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生活 說出你的故事
她叫小書,或者只是我這樣叫她。她第一次出現在我的視野里是因為她寫故事給我。她說唯有經歷過痛楚的人才更懂得珍惜幸福……
很難形容我對小書的第一印象,她像很多給小博寫稿子的作者一樣投稿到我的郵箱,卻沒有留下任何聯系方式。我看她的故事,灰冷和黯淡的情節,是我不喜歡的故事類型。可是她之后寫來的稿子卻又透著文藝女孩兒特有的才情。
我寫郵件給她,希望她能按我的要求改好稿子。就這樣在我提修改意見,她改稿子給我的過程中慢慢熟識。后來小書告訴我,那篇讓我感覺灰冷的故事,其實是她的獨白……就這樣,小書帶我走進她的故事……
多少次,她在夢里驚醒都是因為她自責自己的力氣不夠大,沒有握緊媽媽的手,她以為唯有抓住才是不舍不棄。
時光拉回到那一天的那一幕,又好像是無數次在夢中出現又被驚醒的一幕,以至于多年以后,她說不清那究竟是遺留在自己記憶中的現實,還是噩夢里出現的場景。腦海中殘存的記憶片斷依稀是這樣:那天,暮色已晚,叔叔走進自家的院子,問小書,你媽媽呢?小書頑皮甚至有些玩笑地指著院子一角的茅房,媽進去半天還沒出來呢……
細密的汗珠在小書媽的臉上一點點地滲出來,難忍讓她渾身抽搐在一起……媽媽緊緊握著小書的手,重復著一句話,媽不想離開……多少次,小書在夢魘中掙扎著醒來都是因為她在夢里自責自己的力氣不夠大,沒有握緊媽媽的手,她以為唯有抓住才是不舍不棄。
小書說,從她有記憶開始,爸媽就總是吵架,后來她知道媽是想嚇唬爸才喝藥的,可是家里人發現得晚了,媽才沒被搶救過來。
母親離開以后的很多年里,小書沉默寡言。她不再相信任何人也不愿意任何人走進她的心,那個溫柔、賢惠的媽媽最終卻是傷她最深的人,她狠心把幼小的自己留在這個孤單的世界里,她的心也被媽媽的離開擊打得支離破碎……
是那個男人有負于自己的媽媽,他在她心中是脾氣暴戾和總是給她毒打的惡魔,可是她說,自己不能恨他,因為她不能做第二個有負于這個家的人。
媽媽離開后,她更痛恨自己的爸爸。他脾氣暴戾總是給她毒打,有媽媽的時候他在她的心里就是惡魔。正是因為這個不懂得疼惜自己女人的魔鬼,她才會永遠失去媽媽。怎么可能不恨呢?小書說。
可是,媽媽離開以后,他整個人憔悴下來,他不再和她發脾氣,即使想發作的時候,她看得見他眼里試圖壓抑著的神情。他看她的眼神里總是疼惜、自責和憐愛……
小書說,她曾在心里豎起一道道防線,為的是讓自己變得強大,變得堅硬和冷漠。她曾以為她要一輩子這樣恨下去。可是當爸爸年復一年的老去,當媽媽離開后的每一年里他都不再有笑容,當她看到他從此再沒有表現出惡魔般的兇殘,面對她眼里的冷漠和她的眼神里透出的恨,他的愛卻一天天濃烈起來。她心里的墻在不停地倒塌著。或許奶奶是對的,既然爸爸已經負過媽媽,負過這個家,那么自己就不能再做第二個有負于這個家的人!
她說,她不曾喚那個女人“媽媽”,可是在她的心里卻早已經把這個名字賦予她,只是很多年來,是她在有負她給的愛。
失去媽媽的多年以后,爸爸又帶了一個女人回家。她記不得那是哪一年的事了。小書說,或者是自己根本就不想記得是哪一年吧。
自從這個女人進門,她更加的封閉自己。失去親生母親的痛和家里來了后媽的厭惡充滿了小書的內心。是她對自己不好么?其實不是的。有的時候恨另外一個人往往不是因為恨那個人,而是心里的恨需要有地方發泄。小書說,其實和電視劇里的情景差不多,后媽怎么做都是不對的。自己用冷漠和漠視就這樣一直對抗著。
一直到18歲那年,小書考上大學要離開家,爸爸去送小書。他們到車站的時候,她看到路的對面是后媽帶著弟弟一路跟來。她走去抱起弟弟,后媽慌忙背過臉去,她看見她的眼淚頃刻流滿了面頰。
小書說,那個時候自己多想抱住眼前這個女人,喊她一聲媽媽。她知道這些年,她用一顆柔軟的心對她,用一顆堅強的心操持這個家。其實,這一切她是懂的。只是,她越是長大,越是懂得,越是痛恨自己曾經給她的傷害,越是對不起這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女人給自己那么多年的無私的愛。
她又一次堅決的轉身,走向車站,因為她知道唯有長大和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用豐裕的生活回報這個女人給自己的愛。她在心里一遍遍念著:媽媽再見!
元博姐姐:
講故事的小書已經大學畢業有了一份收入頗豐的工作。同時她遇到了一個懂她也珍愛她的男人。這個男人溫暖了她曾一度冰存的心,讓她在愛情的滋養中一點點綻放出活力和樂觀。
現在的她在和我分享她的故事中,說出她心靈成長的基點。那些過往的傷痕讓她更懂得珍惜,也更愿意付出真愛。唯有真心的愛,才能讓傷痕淡忘在生活一路向前的旅程中。
[編輯:商元博]