團團紅棕色的影子,它們若隱若現地疾走著。“快看,是犀牛!”我不禁驚呼。此刻,一種莫名的興奮油然而生,疲憊感也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世界上最妖嬈的沙漠
走出埃托沙,我們朝納米比亞西部城市斯瓦科普蒙德進發。這座西臨大西洋,其他三面被沙漠包圍的城市,曾是德國的領地,因此居民大多是德國后裔。來這里的游客以歐洲人居多,加上涼爽的天氣,很難讓人相信這是在非洲的沙漠之中。
小城的街上人不多,德式的建筑比比皆是,房子的顏色也很鮮艷,很像一個德國小鎮。湯姆給我們講了一則趣聞:兩年前,好萊塢影星安吉麗娜#8226;朱莉在這里產下她的小寶寶后,當地房價飆升。如今,這座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的海濱城市,已成為一個聞名遐邇的度假勝地——著名的納米布大沙漠每年吸引著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家、旅行者。
從斯瓦科普蒙德市驅車向東南方向行駛大約100公里,就逐漸進入了以妖嬈、性感而聞名世界的納米布大沙漠。湯姆介紹說,納米布大沙漠含有豐富的鐵,經氧化后,就變成了紅色,是世界罕見的紅色沙漠。一路上,各種沙丘此起彼伏。其中,45號沙丘(因距諾克路福國家公園的入口處恰好45公里而得名)海拔高達325米,被譽為世界上最高的沙丘,這里是最佳的紅色沙漠觀賞點。
上午7點,45號沙丘腳下已經停了三五輛車。眺望遠處的地平線,起初是一片淺紅,顏色慢慢變深。而沙丘的脊線,在灰蒙蒙的天空中也刻出一道美麗的弧線。我們順著細細的山脊線,跟著湯姆,深一腳淺一腳地往上爬。
湯姆說,在這里看日出最驚艷。過去只聽說過在泰山頂上或在海上看日出很有趣,在沙漠里看日出又有什么意思呢?可很快,美景就讓我為自己的不屑而汗顏。當第一束陽光刺破濃濃的黑幕,倏地一下,眼前躥出一片橘紅,然后無數個沙丘仿佛商量好一般,像戴著一頂金色的帽子,或披著一條橘紅的圍脖,突然一起出現在我們面前。
隨著太陽的升起,陽光沿著山脊的弧線將沙丘一分為二,一邊是紅色的沙礫,另一邊是黑色的陰影。紅與黑、光與影的強烈對比,讓人心潮澎湃;天空漸亮,從淺藍到深藍,繼而湛藍,藍得掛不住一絲云彩,讓人心醉。
在太陽還沒完全升起之前,我們決定去征服這座沙丘里的“珠穆朗瑪”。但是,和攀登幾百米高度的小山相比,攀登三百多米的沙丘卻是完全不同的體驗,每踏出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當一只腳陷入沙中,周圍的沙會爭先恐后地撲上來,你只能使勁拔出腳……所以登沙丘的人都是循著前人的腳印,沿著山脊的曲線蜿蜒向上。
爬上沙丘頂端,眼前豁然開朗。放眼望去,沙天相連,連綿起伏,如新月、溝壑、淺灣、波濤,盡情展示著美妙的曲線。眼前的沙漠,妖艷如血,遠處的紅沙,或彤紅,或粉紅,或紫褐,一層一層地鋪染開去。沙丘腳下,是枯黃的草原,零星的綠樹,幾段孑然矗立的枯木。我們的呼吸在這夢幻般的景致中幾乎凝滯了。
從45號沙丘下來后往沙漠深處走,就是世界上最干旱的山谷——死亡谷。死亡谷被高聳的沙丘包圍著,碧藍的天與橙黃的沙丘構成鮮明的對比,一棵棵枯死的駱駝樹仍然支著遒勁的枝椏。在納米布大沙漠,真正觸動人心的其實不是死亡,而是在極端氣候下生命求生的頑強。盡管駱駝樹在抗爭中落敗了,但很多植物卻存活了下來,并繁衍生息。最典型的就是千年蘭,每天都被沙漠里的陽光烤得奄奄一息,卻能存活上千年。在納米布大沙漠中有一株千年蘭之王,雌性,已經開花結籽,高約兩米,迄今已生長了約1500年!因此,納米比亞人將千年蘭視作國花,該國目前唯一的一架波音747大型客機正是以千年蘭命名。
編輯陳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