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班“符號”多,不是數學的“加號” “減號”,不是音樂的“降E”“升C”,而是文章里的標點符號!我們班就是一篇精彩的文章,里面的“符號”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個性,有趣著呢!
“引號”,非賈涵語莫屬。他最喜歡引用古詩名言。外面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他仰起臉龐,作陶醉狀:“這春景正如韓愈詩云:‘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嗝姥?”體育課上,李樂跑步摔倒了,賈涵語為他鼓勁:“泰戈爾說了,上天完全是為了堅強你的意志,才在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哥們兒,爬起來!”嘖嘖,古詩名言脫口而出,真是名副其實的“引號”!
要說“問號”,那可跟王諺特別相似。因為他腦袋里裝滿了問題,時時都會發問。這不,數學老師剛走進教室,王諺就拿起數學書迫不及待地跑過來,詢問數學題:“萬老師,這道題為什么最后還要除以2呢……”萬老師講得口干舌燥,王諺聽得津津有味,直到弄明白為止。萬老師剛松了一口氣。王諺又翻開新一頁問道:“那為什么這里……”啊,還有完沒完呀,真拿他沒辦法!
至于“感嘆號”,當然會讓人想起林洋啦!林洋啊,什么事情都喜歡大驚小怪,最愛用感嘆句,實在讓人受不了。有一次,同桌不小心碰了她一下,這本是小事,可她竟“啊”地尖叫起來,同學們嚇了一跳,還以為雷劈下來了呢。正當大家驚魂未定時,她又冒出更加尖細的一句:“啊!疼!”不就碰了一下嘛,至于如此一驚一乍的嗎?于是,大家把“感嘆號”的帽子戴在了她頭上。
我們班的“符號”還多著呢,比如喜歡解釋說明的“破折號”冒堅,做事有始有終的“句號”許詩涵,說話吞吞吐吐的“頓號”馬力……正是有了這些“符號”,我們班這篇“文章”才如此有趣,讓人百讀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