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你有沒有像昆蟲學家法布爾一樣仔細觀察過小蟲子——螞蟻、蜜蜂或是蛾子?現在,我們一起瞪大眼睛來看蜘蛛,來看這位織網高手帶給我們怎樣的神奇。
天生我材必有用
小知識:蜘蛛之所以能織網,是因為蜘蛛的腹部有三對突起,叫“紡織器”。紡績器上有許多小孔,跟體內紡績腺相通。紡績腺能夠分泌一種透明的液體,這種液體由紡績器上的小孔中流出,一碰到空氣就立即凝結成絲。這蛛絲根據它結網的不同需要,還可以分為不少種類,有粗絲、細絲,有干絲、黏性絲,有粒狀絲、光滑絲。
蜘蛛絲如此奇妙,人類利用它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蜘蛛絲曾被用作望遠鏡、槍炮的瞄準系統中光學裝置的十字準線。蜘蛛絲的性質與蠶絲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在力學強度方面,蜘蛛絲也有其他纖維所不及的優勢。
紡織大家“黃道婆”
看蜘蛛如何織網?蜘蛛會先向空中放出一根長長的“搜索絲”,任其隨微風或氣流飄蕩。之后,蜘蛛會放出一根懸垂絲,并在這根絲的中段加上第三根絲成“Y”狀,形成蜘蛛網最初的3根不規則半徑,再加上50多條線,形成一張網的雛形。接下來的工作是鋪設螺旋線,紡織成網。蜘蛛以網心為起點,織出一根自內向外的螺旋線,當作下一道工序的“腳手架”。直到“腳手架”搭好,蜘蛛所織出的網還沒有黏性。這時,蜘蛛便從外向網心開始鋪設有黏性的絲,即捕食螺線,同時再把“腳手架”啃吃掉,完成最后一道工序。結網如同造房子,棟梁要粗大些,蜘蛛在擬定蛛網的支撐線上,來來往往再粘上幾根絲,把它弄成一條粗“纜”。接著,又繼續在第一條粗纜的下方,平行地架設第二條纜索。第二條纜索架好后,就在兩條纜索之間拉徑向絲起檁子作用,最后就纏圈絲,于是,一張精巧別致的蛛網便大功告成了?,F在你知道了蜘蛛“黃道婆”織網是多么的別開生面了吧?
絲絲相扣,天塹變通途
你有時候會看到兩個離得較遠的屋角之間,結著一張蜘蛛天索,是不是會心生好奇?說起架天索,實在耐人尋味。能干的蜘蛛大俠身兼數職,既是設計師,又是建筑工程師。它先從立腳點發出許多根足以到達對岸的長絲,這些蛛絲順風飄呀飄,好像幾絲透亮的小帶子飄在空中。這時,蜘蛛會用腳去碰碰線的固定點,當它發現其中有一根絲拉不動了,就知道原來飛絲飄著的一端被風吹到對岸,被纏在樹枝或其他東西上了。有了著陸點——天索就這樣架設成功了。在蜘蛛的眼里,天索就像是天上的一道彩虹。
自此,蜘蛛就“守株待兔”,閑時高歌一曲:今夜你會不會來,我等你朝朝暮暮,請你可憐我,我還餓著肚,快快投進我溫柔的網中。我對你一“網”情深,切莫把我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