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中,以“龍”為造型的物品還真不少,今天我帶你一起去看看吧!
你瞧,那邊駛來幾支龍舟隊,大家齊心協力、你追我趕,鼓聲和吆喝聲連成一片。原來,他們正進行端午賽龍舟活動,以此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每逢重大節日,全世界華人聚集的地方都可見這樣喜慶的舞龍表演,舞龍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志。
在古代,“龍”是帝王的專寵,“黃袍加身”預示登上帝位。如今,“龍袍”也能出現在大眾身上,并在國際舞臺演繹新的風尚。
中國人對“龍”的喜愛還體現在建筑上。僅屋檐檐角的裝飾,龍的形態就變幻多姿!
墻壁上精美的浮雕龍造型各異,盡顯高貴與吉祥的風采。
你知道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幾條龍嘛?
而故宮的“九龍壁”則是把對龍的尊崇推到了極致!
故事中的“龍”
從前,有個人一心想學到一種出奇的本事。他聽說支離益會宰龍,心想:這可是世上罕見的本領。于是他就去拜支離益為老師。他學呀學,學了整整三年,把家產都折騰光了,才把宰龍的本領學到手??墒潜绢I學到手又有什么用呢?天下根本沒有龍,他那絕妙的本領到哪兒去施展呢?
成語“屠龍之技”比喻毫無實際用途的本領。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龍”的成語故事?
畫筆下的“龍”
畫師們相傳的畫龍口訣相當有趣:“一畫鹿角二蝦目、三畫狗鼻四牛嘴、五畫獅鬃六魚鱗、七畫蛇身八火焰,九畫雞腳畫龍罷!”試試看,你也可以畫出一條栩栩如生的龍呢!
在中華兒女心里,龍已不僅僅是一個圖像、一種符號,它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一種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愿“龍”常駐你我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