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的雨果》
[美]布萊恩·塞茲尼克著
黃覺譯
接力出版社
你閱讀一本書。你坐在電影院里看電影。兩者可以兼得。
你做夢,在白天做夢,你想起了以前潛伏在腦子里的夢,被想起的夢改變了你的現在。你這是在造夢,或者是你的夢境彼人改變了?你想起了2010年最火熱的電影《盜夢空問》?
這是一本電影書。白紙的頁面,寫著主人公雨果的經歷,黑色的頁面,用雨果的身形來講著故事,電影放映,無需過多的語占。在銀幕中和現實中同時造夢,雨果的夢,不是虛幻的東西。
燈光由暗轉黑,銀幕亮了,電影開始了!
序幕
1931年的巴黎。一個叫雨果·卡布萊的男孩兒。他有一幅圖畫,這幅畫改變了他的人生。過一會兒,銀幕上就要升起太陽,城市的中央火車站撲面而來,人群忙碌,你會在人群中看到一個男孩兒。跟上他,他就是雨果·卡布萊,他的故事馬上就要開始了。
雨果生活在中央火牟站,他熟悉那兒,那是他的家。擠出人群,爬上樓梯,他來到樓道當中的通氣管道。
他拿下蓋子,往里面爬。他當然知道這管道通往——火車站里最大的鐘背后。透過鏤空的指針,可以看到塒而的玩具鋪。雨果需要那些玩具,他要去偷……
夢的第一層
雨果伸手從暗室里拖出一個又大又重的物件,展開外面的包布。那是一個人。那個人完全是用鐘表零件和精密機械做成的。在以前,機器人由魔術師制造,大家真的以為是魔術師賦予機器人生命,不知道機械零件背后的秘密。以前他住在博物館的閣樓,他年久失修,零仆破損。無數的零件組成十幾組轉盤,當槽和齒能夠相扣合轉動,他就是有了生命。雨果和爸爸都在幫他恢復生命,因為他會寫字,左手握著一支筆。
如果有一個通道,可以讓你直接面對一個秘密,這個秘密又涉及到隱藏的過去,你會毫不猶豫地走進去的。對雨果來說,隱秘的過去包括,機器人要寫出什么樣的文字,還有,父親葬身于博物館閣樓大火的那晚,究竟發生了什么?雨果相信,機器人能告訴他。父親一定借機器人的手,給他留了一封信。
老爺爺有夢嗎?
玩具店的老爺爺,在雨果偷零件的時候抓住了他,沒收了他的筆記本,雨果的爸爸在上面畫下了修理機器人的圖紙。他是一個很普通的老人,和老伴兒帶著小孫女,靜靜地生活。為了補償損失,雨果只好去給他干活。雨果慢慢發現……
老爺爺了解雨果的秘密。他知道機器人是什么,他能看懂雨果爸爸畫出的修理圖紙。但是他不讓雨果繼續挖掘這個秘密,他說,小子,夠了。有時候,你面對的人,也許不是你看到的樣子。雨果看到這個衰老的、在市中心一角、過著平淡生活的老人,他不知道生活曾經給老爺爺的是什么。雨果覺得,自己的夢和老爺爺的過去,在某種程度上正在交匯。
雨果和伊莎貝爾——老爺爺的養女盯著衣櫥。他們在搜尋著筆記本。伊莎貝爾站上了凳子,使勁拉著最上面的一個盒子。尖叫。盒子脫手了,數百張紙片,大小不一,散落了一地。所有的畫都精妙絕倫,全是喬治·梅里愛的作品。盒子里還有塊毯子,上面全是星星和月亮的圖案。
老爺爺呆立門口,盯著那些圖畫,嘴里喃喃地說:“不,不,不,不!這是誰畫的?誰在耍我?”
“喬治,出去!”
老爺爺沖過去,抓起一把圖畫就要撕掉,兩個孩子都撲向他的手臂,不讓他毀了自己的作品。“我不是個藝術家!我什么也不是!我是個身無分文的商人,是囚犯!是發條玩具!”
請你來解夢
看到這里,也許你很疑惑,我給你一段資料,讓你在機器人透露出的過去、雨果正在尋找的過去、老爺爺的過去中,尋找出一點蛛絲馬跡。
雨果找到了一本關于電影的書:
《月球旅行記》
這是雨果父親最喜歡的電影。拍攝者喬治-梅里愛是魔術師出身,在巴黎經營一家魔術劇院。他最早向人們揭示,電影不一定反映真實生活。他很快就意識到,電影能捕捉夢想。
是梅里愛完善了替換技術,使事物像魔術一樣在銀幕上出現和消失。
夢穿過了幾層,和現實交匯
機器人手繪的不是一段文字,是個圓形的人臉,他只有左眼,右眼上,插著一個大炮。
雨果在電影中找到了這幅圖,電影是《月球旅行記》,那是人類向月球發射的一枚大炮。雨果堅信,老爺爺就是喬治·梅里愛,喬治·梅里愛并沒有像外界傳說的一樣去世了。有一扇過去的門,被關閉了。現在雨果漸漸造出了這個夢,他不知道為什么老爺爺關閉了這扇門。但是夢的力量是強大的,它讓雨果在面對自己的過去與未來的時候,喚醒了喬治·梅里愛的夢境,讓這個夢,重新延續。雨果的夢里,滿是力量和希望。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充滿動力的舊夢。有時是剛剛畢業,要大干一場的雄心:有時是想要成為一個知名人士的激情;有時候是,想要永遠保持一顆善良和勇敢的心……有些人會因痛苦忘記過去的舊夢,把過去當做一個夢掩藏起來,和喬治老爺爺一樣。如果這個夢被一個雨果這樣的小孩挖掘出來,在你的現實生活中又能延續下去,你的生命,是不是被重新點亮了呢?因為你找到了曾經失落的理想和激情。
所以半年后
雨果穿好禮服,摸摸衣扣,欣賞著紐扣的光滑。梅里愛一家把房后的一間儲藏室騰出來給雨果。機器人立在他房間的一角,雨果已經和喬治爺爺一起,把他修理得完美無瑕。
起居室里,喬治·梅里愛身穿他那件星月斗篷,他們要去法國電影學院參加喬治·梅里愛生平及作品紀念會。
十多年來,喬治·梅里愛的世界第一次投射到銀幕上。
最后放映的影片是《月球旅行記》。
燈光亮起,今晚的主角被請上臺,人們給他戴上金色桂冠。他走向講臺,驕傲地、充滿感情地對觀眾說:“今晚,我看到你們濟濟一堂,我要說,我看到的不是銀行家、家庭主婦和店員。我今晚是在向真實的你們說話,你們是巫師、精靈、探險家和魔術師。你們是真正的造夢人。”
慶典結束后,他們到附近的一家餐館為他舉行了一次小型宴會。伊莎貝爾把整晚的活動都拍了下來,雨果坐在桌旁變魔術。
喬治·梅里愛對眾人說:“我希望大家記住這個時刻,我相信這是阿克弗里斯教授第一次公開表演。”
雨果抬起頭問:“阿克弗里斯教授是誰?”
“你啊,孩子!阿克弗里斯教授是我電影里的角色,他有時候是探險家,有時候是煉金術士,但大多數時候是魔術師。現在他出現在我們的現實生活里了,就在這里,就在這個房間。”
這時,世界上的機械轉到一條線上。某個地方響起午夜鐘聲,雨果的未來恰巧就從午夜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