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里這樣唱道:“……敵人棄甲丟煙槍,我軍乘勝趕路程。調虎離山襲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長征中,紅軍面對敵人重兵的圍追堵截,為何能屢屢跳出埋伏圈?真的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想知道答案,千萬別走開啊!徐向前元帥的講述,你看明白了嗎?在萬里征途中,紅軍之所以在敵軍設置的重重包圍圈中找到空隙鉆進鉆出,“情報”功不可沒啊!
看過電影《風聲》嗎?影片里的地下工作者“老鬼”,依靠高超的電報破譯能力,不斷通過電波為共產黨提供敵方重要情報,為抗日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紅軍長征時期,也有這樣一批優秀的電報偵破人員,依靠過硬的破譯技術,使紅軍多次避免裝進“口袋”。
“嘀嗒,嘀嘀嗒……”咦?一個熟悉的頻道有了動靜。偵聽員接收好送給局長。局長一看,這是一份加密的重要軍事密報!這可難不倒他,他掏出中共中
央特科人員搞到的敵人密碼本,像查字典一樣,逐一查對,大吃一驚:劉->湘->所->部->三->十->多->個->團->迅->即->在->長->河->南->岸->準->備->攔->截->共->匪。
幾分鐘后,這封情報就到了紅軍指揮員手中,促使毛澤東等領導人下決心迅速改變前進方向。就這樣,紅軍避免了被裝進“口袋”的噩運。
1929年,周恩來便在上海秘密開設無線電人員培訓班,并委托蘇聯幫助訓練了一批電臺工作人員。這些人中,有一部分打入了國民黨高層和特務機關內,不僅獲取了敵人核心部門的一些密碼本,以此譯出許多重要情報,而且掌握了其編碼規律。
還有一些,在長征的時候被分派到各支主力紅軍中,他們結合學到的技術和獲取的敵情,刻苦鉆研,終于掌握了破譯敵人密電碼的獨特方法。
紅軍長征取得了勝利,據說有個人(就是蔣介石啦)怎么也想不明白——走向絕境的紅軍,為何能像孫悟空一樣屢屢跳出他的包圍圈?你能通過這篇文章,再結合你了解的相關資料,說出其中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